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用双脚“绘制”的接线图

德阳日报 2013-12-04 21:53 大字

索朗旺姆与德阳国电人成了朋友。

德阳国电人的援藏故事(一)

编者按:

国网德阳供电公司作为对口援建国网阿坝公司的单位,从2012年4月开始,派出了第一支援藏队伍。这些援藏的员工们带着德阳公司全体干部员工的重托,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汗水,为藏区电力事业和经济发展、为藏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做出了贡献。让我们一起去听听他们在藏区那些感人的故事。

11月21日,笔者在国网四川红原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见到了正在这里援建藏区的国网什邡市供电有限责任公司的农电科科长贺根述。

贺根述是2012年4月由国网德阳供电公司派往阿坝州开展电力援建的人员之一,他被安排到国网四川红原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任总经理助理和援藏小组组长,时间一晃就快两年了。

红原县供电公司党委书记陈彬说,他们的援藏时间只有短短两年,但留下的东西却很多,国网先进的理念快速传入不说,单是那一张10千伏配网地理位置接线图,就实现了红原公司基础管理质的飞跃。说起这张用双脚绘制而出的接线图,援藏的同志都如数家珍。

那是2012年4月,贺根述和德阳供电公司选派的另两名骨干员工杨明、孟思齐刚到红原公司,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始终没找到红原公司的10千伏电网设备地理接线图。最后,他们决定自己绘制。那段时间的每天清晨,他们背着干饼和水,带着油漆、各类记录表、测距仪和GPS定位仪出发,为电杆编号喷绘,准确测定每个电网设施的经纬度。红原8400多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每一根基电杆、每一条线路,都成为了他们不说话的朋友。

在雪天里,路面打滑摔跤甚至蹭破皮是常有的事情,三人只得手挽手相互搀扶前行。为了工作方便,他们常常将车停放在路边,给附近的电杆刷白漆,喷黑色号漆,做好登记,又步行到停车的地方,开车前行。两基电杆间,看起来距离不远,但仅是上坡、下坡,有时就要一个小时。为了节约时间,他们的午餐基本上都是就地解决。草原太阳光刺眼,无树木遮阴,他们就在灌木丛里吃带在身上的饼子,喝矿泉水。有时他们带的水不够了,就在路过的小河边上取水喝。 红原牧区之间用铁丝围栏相隔。为了节约时间,他们会翻越围栏到就近的电杆处测绘。小组人员几乎每个人都摔过跤,贺根述说,有一次他摔得很惨,不仅挂破了衣服,手上的油漆还倒了一身。

在当年红军经过的红原日干乔大草原,这里最美的时节是8、9月份,雨水充沛,草盛花美,但他们为了确定电杆的位置,穿行其间,稍不注意就会打湿双鞋。这个时节的紫外线也最强烈, 测绘电杆编号喷漆最易干。为了抢时间,他们经常在这儿趟河跨沟测绘杆塔,那段时间,他们穿的鞋几乎都是湿的。

11月23日,笔者随同贺根述一行来到海拔4345米的查针梁子。眼前这条线路是红原供电公司10千伏龙壤线,全长60多公里,有600多基杆塔。这条线路全在崇山峻岭中,平均海拔3700米,最高的海拔4345米,他们每测绘一基电杆,确定一个准确位置,都会付出不少艰辛。当天上午还是太阳高照,可到了下午就风雪交加。那时,贺根述、杨明、孟思齐三人正在巡线返回的路上,当他们路过索郎旺姆家,主人热情邀请他们去避风雪。索朗旺姆说,这些穿着橘红色衣服的小伙子,常常要经过他家,有时,还要看看他家的电表和灯,问他们用电方不方便,如今他们已经成了朋友。“现在用电比点酥油灯好多了。”索郎旺姆说

分布在红原8400平方公里的21条10千伏线路,全长539公里,从2012年4月到2013年6月,贺根述带着孟思齐、杨明,用他们的双脚,步行了800多公里,为5000余基杆塔,4座变电站,确定了经纬度,红原地区10千伏配网地理位置接线图也在他们的双脚下诞生。这张图,为红原10千伏配网设备的运行维护、日常管理的全面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彭秀月 周启艳

新闻推荐

什邡160余名 “新闻官”集中“充电”

(记者曾征通讯员殷宪龙)“石亭江某大桥因连日暴雨发生垮塌,是否因为工程转包而导致出现偷工减料现象?”……12月6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新闻发布会”正在进行,随着“大腕”记者抛出一连串“连珠炮”,...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