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条龙”服务为青年创业圆梦

德阳日报 2013-12-30 02:09 大字

核心提示:  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把目光投向创业领域,“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这一明确改革信号让各地在鼓励创业、扶持创业上有了更多大胆尝试。在什邡,一个独具特色的“党员、青年人才兴业引领工程”,以与众不同的运作方式,吸引了青年创业者的关注和参与。

本报记者 许江韵

理论培训+跟踪创业实践

今年26岁的龙飞是什邡湔氐镇人,两年前回乡创业,利用家里在湔氐镇双流村承包的15亩果园改建了一个七彩山鸡养殖基地。“现在养了1000多只山鸡,还增养了蓝孔雀、法国珍珠鸡、贵妃鸡、北京油鸡等多个珍禽品种。”在龙飞看来,人工饲养野味畜禽,市场潜力巨大,虽然养殖基地现在已小有规模,但离自己构想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12月初,什邡“党员、青年人才兴业引领工程”——第一期创业精英培训班正式开班。龙飞作为其中一名学员正在参加培训。一天,上午的理论课程结束后,培训机构的专家带领班里的同学到龙飞的养殖基地开展创业项目诊断,针对性地帮助龙飞解决创业之初的种种难题。龙飞说,十几天的培训下来,让他对近期目标和未来发展都有了更切实际的规划。

除了龙飞,本期参与培训的学员还有35名,都是从170余名报名人选中筛选出的有潜力、意愿强、条件好的青年人才。在这一个半月的跟班理论培训中,既邀请高等院校教授进行创业意识、创业计划制作等指导,又有本地相关部门、专家解读当前就业创业、公司注册等方面的政策。

理论培训之后,还有一年半的创业实践,培训机构全程参与创业跟踪与辅导,相关部门也将为其创业提供服务和支持。整个培训学员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综合分析参训率、成功创业率、创业成功率,不断完善培训机制,长此以往地为德阳市党员、青年人才创业提供辅导、服务和支持,使之成为一个引领青年人才创业的品牌项目。”共青团什邡市委书记肖卫波表示。

“1+2+N”模式促青年人才就业创业

“就业创业培训年年都在搞,但这样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的‘小班制\’创业辅导,区别于以往的‘填鸭式\’、单一式培训,更富针对性,也能真正培育一支素质全面、能力出众、示范效果好的创业人才队伍,带动全市党员青年人才就业创业。”联合举办“党员、青年人才兴业引领工程”的什邡市委组织部、人社局、团委三部门形成了这样的共识。

同时,三部门还提出“1+2+N”的青年人才就业创业工作思路:新建1个“青年人才创业孵化基地”, 定期邀请专家和成功人士授课,为青年创业提供智力支持,形成“政府部门+知名企业、创业项目+创业导师、孵化基地+优惠政策”三位一体的创业扶持格局。构建两个平台,就业创业信息平台多方收集并及时发布政策信息、项目信息、市场信息等,吸引青年人才,服务青年人才;服务创业政策平台进一步扩大小额担保贷款政策覆盖范围和支持力度,实施青年人才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和创业补贴政策。实施多个项目,举办各类就业创业培训、青年创业大赛、青年人力资源专场招聘会等;成立“什邡市青年创业者俱乐部”,为创业青年搭建一个信息交流、思想碰撞的平台;组建“青年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发挥青年企业家协会的优势,从青年企业家中招募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成员,建立专家预约咨询机制,通过产业链接、产品对接等跟踪式服务,开展“一对一”的帮扶指导,帮助青年早日成功创业。

新闻推荐

蹊跷案情背后隐现“黑金帝国” 国法如天 ——原四川汉龙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涉黑犯罪内幕揭秘

新华社记者邹伟2月20日,湖北省咸宁市人民检察院通报:原四川汉龙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刘维(曾用名刘勇)等36人,因涉嫌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以及故意杀人、故意伤害、非法经营和包庇、纵容黑...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