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邡 治砂攻坚后的“蝴蝶效应”
昔日砂场变身肥沃良田。
近日,在马井镇雅典砂场、隐峰镇红苗砂场等6家到期砂场内,由什邡市纪委、治砂办、水务、公安、供电等多部门组成的断电行动组工作人员身着工作服,手拿绝缘棒,熟练地将砂场保险闸拉掉,并对高压跌落式变压器的令克进行拆除。瞬间,原来还“轰轰”作响的制砂机器立刻“安静”下来。
此次强制断电行动的顺利结束,标志着该市48家砂场已经全部断电停产,其中近40家砂场实现了全面拆除,剩余砂场也正在有序消化存量,确保在本月全部退场。至此,这场历时一年半的治砂攻坚战正式告一段落。
破解治砂难题
3月2日,在什邡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时任什邡市委副书记、市长徐光勇在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郑重承诺:今年,什邡将巩固砂石矿产资源综合整治成效,进一步规范开采运输秩序。这是“砂石整治”连续三年被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在此之前,砂石矿产资源综合整治工作早从2011年年底就已正式拉开序幕。
因灾后重建中砂石需求量加大,什邡采砂企业一时间从原来的11家骤增至48家,泛滥无度的采挖、运输使防洪堤坝、跨江跨河桥梁受损严重,砂石运输车辆的违规超载,导致城乡道路路面坑洼、裂缝、下沉等现象随处可见。同时,大量采砂机械设备、砂石厂洗砂向河道直接排放污水、油污等,直接影响了供水安全和水生态平衡。
法律缺失、管理软弱、暴利驱动,治砂难点多、阻力大,而从多年各地的治砂行动也可见,砂石行业整治工作并不顺遂,如何破解治砂之难、如何规整采砂之乱,是摆在什邡治砂行动面前的重大课题。
2011年12月28日,什邡召开千人誓师大会,在全市范围内启动砂石矿产资源综合整治。在长达一年半的时间里,各相关部门把住源头装载关、证件审核查验关、税收征管关三大关口,通过签订责任书、建立“黑名单”制度、查处违规运输车辆和非法下河采砂设备、24小时不间断巡查等手段,最终实现了道路规范运输、砂石全面禁采。
还民水清路畅
现如今,曾经满目疮痍的砂石产业沿线已经旧貌换新颜:河水清澈流淌,堤岸草木披绿,砂场“变身”良田,道路畅通整洁。龙门山麓、石亭江畔,治砂行动所带来的良性效果已经徐徐展现。
在禾丰镇和平村12组,原东华砂场所在地已看不到任何与采砂有关的景象。眼前近40亩的农田里,花生、莴笋等农作物长势喜人,村民谭金红正在地里忙碌着栽种玉米。她告诉记者,砂场关了后,田地都平整出来了,她在自家的一亩二分地里种上了花生、白菜、玉米,“村民们多年的愿望变成了现实,我们打心眼里高兴。”
“以前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一到晚上砂场噪音大,运砂车来来往往,根本睡不着觉。现在完全不一样了。”说起砂石整治给道路、环境带来的变化,家住禾丰镇的邱全富也打开了话匣子。邱大爷家门口的石亭江防洪抢险通道曾是“著名”的砂石生意“发财路”,因运砂车往返频繁,这条标准化道路更是“伤痕累累”。不过,就在记者采访之时,石该道路绿化整治工程已经启动,将打造一条兼顾防洪、环境、生态等综合效益的“绿色通道”。
砂石整治不仅让生活在砂场附近的村民们尝到了甜头,还给河道沿岸的乡镇经济发展带去新的机遇。“道路整洁了,环境优美了,我们招商引资也更有底气了。”双盛镇一位分管招商引资的干部告诉记者,今年年初,该镇利用砂场退场整理出的50多亩土地,成功签下一家企业入驻,目前正在紧张建设之中。
治砂后的开采利用
然而,城市发展、项目建设必然需要砂石等矿产资源,随着砂石整治告一段落,什邡砂石资源开采利用路在何方,也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今年早些时候,什邡市水务局、国土局就下一步砂石矿产资源开采和监管制定了相关规划方案,内容涉及什邡市砂石资源现状调查,以及将来如何合理、规范、可持续开采砂石,保障区域内各项工程建设对砂石材料的供应。
针对采砂行业存在的“官商相互”灰色链条,什邡市纪委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所有中层干部及乡镇负责人都签订了责任书,对涉入非法采砂利益格局的党员干部,市纪委、监察局将严肃查处,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对整治不力的镇、村干部和工作人员追究责任。
什邡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市砂石矿产资源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副组长吴本忠表示,什邡今后将以保障本地建设为前提,实行政府对砂石资源统一管理,制定并完善了砂石资源开采、销售、管理制度,斩断非法采砂利益链条,推动砂石资源规范管理常态化。同时,根据集中整治经验建立长效机制,防止砂石非法开采、运输等乱象死灰复燃。
文/图 本报记者 许江韵
通讯员 殷宪龙
新闻推荐
近日,刚吃过晚饭,什邡市湔氐镇龙居寺村村民王道贵就来到位于临时避险安置点外的小广场上,观看由什邡市农村电影放映队送到家门口的坝坝电影。他说,汛期村民们在村委会临时安置,不仅在生活上有保障,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