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销又遇贱卖 3000亩莴笋苦涩待销
什邡市马井镇今年的莴笋价格最低0.1元/斤——
□本报记者 严芳 文/图
3月12日,什邡市马井镇光华村15组。
营销户周云彬指着路边堆得像小山一样的莴笋说:“这是今天早上退回来的,有一万多斤,油钱都亏完了。”这些莴笋本要运出省销售,但因销路不好,周云彬只好选择最后一条出路:0.12元/斤收购的莴笋,削皮后廉价卖给附近的泡菜厂,加上雇工削皮的成本,也最多只能卖到0.37元/斤。
今年春节前后,马井莴笋一度遭遇滞销,虽四方寻销路,价格仍“跳水”般下降:2月最低卖到0.08元/斤,3月每斤价格在0.1元至0.2元间徘徊。“总比烂地里好吧。”农户无奈地说。
马井镇共种植莴笋11000余亩,据当地农业服务中心统计,现目前还有近3000亩莴笋等待上市。
【现场】
种植大户粗算亏20余万元
一根根两斤多的莴笋从地里拔起来打成捆,有的被装入三轮车,有的被装入大货车——3月12日凌晨3点过,光华村的农户们早早起床收割、装载莴笋,将它们运往发向陕西、西宁、新疆等西北市场的车上。
吴功发和儿子吴召元是当地种植大户,父子俩承包和自种的莴笋加起来有六百余亩,当天他们共打捆了两大车莴笋,一车就有2.5万斤,这两天莴笋的收购价是0.15元/斤,而运送到西安的运输费用是2800元/车,再加上运输过程中需要的草垫等物资和人工成本,这批莴笋的成本价是每斤0.4元,而最终进入西北市场的卖价是0.5元/斤。“经销的老板也就赚几分钱的组织费。”吴功发说。他向记者算了另外一笔账:这一季莴笋从播种到成熟需要120天左右,一天需要五六十个工人劳作,他光聘请人工就花掉了20余万元,“按照目前这个卖价,我们保本都危险,这20多万人工成本是损失了。”
菜农曾德琼说,一亩莴笋的生产投入在1000元左右,人工除外。按照亩产6000斤,0.12元/斤收购价来算,每亩要损失300元左右。
沿着光华村一路走下去,沿途能看到菜农正在将莴笋削皮除叶,留下光溜溜的“内芯”做盐渍莴笋。菜农们说,与其让莴笋在地里变老或烂坏,还不如低价卖给做盐渍莴笋的企业,减少生产损失。
【析因】
气温升高导致不能错峰上市
“看到老百姓削莴笋皮,我们心里就着急,这代表莴笋又不好卖了。”马井镇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廖俊德感慨,在他的记事本上,2012年3月10日莴笋的价格是0.9元/斤。
走在农田边,廖俊德指着黄灿灿的油菜花说:“油菜都快收花了,比往年早了15天左右。”今年开春后气温直线上升,没有像往年温度有一高一低的反复,这导致马井镇的莴笋没了往年错峰上市的优势,“四川、云南、贵州的蔬菜在开春后大量上市‘撞车\’,同时西北市场也在积极引导农民种植大棚蔬菜。”
据廖俊德记录,马井镇的莴笋自正月初十(2月19日)起价格就下跌了,春节一过完各地莴笋大量上市,有些农民一开始还抱有“惜卖”心理,没想到越往后价格越低。
大益蔬菜种植合作社副理事曾昌太长期从事蔬菜销售,他认为莴笋销售不旺与市场需求不旺分不开,此外运输成本增加也是重要因素,“运输蔬菜赚的利润很低,货运司机不可能做亏本运输。”
此次莴笋滞销,马井镇也在总结教训。
一些专合社负责人认为,应该走“品种搭配+错季种植”之路。一方面引导农户改良蔬菜品种,以更优质的品种来应对市场变化;另一方面,通过预见市场趋势错季种植,向农户及时提供市场信息。
如何改变菜价大起大落的现状?马井镇副镇长廖小丹也在思考,通过引进一些龙头企业,引导农民种植能够储运、深加工、附加值较高的蔬菜作物,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发展。
新闻推荐
德阳第三届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启示——聚集的是人气 留下的是商机
在不久的将来,距离什邡城区7公里的马祖故里或将崛起一座五星级酒店——总投资5亿元的湖光禅韵国际会议度假酒店,这一事项目前正在紧锣密鼓的谈判中。不仅是五星级酒店,一家深圳的旅游公司也有意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