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邡乡风文明十进村工程是精神大餐也是惠农工程如今什
什邡“乡风文明十进村”工程是“精神大餐”,也是“惠农工程”
如今,什邡一项延续5年的文化惠民工程——“乡风文明十进村”工程已全面完成。5年间,什邡以此为载体,结合灾后重建,不断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力建设“十型”新农村。
初衷
消除农村精神“荒漠化”
着力消除农村精神生活“荒漠化”,是什邡开展“乡风文明十进村”的初衷。
回到这一工程开始酝酿的2006年,什邡综合经济实力已连续12年名列全省“十强县”第二名,全市GDP达到106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20亿元,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
“村民逐步富裕后,其文化生活 ‘精神瓶颈\’怎样打破?”2006年伊始的市委常委会上,主题之一就是如何建设精神物质双丰收的“复合型”新农村。
其时,县域经济连续数年名列前茅的什邡,新农村建设实际上也走在了全省前列,不仅是省参观点,而且周边县市也频频前来学习取经。“在农村,因循守旧的思想仍是产业发展的一大桎梏,农村劳动力素质跟不上生产力发展需要的矛盾依旧突出。”什邡市委书记李成金说。
如何消除农村精神“荒漠化”?一系列调研随即展开。经过历时一年的问计、碰撞、系统梳理,最初在农村推动“文化低保”的想法不断“发酵”,“乡风文明十进村”酝酿成型,不仅要让老百姓读上书,看上报,还要从“大文化”着手,整体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2007年,什邡不吝投入,大刀阔斧启动“乡风文明十进村”工程,吹响了从整体上提升全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攻坚战的号角。
历练
“十进村”整体全面推进
随着各项子工程的陆续开展,鼓起荷包的村民,精神世界愈加丰富,红蓝相间的“乡风文明十进村”标识渐为村民所熟知,大家发现,“十进村”不仅是唱唱歌、跳跳舞的“精神大餐”,也是实实在在的“惠农工程”。
“一年时间,突然发现吵架斗嘴的少了、创业的多了,打麻将的少了、学技术的多了,乱扔垃圾的少了、爱清洁讲卫生的多了。”马祖村党支部书记杨福善说。
正当“十进村”渐入佳境时,特大地震袭来,建好的“乡风文明十进村”工程设施几乎全部损毁,之后什邡又经历“合村并组”行政区域调整。即使这样,“十进村”这一惠农工程却并未停步。
2008年,乡风文明走进了板房小区。通过在32个板房小区开展“深化文明新风进板房社区工程”,凝聚起群众同心同德、昂扬向上的精神动力。
原计划的1000万元资金,在重建中放大、倍增,悉数投入到什邡的广袤农村。
重建攻坚、决胜之年,什邡陆续对地震中损毁的村级阵地、文化体育设施进行了重建,对大灾之年延迟的项目均安排补建,对因行政区域划分必须的设施进行了补充,“十进村”整体推进。
延伸
从烹制大餐到雕琢细节
5年探索,“乡风文明十进村”成绩斐然,覆盖什邡全域,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已然形成,全市90%以上的行政村有了“文明活动室”,在全省率先建起“全覆盖”的法律顾问制度,114个村有了卫生站,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
在目前国家、省加快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背景下,“十进村”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
师古镇红豆村,千年红豆树华荫如盖,通过近年来不遗余力打造婚庆文化,红豆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浪漫田园”;洛水镇渔江村,通过细心雕琢“渔文化”,大力发展相关产业,让村民在家门口坐收“渔”利……这一切都是“十进村”开展以来精神惠农、文化富农的显著成果。
“5年的实践证明,‘乡风文明十进村\’不仅是打破新农村建设‘精神瓶颈\’的载体,而且是促进农村社区化管理、推动农村产业发展的有效抓手。”市委宣传部长殷萍介绍,下一步,什邡将把“十进村”纳入全市文化改革发展工作,从“烹制大餐”到雕琢细节,推动工程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
新闻链接
2007年初,什邡市全面启动“乡风文明十进村”工程,推动党报党刊、图书杂志、广播电视、信息网络、电影戏剧、医卫服务、体育设施、技术指导、便民超市、法制警务进农村。
□本报记者 龙腾飞
新闻推荐
审批事项从444项减少到156项本报讯(记者张红霞龙腾飞)借助被列为“政务服务全国试点市”的契机,今年以来,什邡市提出了打造“全省一流便民服务体系”,不仅市政务服务中心行政审批事项从过去的444项,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