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什邡一家人 常来做客常来看 ——“百名恩人重返灾区浓情什邡行”全纪录
马祖︱︱村民夹道欢迎远方﹃恩人﹄? 百名恩人参观京什工业园。 职业中专——洁白的哈达献给“亲人”。 红白——“坝坝宴”款待“亲人”。 共同种下“感恩树”,收获明天新希望。 江自婷 摄 畅谈灾后巨变。 参观穿心店地震遗址。 文艺晚会表达感恩的心。 欢迎回家。在距离“5·12”特大地震过去的1000多个日夜里,什邡,这片汇聚着普天之下的人间大爱的热土上,40余万什邡人民在全国人民特别是首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崛起于危难、坚强奋进,大力弘扬“感恩奋进、创新争先、诚信和谐”的新时期什邡精神,用勤劳的双手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
如今,什邡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巨大变化,民生事业取得突破性进步,基础设施得到根本性改善,产业发展实现再生性跨越,城乡面貌发生历史性改变,县域发展一举跨越20年。浴火重生的新什邡,正汇聚升腾起新希望。
又是浓情五月天。5月8日至10日,从抗震救灾到灾后恢复重建,曾经帮助过什邡的百名恩人代表再次回到这片土地,与什邡人共同感受重建成果,共话亲人情谊,感受灾区的巨变,见证灾区奋发图强、重新崛起的人间奇迹。
镜头一?
“太美了!这绝对是一个奇迹!”
——百名恩人参观什邡灾后重建成果副题引题题一题二
5月9日早上8点30分,5辆满载127名恩人代表和媒体记者的大巴车准时出发,开始了感恩巨变、见证奇迹的什邡行。
一路行来,恩人代表、各家媒体手中的快门频闪。他们一次次为灾区脱胎换骨的巨变发出惊叹,一次次为当地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感到鼓舞。
“太美了!这绝对是一个奇迹!”“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一路走来,所到之处,大家仔细地看、用心地听、深入地问,用笔、用镜头、用心灵、用真情记录震后什邡所发生的脱胎换骨的巨大变化。
第一站:什邡市职业中专学校
什邡市中等职业学校是这百名恩人重返观摩的第一站。格调典雅的教学楼、宽敞明亮的教室、标准化塑胶跑道一一映入眼帘。操场上,正在上课的学生们或跳着欢快的健美操,或打着篮球……二年级学生杨利玛唱着动听的藏族歌曲《吉祥如意》迎接着127名恩人代表的到来。127名恩人下车后,32名藏族学生为恩人们献上了洁白的哈达。
“今天来我有两个感受,第一个就是我当年来的时候给我非常的大震撼就是满目疮痍;今天来了之后给我更大的震撼是我看到了整个什邡的发展转变!”黄继光生前所在营营长肖亮在“5·12”特大地震时,是较早赶到什邡参加救援的部队官兵之一,再次踏上曾经的灾区土地后,这些巨变让他倍感欣慰。
第二站:什邡市马祖镇马祖村
高大而又古朴的牌坊、小桥流水的景致、古香古色的四月亭……恍然间仿佛置身于川西味道浓厚的田园时代。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站在道路两旁的小朋友手拿彩带挥动着双手,大声地欢迎着恩人们的到来。在这个“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小村里,恩人们穿过六和廊,沿着禅心湖行走,感受着这里的“一湖水、一片绿”的幸福生活:“这么好的居住环境,比在城里的别墅住起来还舒服。”“有水、有桥、有花有草,这里的家都建在公园里一样!”
这群恩人代表中,有在什邡参与过救援的志愿者。“5·12”特大地震发生后,他们从全国各地自发来到了什邡,通过56小时的生死突破,他们成功救出了命悬一线的近20位受灾群众。今天,当他们看到什邡已经从废墟变成了漂亮的新城时,他们倍感高兴。“看到灾区人民如今对生活充分信心,我们非常高兴,因为自信就可以改变一切!”来自广东东莞志愿者麦锐南说。
第三站:北京-什邡产业园
在北京-什邡产业园,恩人代表们走进了明日宇航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致力于民用飞行器零部件制造的明日宇航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由北京亚太空间钛业公司投资3亿多元在什邡新建钛合金飞行器零部件科研生产基地。
在公司大厅内,恩人们听取了公司相关负责人的介绍:公司主要从事飞行器结构件减重技术的应用开发和钛合金、高温合金等新型空间材料特种加工工艺开发及批量化生产。该项目于2010-2012年分三期实施,建成后,年销售收入将达到4亿元,税收达4200万元。
行走在明日宇航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内,看着工人们正熟练地操作机床,恩人们不禁对什邡未来的经济发展充满了信心,啧啧地说:“有了这些优秀的企业进驻京什产业园,将为什邡跨越式发展走在前列提供强劲动力和有力支撑。”
第四站:什邡穿心店地震遗址纪念园
参观采访的第四站是穿心店地震遗址纪念园。
恩人们首先到达的是穿心店地震遗址纪念广场,“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这句豪迈的标语矗立在半山腰上,指引着中国人民不向困难和灾难低头,不向命运屈服,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前行。
在广场一侧,世界上第四大“纪念墙”—— 5·12地震诗歌墙令人震撼。20首曾在“5·12”地震后带给无数国人感动的地震诗,和这座长51.2米,高4米的地震诗歌墙永存。这座地震诗歌墙不光是第一座用诗歌来纪念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建筑物,也将是刻在国人心中的一座精神地标。
走出地震遗址纪念广场,恩人们来到穿心店地震遗址园时,现场整个氛围顿时肃穆起来。车刚停下,大家迅速往园区前高达30多米倒塌的磷氨干燥塔汇聚,望着歪倒倾斜的楼房,恩人们仿佛又回到了三年前的记忆,震惊而痛心。
卞刚芬是什邡鎣峰实业的一名普通职工,在地震中,她被压在了废墟之下,经过河南消防官兵几十小时的冒死营救,卞刚芬成功获救。今天,当这些恩人们再次回到什邡后,卞刚芬激动不已,在这些曾经留下的照片前与他们的恩人们分享着那段不能忘怀的日子。“我当时被困在倒塌的二楼里,是河南消防官兵在艰苦恶劣的条件下将我救出,他们是用自己的生命来换我的生命,他们是我的再生‘父母\’。”卞刚芬激动地说。“看到她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们感到由衷的欣慰,我们当时所有的官兵都是拿自己的生命在做赌注,目的就是想把她救出来,救出来后也希望他以后的生活过得很美好!”河南消防部队特勤大队大队长李隆紧紧握住卞刚芬的手,“亲人”再次见面,激动的笑容定格在一瞬间。
第五站:什邡市红白镇
中午11时30分,恩人们来到山清水秀的红白镇。“这哪里还有灾区的影子,不就是一个美丽的度假村嘛。”群山环绕,雾气飘渺,白墙灰瓦坡屋顶……风景秀美的新红白镇就像一幅漂亮的水墨画。大家眼前一亮,都被这美景所吸引。
走进约320平方米的红白陈列室,恩人们通过图片、实物、音像、废墟、沙盘及声、光、电的配合等,看到了用身体保护学生而失去生命的汤鸿老师,看到了不顾自身安危在废墟中救姐姐的12岁小孩郑小鹏……历经劫难,依然生机勃勃,誉为“生命之树”的桦树,震前就一直挺拔青翠地长在那里——红白中学教学楼门厅前,恩人们仿佛从它那里见证了惊心动魄的惨烈灾难,见证了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同样见证了波澜壮阔的灾后重建。
“北京人同我心连心” 、“感谢你们为灾区‘复苏\’插上翅膀”、“亲人们,常回家看看”……走出红白镇陈列室,雷鸣般的掌声响起。在道路两旁站满了感恩的群众,他们有的手持感恩牌,有的激动地擦拭着泪水……为了见上这些恩人们一面,红白镇峡马口村50余名村民步行一小时来到这里等待着亲人的到来。看着这一幕幕,恩人们感动万分,纷纷与群众握手示意,“什邡亲人太热情了,我们以后还会经常来这里和我们的亲友们相聚。”
经过三个半小时,127名恩人圆满结束了“感受巨变、见证奇迹”百名恩人重返什邡灾区的参观之旅。
镜头二?
浓情感恩“坝坝宴” “亲人”欢聚心相连
中午12时,伴随着轻柔优美的音乐旋律,在红白镇白场,回锅肉、甜烧白、什邡板鸭……一道道颇具四川特色的菜品,融入浓浓乡情,宴请再次回到“家乡”的“亲人们”。
享誉红白镇十里八乡的“九大碗”名厨尹华君,精心为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名恩人奉上了极具川西民俗特色的“九盘十碗”:28桌、每桌20个菜品的坝坝宴可不是个小排场,锅碗瓢盆、食材、水缸、灶台……几乎摆满半个院子。头戴高高厨师帽的乡厨挥汗如雨,一会儿亲自掌勺,清蒸、红烧、油炸、爆炒,亲历亲为,一会儿安排数十名自愿帮忙的村民,指挥若定。
有20多年掌勺历史的尹华君师傅一边炒着菜,一边笑着告诉记者:“今天是我最紧张的一次,晓得要做给来自全国各地的恩人吃,生怕味道不合他们的口味呢。”“我平时都给乡里做婚宴、寿宴,弄惯了川菜,但今天清淡唱主角,表达我们的感谢,希望恩人们吃得开心、舒心;今天中午的高粱酒也是为恩人们专门酿制的呢。”他一边说着,一边趁搬蒸笼的空隙抬头冲我们一笑,憨憨的笑脸笼罩在充满甜味的蒸汽里。
沿着新修的白府街,28张桌子一字排开,恩人们陆续就坐,来自全国各地的佳宾们一边欣赏着音乐,一边享用极具红白特色的高粱酒与茶点。“九斗碗”是川西平原特有的风俗习惯,在室外空旷的地方摆开筵席招待客人是常见的事。恩人们一边细细品味着坝坝宴品,一边频频举杯共同祝福今天的幸福生活。
几乎每席都有当地村民作陪,席间,村民和恩人们频频举杯。记者发现,红白镇已经注意打造品牌了。端上桌的红白豆腐干、红白野厥菜、红白跑山鸡、红白高粱酒,服务员每报一次菜名,都要突出“红白”两个字。这些充满乡村风味的菜,让恩人吃后赞不绝口。今年69岁的村民王道蓉说起今天的幸福生活如数家珍:“地震毁了我们的房子,政府帮我们修了;现在每月领700多元钱,生活有保障了。”
“太阳出来红又红,援建者是真英雄。”突然,一嗓子山歌让整个坝坝宴静了下来,52岁的村民马福元,在地震中砸断了腰,武警官兵将他救出后曾送到广州治疗。“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他幽默地表示,“还是要经常唱一唱,红白旅游搞起来了,我们的好日子在后头哩。希望恩人们常回来看看!”
镜头三?
“让爱延续”
——百名恩人为什邡再添新绿副题引题题一题二
5月10日,按照活动安排,百名恩人将前往什邡市师古镇红豆村举行“让爱延续”植树活动。天公不作美,当天早上,下起了密密的细雨,但是却丝毫没有影响百名恩人的一腔热情和当地群众们迎接恩人重返什邡的热诚。
“快看!我们的恩人来了!”还没到达红豆村,远远就看见当地群众自发组织的鼓号队敲起腰鼓,打起锣鼓,双手举着“党和人民心连心”“感谢你们的无私帮助”等感恩心语牌热烈欢迎恩人们的到来。
种下桂花树让祝福在灾区飘香
植树现场,百名恩人个个精神抖擞,挖树坑、踩浮土、浇水,一派繁忙的景象。百名恩人用双手在灾区种下了美好的希望、种下了真诚的祝愿。光明日报国内政文部副编辑李可和伙伴合力扶起一株桂花树,挥锨填土,他告诉记者:“今天在红豆村植下一棵树,留下一份牵挂,祝愿什邡能够像小树一样成长,早日冲进百强县。”
援建者晏青说:“灾后重建的什邡人民都能够回到正常的生活,我感到很欣慰。我能够在曾经援建过的地方种下一棵树,这也是我的另一种纪念,就像留下了自己的小房子一样。希望什邡的人民记住这场灾难的洗涤,记住这份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感情,也祝愿灾后重建的什邡越来越美好。”
铭记恩人情千言万语说声感谢
四川蓥峰实业的职工卞刚芬在今天陪着恩人李隆一起来到了现场植树,她说,“5·12”特大地震发生后,她被掩埋在废墟里长达100多个小时,是来什邡展开救援的河南郑州市特警李隆将她救了出来,给予了她第二次生命,她会永远记住2008年5月17日那天,她也会永远记住再生父母李隆,谢谢他,祝愿他越来越好。
上午9点20分左右,雨越下越大,当地有位叫辜春香的村民突然眼睛湿润了,她对记者说:“恩人们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上给了我们无数的帮助,我心里本来就很感动,今天他们来到什邡看我们的变化,又给我们种树,结果现在天老爷又下这么大的雨,看到恩人们都来不及躲下雨,坚持要先把树种好,一个二个的背上都淋湿了,真想对他们说声谢谢。”
栽好桂花树让爱在灾区延续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50株桂花树栽种在红豆村的土地上,吸吮着雨水的滋润。援建者、志愿者们脸上都露出了欣喜的笑容,仿佛看见了多日后这里将呈现一道靓丽的生态景观,大家都希望栽种的树苗能够快点长大,为灾区的美丽作出贡献。
红豆村党支部书记朱兴发看到援建者、志愿者的辛勤劳作,激动地说:“相信在恩人们的关心帮助下,灾区的河水将更加清澈,灾区的风景将更加翠绿,灾区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什邡——感受巨变 见证奇迹
新闻推荐
2011年2月11日在什邡市隐峰欢喜村内捡拾一女孩,现约2岁。请其亲生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持有效证件于60日内来认领,逾期将依法安置。什邡市民政局2011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