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学习道德模范 弘扬传统美德

德阳日报 2011-04-20 04:56 大字

6版

穆建国:诚信经营服务社会

【候选类别】

四川省第二届诚实守信模范

【上榜理由】

作为一名个体工商户,“钱”,当然是他奋斗的目标。可是,当钱从天而降、举手可得的时候,他却坚守自己的信念,始终把诚信经营放在首位,数次退回顾客遗落的贵重物品。2008年干洗店营业额为5万元,他主动纳税的金额就达2万余元。穆建国以自己诚实守信的模范带头行为,为周围个体工商经营户树立了良好榜样。

【事迹亮点】

认识穆建国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这个人做生意很讲诚信。”

穆建国在旌阳区城北街道秦宓社区经营一家干洗店,经常会有顾客把手表、钥匙、电话号码本等小物件忘在衣服里。遇到这样的情况,他总会替顾客保管好,等顾客来领取,并不忘贴心地“叮嘱”一句:“以后可不要再这样粗心了”。

2008年冬天,一位顾客将衣服送到穆建国店里干洗。那人走后不久,穆建国惊讶地发现衣服口袋里竟然有厚厚一摞现金,约有3000余元,另外还有一条金项链。

面对这从天而降的“馅饼”,穆建国并没有多想,而是像往常一样,对钱物进行登记后妥善保管,并想办法与那位顾客取得联系,及时归还。“没想到这年头还有这样拾金不昧的好人。”拿着失而复得的现金和项链,那位顾客激动不已,连声称赞穆建国是诚实守信的好老板。

店里生意时好时坏,可是穆建国却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无论盈利多少,他都按时照章纳税,从不拖欠税款。2008年,他的干洗店营业额为5万元,而他主动纳税的金额就达2万余元。此举令不少“腰缠万贯”却想方设法偷税漏税的经营者自惭形秽。

穆建国是一个心思细腻的人。自打经营干洗店以来,穆建国逐渐练就了一手针线活。因为顾客送来干洗的衣服有时会出现衣扣松动的现象,每每这时,他就会拿针线缝牢。在他店里,一直挂着一件用口袋包好的浅色外套,那是一个顾客在他刚开业没多久送来的。一晃几年过去了,顾客依然没有来取衣服,但穆建国始终小心翼翼地保存着。

渐渐地,穆建国拾金不昧、诚实守信的事迹在社区传开了,人们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而穆建国只是淡然地说:“凭良心挣钱,踏实。”

周如海:三轮车上的朴实人生

【候选类别】

四川省第二届诚实守信模范

【上榜理由】

周如海从事人力三轮车服务20年,始终把顾客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经常免费接送孤寡老人,累计上交顾客遗失在他车上的财物折价达5万余元。5万余元,相当于他好几年的拉车收入,但他不为金钱所动,始终坚守道德准绳,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好评。

【事迹亮点】

周如海是什邡市公安局城镇交通服务管理所的一名三轮车师傅,在这个小小三轮车上,他一踩就是20年。

“诚实守信、优质服务、顾客至上”是周如海始终坚守的做人准则。20年间,他拉送的乘客不计其数,但从来没有哪位乘客投诉过他;他从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班长,并多次被评为优秀班组长。

在三轮车营运工作中,周如海多次拾到乘客不小心遗失在三轮车上的各类财物,他都会想尽办法联系失主。实在找不到失主,他便及时将物品上缴管理部门。2009年8月,一位北京援建什邡的乘客不小心将价值一万多元的手提电脑遗失在他的三轮车上,周如海发现后,及时与管理所取得联系。当失主赶到管理所时,发现周如海已在值班室等他了。拿到失而复得的电脑时,失主激动地说:“真想不到,什邡的人力三轮车师傅有这么高的思想觉悟。”当即拿出500元酬金感谢周如海,被周如海婉言谢绝,“捡到东西退还失主,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一句朴实的话语,令失主感动万分。

骑人力三轮车每天拉送几十上百次乘客,当拉到孤寡老人和小孩时,他就会特别小心,遇到有困难的老年人时,不但不收钱,有时还会倒贴钱。2006年夏天,周如海拉一位老大娘到客运中心,大娘说她身上没钱赶公共汽车,周如海主动给老大娘买了一张去云西镇的汽车票。类似事件,不胜枚举。很多坐过周如海三轮车的乘客都会说,“如果三轮车师傅都像你这样该多好啊。”每当这个时候,周如海就会感到特别自豪和满足。

周如海所做的事没有惊天动地,只有脚踏实地。“我只是在我的岗位上,做我应该做的。”周如海说。

袁德才:情献特教终不悔

【候选类别】

四川省第二届敬业奉献模范

【上榜理由】

袁德才负责筹建了什邡市第一所残疾人教育学校。他22年如一日,安守清贫的生活,忠诚特教事业,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人民教师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恪守师德、潜心育人、无私奉献的高尚职业情操和道德风范。

【事迹亮点】

袁德才,什邡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党支部书记。特校创建20多年来,他一心扑在特教事业上,殚精竭虑,无怨无悔。他说,残障学生的成才是他最大的财富,特校不断壮大发展是他最大的欣慰。

1989年,袁德才在组织的安排下,开始着手什邡市第一所残疾人教育学校的筹建工作,从此与特殊教育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当年8月,是学校招生宣传动员的紧张日子,袁德才不顾身患重感冒,顶着烈日,骑着自行车走乡串户,途中因体力不支连人带车跌倒在路边,但他仍坚持完成了工作。

袁德才把这些残疾孩子视如己出,呵护备至。1994年9月1日,是新学期开学报到的第一天,那天中午,学校4名聋哑学生被社会上的不法聋哑人诱骗离校出走,下落不明。得知消息后,袁德才根据掌握的线索,立即奔赴成都,通宵达旦蹲守在犯罪团伙窝点附近,三天后,终于把受骗学生全部解救出来。学校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杨冬突然辍学到一个工厂打工,袁德才知情后痛心不已,立刻带着班主任老师等到杨冬家走访了解情况,耐心地做他及其父母的思想工作。袁德才的无私关爱深深打动了杨冬及其家人。新学期开学时,他重返校园,并以全省第一的成绩考入了理想的大学。

袁德才深知自己肩负的重担,为了这些命运多舛的残疾孩子,在学校“大家”和个人“小家”的抉择中,他毅然选择了前者。1995年6月,学校首届聋哑学生毕业,亟待安置就业。当时,袁德才的老父亲病危,临终时,袁德才因为跑学生就业的事,未能守护在父亲身旁。“5.12”特大地震发生后,袁德才的妻子头部受伤,尽管担心妻子,但他更加放不下校内的残疾学生,叮嘱妻子照顾好自己后,便毅然奔向学校,妥善安置学生。

20多年来,袁德才始终坚守心中的信念,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特殊教育工作者敬业奉献的崇高品质,在特教事业中默默书写着无悔人生。

唐清泉:执检为民的铁“包公”

【候选类别】

四川省第二届敬业奉献模范

【上榜理由】

唐清泉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战斗在检察法医工作第一线,10多年来,以敏锐的鉴别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先后成功纠正了20余例鉴定结论,努力维护着法律的尊严,为检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人们誉为检察法医战线上的铁“包公”。

【事迹亮点】

今年57岁的唐清泉,多年从事部队医疗工作,后转业到地方,现为绵竹市人民检察院技术科主检法医师、副科级检察员,已在检察法医战线上辛勤战斗了10余年。

检察法医的重要性体现在为各项检察业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唐清泉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刻苦学习法医学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把检察法医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及法律宽严尺度准确地运用到各项检察法医业务办案中,做到一丝不苟,公正客观,忠实地履行检察职责。

“5·12”特大地震以来,唐清泉始终战斗在抗震救灾前沿,他每天顶着烈日,背负防疫消毒器具,反复穿行于受灾群众安置区、板房聚集区、每个垃圾坑、每个便池,出色地完成了领导交办的震后可能引发的流行性疾病的防治和环境消毒、灭蝇等工作,救治本院干警、受灾群众、武警官兵、救灾志愿者近千人次。

作为一名检察法医,他深知这份工作的重要性,用他自己的话说:“检察法医文证审查工作涉及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和法律尊严,既然组织指派我从事这项工作,我就要认真负责做好。我要对得起自己胸前的检徽,对得起党和人民对我的信任。”10余年来,他先后成功纠正20余例公安伤情技术鉴定结论,纠正、修改、建议公安技术鉴定书内存在的错字、错数据、使用伤情鉴定条款不当的上百件。每年办理检察法医文证审查案件均为本部门办案总数的90%以上,且无一错案、误案。

10年磨一剑,唐清泉先后荣立最高人民检察院一等功一次,四川省人民检察院二等功两次,德阳市人民检察院三等功一次。

本报记者 刘勋

新闻推荐

巡警施援手 自杀男子获救

巡警施援手自杀男子获救(记者唐茂通讯员李波)日前,什邡市公安局巡警大队三中队在接到110指挥中心指令后迅速出动,成功将一自杀中年男子送往医院。当日21时许,什邡巡警大队三中队接到指挥中心指令称,什...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