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大气魄绘就新蓝图 ——德阳市加快推进城乡建设纪实副题引题题一题二

德阳晚报 2011-02-17 23:33 大字

鸟瞰旌湖。尹文福 摄 风景如画的东湖山公园。本报记者 程果 摄□本报记者 刘勋

严冬时节,寒意逼人。德阳大地,一股热浪却越掀越高——

全市需重建农房333798套,已全部竣工,完成投资346.27亿元;全市规划新农村村庄和聚居点2561个,建成1943个,聚居点配套了基础设施、完善了功能;泰山北路、岷江路、华山路、龙泉山路、庐山路、长江东路等6条城市主干道,市区47条小街小巷改造工程完工……

2010年,是德阳城乡住房建设实现飞跃发展的一年:灾后城乡住房重建加速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遍地开花;重点工程鏖战正酣。

放眼德阳城乡,处处是生机勃勃,处处是生态美景。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德阳正以更大的气魄,更大的手笔,奋力绘就“百万人口生态区域中心城市”新蓝图。

民生为重:

强力推进城乡住房恢复重建

什邡市蓥华镇雪门寺村14组的张召清搬进新家有一年时间了,新房子有70多平方米,3室两厅,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各种家电应有尽有,这在以前,他是想都不敢想的。

张召清原来居住的房屋在“5·12”地震中垮塌,由于家境贫困,自己无力建房。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张召清终于建起了新房,尽管生活依然清苦,但总算有了一个遮风避雨的地方。“能住上这么漂亮的房子,我真是太幸福了,我要更加坚强地生活,相信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绵竹大乘村、玄郎村,什邡马祖村、红豆村……成片的新民居拔地而起。一个个重建项目,就是一座座丰碑。

民生为重,安居为先。2010年,是德阳市灾后恢复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决战之年,市委、市政府把解决好城乡群众住房问题作为灾后重建的重要工作之一强力推进,各级建设部门扎实抓落实,向全市人民交出了一份骄人的“成绩单”——

全市需重建农房333798套,需维修加固612555户。农房重建已于2010年5月12日全部竣工,完成投资346.27亿元;维修加固已于2009年底全部完成,完成投资35.7亿元;新建农房和维修加固农房分别于2010年7月和2009年底全部入住。全市2010年需改造农村危房1077户,截至2010年12月25日,已全部改造完,总投资5169.6万元,其中中央和省上补助资金户平2万元。通过危房改造,较好地改善了困难农户的住房条件。

全市需重建城镇住房68477套,维修加固325403套,截至2010年12月底,重建城镇住房开工率达100%,完工率达99.72%;维修加固已于2009年底全部完成。全市城镇住房恢复重建资金中央下拨24.8亿元,截至2010年10月20日已发放14.8亿元。

全市4个受灾重点镇绵竹市汉旺镇及什邡市洛水镇、红白镇、蓥华镇,需重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123个,需总投资14.17亿元。截至2010年12月底,已开工122个、完工119个,完成投资13.7亿元,完成投资率96.7%,基础设施建设已形成了城镇主体功能。

市区需恢复重建的市政基础设施打捆项目共10个,子项目47个,规划总投资31.8亿元。截至2010年12月底,安排中央资金2.84亿元,地方落实资金8.4亿元,已开工项目40个,开工率达到85.11;竣工12个,完工率达到26%。

全市规划新农村村庄和聚居点2561个,建成1943个,聚居点配套了基础设施、完善了功能,实建道路1842公里,修建排水沟150公里,安装供水管网12.6公里,建集中供水点191个,建垃圾堆放点2714个,安装路灯1513盏。大部分村庄建起了警务室、图书室、农技培训室、文化娱乐室、医疗站、连锁商店、健身场等。

灾后重建的德阳,呈现出一派百姓安居乐业的崭新景象。

服务为本:

全面提升城市功能

鳞次栉比的高楼、宽阔平坦的街道、整齐明亮的路灯、郁郁葱葱的树木……德阳这座城市,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怎样让城市建设服务群众,让群众更好地在城市中生活?德阳市紧紧围绕建设“四川省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山水宜居城市”的目标,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全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德阳大地上,新一轮城市建设擂响了战鼓。

“城市建设,规划先行”。德阳市加快推进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完善规划体系。陆续启动了孝感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天元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东山四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市区风貌规划及长江西路延线修建性详细规划,并组织了相关规划论证、评审工作,为实现中心城区控详满覆盖迈出了坚定的步伐。

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10月18日,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与江苏规划设计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德阳市将利用现有的城市资源,邀请江苏规划设计院对德阳城市整体规划、建筑设计、园林景观、市政工程等领域进行前沿设计和研究,使德阳城市规划和城市品位得到全面提升。

2010年,结合灾后重建,市区共投入近25亿元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到2010年底,完成了北公园、庐山南路、南大门华山南路、市区47条小街小巷等改造工程和恒山路(一期)廉租住房建设工程。长江西路下穿式跨宝成线立交桥及配套工程、嘉陵江西路上跨宝成线立交工程、青衣江上跨宝成线立交工程、五岔路上跨立交工程、长江东路上跨天山路立交工程、长江西路延长线(铁路立交桥-西一环)、一环路嘉陵江西路延长线(大件路-龙蟒铁路专用线)、“三大门”改造工程、文化馆建设工程、绵远河污水处理厂、孝感水厂二期、青衣江西路供水干管、长江西路延长线供水干管、岷山路延长线供水干管工程等一批城市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正加紧实施。

漫步旌城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可以预见,随着一项项城市基础设施工程的完工,德阳的城市功能将跃升到一个新的水平,让人们充分享受到城市发展的成果。

新城新貌:

塑造环境优美生态宜居之城

清晨,67岁的许华国大爷走出家门,一边锻炼身体,一边欣赏旌城美景。“每天看着德阳城市街道越变越宽、绿地越来越多,生活也更加舒心。”许大爷是土生土长的德阳人,目睹了德阳建市以来城市面貌翻天覆地的变化,深有感触,“我曾在深圳女儿家住过几年,但最终还是选择回到德阳。德阳的城市环境越来越好了,特别是近几年,可以说是一天一个样。”

和许华国一样,德阳市容市貌的变化,每一个市民都有切身的体会,特别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开展以来,更是常变常新。

在市区创建“五十百千环境优美示范工程”示范城市攻坚战中,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承担了包括生态绿化、风貌治理、停车场治理、市场建设、沟渠治理、道路改造、城中村污水治理、下南街综合整治等在内的八项任务,“每一个工程都是环境工程、民生工程、发展工程,”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局长王学军态度坚决,“要举全局之力推进创建工作,超常态谋事、超常规做事、超常效成事,确保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于是——银杏、小叶香樟、小叶榕、桂花、栾树等8000余株各类乔木扮靓整座城市,“一路一景、四季有景”的生态绿化工程塑造出个性鲜明的城市道路景观特征,使市区新增绿地面积26万平方米,城市绿化全面升级。

于是——东门凯江路延长线、南门华山南路、北门泰山北路“三大门”改造如火如荼,相关路段拓宽到40至60米,增加人行道、辅道等,以城市干道取代以前的交通公路,全面提升道路功能,彻底改变了城市出入口的交通环境和对外形象。

于是——经过了风貌整治的长江路、黄河路、凯江路、岷江路、庐山路、泰山路、华山路以及旌湖两岸以靓丽的新风貌呈现在人们眼前。

于是——47条小街小巷实现了“黑化、绿化、亮化、净化”;35个城中村片区污水改造工程全部完成;穿城堰、干河子、胜利堰、四十支渠4条沟渠整治全面完成,污水入网率达95%以上。

……

随着各项工程的推进、完工,一幅“山、水、城、林”交相辉映的现代化生态城市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美不胜收。

新闻推荐

什邡灾后恢复重建首个BT模式项目工程进场奠基

本报讯(记者曾征)4月6日上午,什邡灾后恢复重建首个BT模式工程——城北征地搬迁安置房BT工程项目举行了隆重的进场奠基仪式。在灾后恢复重建中,作为极重灾区的什邡,工程项目多,任务重,资金压力大。为了更...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