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在德阳的日子

德阳日报 2021-12-01 11:48 大字

□付登华

德阳建市后不久,要在市中区孝感乡联合村筹建东方电缆厂。1985年初,我受邀和西电公司的几位电缆工程师带着小弟登强,来到德阳。春节回家,我向家里人宣布:“德阳不大,和老家青木关差不多大,但建市后政策灵活,有创业的机会。我决定放弃西电公司的‘铁饭碗’到德阳创业,条件成熟再把家从西安搬到德阳。”父亲点点头,似乎对德阳充满了向往。

父亲是我1981年秋天从重庆农村老家接到西安治病后,留在那里的。1985年夏天,父亲一个人从西安到了德阳。那时候,德阳和重庆都属于四川,父亲听到乡音、看到乡情,很快和村民黄大爷等人成了朋友。我明白,他是来“相地方”的。我把自己半年来对德阳的了解向父亲作了简单介绍,告诉他,德阳原先是一个小县,在川陕公路旁,南距成都、北离绵阳都只有几十公里。市区以钟鼓楼旧址为中心,分为东、西、南、北四条街。从北街口的区政府步行到南街文庙前的红旗广场,用不了20分钟;从川陕公路边上的东街口走到电工厂宿舍的西街口,耗时不超过一刻钟。一条绵远河顺着川陕公路东侧从北向南流过,两岸犬牙交错芭茅丛生,河上只有一座两车道的石桥连着东街和河东的乡村,这座桥叫东桥。城里没有公交车、出租车,也没有像样的文化中心、商业中心……但是,德阳有极好的发展前景,这里地处川西平原,是“天府之国”的腹地,一颗种子掉到地里都会长出好庄稼,“三线建设”为德阳打下了坚实的工业基础。

上过两年私塾的父亲,在德阳城里行走着,一一验证我的话。不久,他对德阳有了自己的看法:“气候好,不像西安那么干燥容易流鼻血;地势平坦,不像老家坡坡坎坎路不平。这个地方好!”于是,他住下不走了。

五年以后,父亲终于住上了带客厅的居民楼,过上了正宗的城市人的生活。我家两套房共130多平方米,比西安那套23平方米、只有公共卫生间和公用厨房的简易房阔气多了,全家人终于摆脱借宿,可以吃、住在一起了。我为自己在创业路上跨进一大步感到高兴,而父亲除了高兴,还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古稀之人显出了青春活力,早晚在学校操场里散步、锻炼,教孙子玩麻将寻开心,假日里和我们一起到广汉游览金雁湖、三星堆……

父亲和厂里的职工相处融洽,特别是与司机们的关系十分密切。他不时搭乘到重庆送货的车回老家看看,又搭返程车回到德阳。一次我和同事到重庆出差,在老家看到父亲,便嘱咐他等我们的小车返回时接他,可第二天接他时,他已经和货车司机在前一天下午就回德阳了。他对德阳的感情不是一般化的深了!

1992年11月8日上午,我在重庆突然接到小弟登强的电话:父亲脑溢血住院了!我惊呆了,父亲血压偏高、脑动脉供血不足我是知道的,可前两天还提着两袋大米上三楼啊?不幸来得太突然了。我立即赶回德阳,父亲躺在病床上,看到我只微微地动了下头,却说不出话来,随后便昏迷了。我们兄弟姐妹八人昼夜陪护,八个日夜,盼着父亲醒过来、坐起来、站起来,再走出病房去看看不断变化的德阳。然而,奇迹终究没有出现,父亲平静地离开了我们,享年75岁。

叶落要归根,我们把父亲的遗体运回了老家,他长眠在了老屋旁的坟坡里。逝者已矣,如今的我很想对他说:父亲,你喜欢的德阳已经成为川西平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你看见了吗?

新闻推荐

“村支书一夜筹到7000多元医药费救人”背后的感人故事

近日有市民拨打本报热线17808383838反映,在旌阳区柏隆镇红花村,“村支书一夜筹到7000多元医药费救人”。本报记者随后走访...

德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德阳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