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卡脖子”技术 实现“打洞神器”国产化 “德阳造”盾构机已服务于成都地铁、川藏铁路等项目

华西都市报 2020-08-02 02:39 大字

“德阳造”盾构机已服务于成都地铁、川藏铁路等项目 一节火车车厢大小的“圆柱”横放在车间里,它的一头儿安装着蓝色、黑色和白色的各式“刀片”。这就是修建地铁、打通隧道时用的“打洞神器”——盾构机。在德阳市的中铁装备思远重工盾构机西南总装基地里,2台这样的盾构机正在生产中。

30余台盾构机

多个项目中大显身手

“蓝色的是刀盘,相当于盾构机的牙齿,用来打洞。黑色的是滚刀,专门对付岩石。白色的是刮刀,把渣土刮走,再通过螺旋叶片输送到后面去。”中铁装备集团副总经理卓兴建说。

这个“打洞神器”是靠一边掘进、一边加固,来完成许多高难度的隧道工程。目前,世界各地的地铁工程、铁路隧道,很多都是通过盾构机来完成的。

盾构机在制造业内被称作“工程机械之王”,其技术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地下施工装备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盾构机在掘进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复杂的地层,盾构机主轴承要承受高速旋转、巨大载荷和强烈温升,这对设计水平、制造工艺、原材料性能要求非常高。

2017年5月,国有企业中铁装备与民营企业思远重工合作,在德阳成立盾构机总装基地。截至目前,这个基地先后生产了30余台盾构机,在成都地铁、西安地铁、广州地铁、重庆地铁、川藏铁路等项目中大显身手。

突破世界级难题

实现了盾构机国产化

“过去,盾构机主要被德国、日本等国家垄断,国内需要高价购买。”卓兴建说,过去,像刀盘之类的核心部件只能依靠进口,价格高、交货周期长,采购时还得“看人脸色”;最近几年,中国企业通过自主攻关,突破了一系列世界级的技术难题,成功实现了盾构机国产化,国产盾构机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已达到90%以上。

中铁装备和思远重工这种“国企+民企”的合作模式,吸引了众多民营企业参与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中国门类齐全的制造业体系,使这种很高的本地配套率成为可能。“也就是说,我们生产盾构机所需的原材料、零配件,70%可以在本地采购,这就大大节省了成本。”思远重工董事长杨明说。

“我们研制生产的盾构机不光在国内吃香,而且在国际上也非常受欢迎,我们制造的大直径盾构机已出口到迪拜。”杨明说。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综合处处长许文强说,最近3年,四川工业企业技术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0%以上,攻克了一批“卡脖子”技术,四川将继续提高“政产学研用”协同水平,解决“卡脖子”问题,推动制造业迈向高端。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 发展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带

7月27日,我省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召开,审议了成德眉资“三区三带”空间规划以及产业方案。其中...

德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德阳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