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情结激发市场新期待

德阳日报 2019-02-22 09:08 大字

工人师傅采用传统工艺制作裹汁牛肉。

土特产,顾名思义,是土产和特产的并称,也就是那些“土里土气”、“土生土长”的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土特产虽“土”,但土得有味道;土特产因为“特”,更被作为一种地域标志性产品而享有特别的市场声誉。但是,受多重因素的影响,目前德阳的土特产市场缺乏持续性利好,淡旺季差别巨大,市场并不景气。可尽管如此,德阳的那些土特产制造者们仍然坚持着内心的执着,努力让这些德阳名片生根、壮大。

传承人与土特产的特殊情结

德阳人耳熟能详的孝泉裹汁牛肉、罗江豆鸡等等,它们无一不是历经岁月的洗礼,在历史长河中起起伏伏,现在又无一例外在自己人手中稳扎稳打,茁壮成长。也正是相同的家乡情结,让德阳的土特产再次焕发青春。

裹汁牛肉是孝泉镇一道流传了上百年的特色食品。杨玉波,裹汁牛肉传人,也是一家清真食品公司的总经理。据他讲,公司成立直至2014年才真正进入职业经理人模式,进入了品牌推广,拓展销售渠道的时期。2015年,公司在德阳市区开设了第一家品牌自营旗舰店,并逐步完善线下建设,陆续进入市区各大卖场超市、土特产店铺销售。并于2015年、2016年开设淘宝企业店和天猫旗舰店,正式开启了线上销售模式,线上销售额业以每年50%的增速逐年增长。

“作为地道的德阳人,从小便吃着裹汁牛肉这一零食长大。作为公司经理,我自然有责任、有义务将这个品牌做强。”杨波说,是一种对家乡味道的特殊情结,让自己有了这样的使命感。

罗江豆鸡不仅是四川传统名小吃,还被评为中华老字号,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创始人袁通儒,当年在机缘巧合下,用黄豆试制成了美味可口的“豆鸡”。解放后,因多种原因豆鸡一度停止生产。随后,罗江供销社食品饮料厂基本按照袁通儒生产方法重新生产,但受原材料及工艺限制,一直产量有限。

如今,作为罗江豆鸡唯一生产者,德阳某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社林告诉记者,他年幼时就与豆鸡结下了情缘。

张社林7岁时便随母亲一起,在家为供销社制作豆鸡所必需的豆皮、油皮,“那时生产一张豆皮只挣一两分钱,太穷了。家里也舍不得给我买哪怕一点点品尝。只有春节,才能吃到一小节豆鸡。那种永远吃不够的感觉,我至今仍然记得。”

1997年,张社林正式接手公司,开始了重整罗江豆鸡之路。通过扩建厂房、引进自动生产线、聘请制作大师等一系列动作,目前,公司产品已经入驻德阳及周边各大超市卖场、土特产店。

用匠人精神传承制作工艺

“要保持土特产的‘土’和‘特’,就必须严格按照其传统来制作生产。”杨玉波如此解释道,品牌创建以来,一直坚持清真食品制作理念,从原材料选购至生产加工全过程严格把关。

据杨玉波讲,用于制作裹汁牛肉的食材,仅仅选用不到一头牛总量20%的“针扒肉、脍扒肉、尾龙扒肉”3个部位。并要经过腌制、卤制、切割、烹炸、和料裹汁等数个环节,至此,裹汁牛肉才大功告成。

“以上所有环节,我们至今仍然保证全部人工完成。”杨玉波介绍,可正是要保证全部人工制作,又大大限制了产量,“比如切割环节,要求把肉上的牛筋剔除干净,且长短一致,这只能人工完成。”

如今,公司已经新购入10亩地,准备扩建生产车间,“即使新厂房投产,我们仍然不会改变初衷。制作的各个环节将依然保持全手工。因为那份‘匠人精神’是机器无法替代的,品牌精髓更是扎根在一代代裹汁牛肉传人的手中。”杨玉波讲,作为职业经理人,逐利并不是他唯一目的,“将这个百年品牌做深,将它真正做出我们德阳人自己的品牌、我们德阳人的骄傲,才是我们这一辈裹汁牛肉传人的首要目标。”

无独有偶。张社林多年来同样秉承传统工艺生产罗江豆鸡,努力保证如今的豆鸡仍有“小时候的味道”。“但必须承认的是,和曾经的味道是不能比的了。”张社林解释道,由于食品安全方面的严格规定,豆制品内所含的一些有益菌落会被杀掉,诸如“制皮”等环节被严格规定必须由机器自动完成以防污染,这些都会影响产品的口感。“但我能保证的是,坚持初心、秉承传统。比如,食材绝对优良,制作工艺绝不偷工减料。”由于制作工艺繁复,制作周期长,一年中真正能保证生产的时间只有不到8个月,这就限制了产量。“即便如此,为了罗江豆鸡品牌的延续,我将坚持传统工艺。”文/图本报记者徐皓

新闻推荐

安心 防患未然 消防驻巡“最不放心场所”

本报讯(记者张嵘通讯员张雪临)元宵节当天,为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发生,切实维护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当天,德阳市消防部门派出...

德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德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