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积淀一缕银丝 中江挂面的前世今生
一架架挂面如幔如纱。
中江宣传部供图
一碗面,就是一份中江的味道。
挂面人家。中江宣传部供图
细如银丝的中江挂面。
认识一座城,从“知味”开始。在“魅力中国城”的比赛中,城市味道是一项重要比拼内容,一碗中江挂面征服了现场无数的观众和评委。德阳的特色美食,凝聚着一方水土的千年积淀和一地人文的深厚蕴藏。晚报从今日起推出“德阳味道”系列报道,邀你一起细细品尝中江挂面、孝泉果汁牛肉、红白豆腐干等德阳美味……
人们认识一个城市,总会先品其“味”。中江是德阳东南部的一个农业大县,县城坐落在凯江边上。这里的人对面条情有独钟,更以一种叫银丝面的挂面为豪。一百年前城里就有百余家生产挂面的作坊,现如今更有个叫“挂面村”的小村庄以制作挂面闻名。
小城有“面”生香
城里的每一个清晨,都是从一碗面开始。
凌晨六七点,街上的面馆便已开张。当一锅水烧开,风扇呼啦啦转起时,食客们接踵而至。一把把面条被煮面的师傅甩进锅里,翻转几下捞进碗里,再浇上牛肉、炸酱各色的臊子,一碗面变得活色生香。方同,一个土生土长的中江小伙,一边吃着面一边说,“出了中江,就吃不到这么好的面了。”
说起中江面,中江挂面最值得一提,因为它才算得上中江面的精髓。
中江挂面又叫银丝面,其做工精致,面细而中空,色白味甘,食之柔滑,回锅如新。据考证,中江挂面源于宋朝,到明末清初,就已形成了完整的生产工艺并在各地行销。清代名臣孟邵曾赋诗曰:“名列帝王玉食中,堪称道骨仙风。宫廷华府觅芳踪,玉碗增色,只为银丝种。一经巧手斡旋出,面中再无昆仲。至今盛名犹称颂。孔通华夏,敢道九州同。”乾隆皇帝大加赞赏,中江挂面名动京城。道光年间,中江挂面达到全盛时期,清代诗人王朗山曾留下“中江烧酒中江面,一路招牌到北京”的诗句。
挂面在晾晒时可挂5米之长,最细的挂面能穿过针眼。经过发酵的面产生大量酵母菌和蜂巢般的气泡,使做出来的面条内布满微孔,孔孔相连便有了“空心”的效果,故中江挂面又叫“中江空心面”。
挂面村人家
县城边上杰兴镇觉慧村,是当地有名的挂面村,全村40余户人家,90%都是挂面户。觉慧村的民居风格与别处迥然不同,“回”形院落格局,屋顶相连相通成宽阔的平台,干净、通透、开阔,是晾晒挂面的最好场地。
在村民们看来,挂面做得好不好,除了手艺,面粉的品质、和面用的水和晒面的天时最为重要。水必须用村里的地下井水,面粉选用优质冬小麦。每年10月到次年5月,是制作挂面的最佳时节。每当太阳高照,家家户户的房前屋顶就会挂出一架架如幔如纱的面条,劳作的村民置身在轻盈如流水的面条间挥杆晒面,连空气中都弥漫着面的芬芳。
52岁的罗大姐家是村里有名的挂面户。罗大姐的老公陈远金是村里已故的老挂面匠刘光初的徒弟,罗大姐笑言,当年嫁到一贫如洗的陈家,就看上了陈远金的这门手艺,如今他们全家人都是挂面匠。
“做挂面是个辛苦活,遇到好天时,就要熬更宵夜地做。”罗大姐说,每次做挂面,从活面、醒面、扯条、上竹到铺面、分面、晒面、切面,整个制作过程8道工序。晾晒后的挂面中段又细又直,挂面匠通常都舍不得自己食用,切成20公分左右长的面条包装后售卖,而两头的“边角料”留给自己吃。
传承的脚步
“有儿别学挂面匠,有女莫嫁挂面郎,吃了许多冷菜饭,睡了许多没足床,熬更受夜苦难尝。”这段当地流传的民谣道尽制作挂面的辛苦。尽管制作挂面辛劳,但并没有吓退一代代的中江挂面人。
50多岁的钟巧林是中江手工挂面的传承人。钟巧林有五姊妹,本来是传男不传女的传统,但哥哥学到中途改行,弟弟们又嫌制面辛苦,父亲钟定康说巧林有灵气,便将手艺传给了她。钟巧林不负父亲厚望,掌握了钟氏手工挂面的全部制作流程,并在2006年荣获“中华老字号——钟氏牌手工挂面”的称号。
在机器生产无处不在的今天,许多传统手工艺逐步走向衰落。而中江挂面却始终坚持纯手工制作,如何让这一传统产业传承下去并让更多人尝到地道的中江挂面,成为钟巧林等一代代挂面人的愿望。
在钟巧林的努力及政府部门的鼓励支持下,2007年中江挂面成功申报四川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注册“手工挂面原产地”证明商标,2011年中江挂面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此外,钟巧林还积极开拓销售市场,将中江手工挂面通过成都的中介机构卖到东南亚地区,并开辟网上销售渠道。在她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挂面事业当中。目前,全县有挂面生产户500户,挂面生产合作社1个,专业营销户13户,年产量2000吨(150万公斤),年产值近亿元。
文/本报记者周玉琴图/本报记者毛健
新闻推荐
(记者钟正有)记者从德阳市旌阳区农工办了解到,8月14日上午,德阳市旌阳区委区政府召开了全区2017年大春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会议。该区农业局对2017年小春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进行了总结,对大...
德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德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