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条蚯蚓助牧场实现绿色经济

四川科技报 2017-08-11 04:31 大字

田野上种满了黑麦子、甜高粱,中间是干净舒适的石子路,路两旁还种上了观赏南瓜和格桑花——与以往人们心目中脏乱的牧场不同,德阳市旌阳区的原野牧场是“一幅美景入画来”。区别于其他奶牛养殖场,该牧场引入了蚯蚓养殖区作为整个牧场的核心区,通过畜牧养殖和循环经济的无缝对接,没有粪便污染、没有乱排乱放,真正实现了绿色养殖。

蚯蚓引出多重价值

原野牧场成立于2011年4月,最初的养殖规模不大,奶牛的粪便处理也比较简单。到2012年初,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为了不造成污染,牧场引进了利用蚯蚓处理牛粪的模式。

原野牧场负责人邱文介绍说,他们把蚯蚓养在牛粪里,蚯蚓吃掉牛粪后产出蚯蚓粪,也就是俗称的蚯蚓土,这是一种纯天然的有机肥料。

蚯蚓吃掉牛粪的技术很多农场都在使用,但他们常常都将蚯蚓土卖掉。而原野牧场则想到了循环利用。“我们用蚯蚓土种植牧草和蔬菜,种出来的牧草供自家奶牛吃。在蚯蚓土还田后,还能把蚯蚓卖向市场,一举多得。”邱文说。

目前,原野牧场占地300亩,是一个有着300头奶牛规模的养殖场。“除去奶牛饲养区和蚯蚓养殖区,我们把其余280余亩土地用于进行农业有机栽培种植。”邱文告诉笔者,牧场正在建设沼气工程项目,届时,沼气池会先对牛粪进行一次产气发酵,然后沼液进行回田灌溉,沼渣进行养殖蚯蚓,养殖效果更佳。按照牧场规划,未来牧草、奶牛、蚯蚓、鱼塘、果林、蔬菜六大功能区将实现无缝对接,最终建成德绵经济圈首家可体验有机奶牛养殖基地。

科学规划分类指导

经过几年实践探索,目前原野牧场已成为德阳市首例成功将生态养殖与循环经济进行无缝对接的绿色生态循环养殖农场,已基本具备零排放、零污染、绿色生态的循环综合能力。据了解,该牧场的养殖模式成为旌阳区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的成功样本,即将在全区进行推广。

旌阳区畜牧局副局长赖小平告诉笔者,今年初,旌阳区对全区的畜牧情况又进行了一次全面摸底调查,摸清了调查范围内1153户畜禽养殖场的粪污处理设施情况和畜禽粪便处理利用情况。4月,全区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正式启动,截至目前,旌阳区禁养区养殖场已签订关闭协议198个,其中停止养殖的养殖场95个、相关设施拆除的养殖场55个;限养区、适养区开工治理的养殖场271个,其中已完工的养殖场92个。

“养殖区的科学规划非常重要。”赖小平介绍,旌阳区将根据养殖场实际情况分类进行指导,实现对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对于规模化猪场,建议业主建设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沼气池、干粪堆场等,根据业主经济状况推荐建设沼气发电、人工湿地、氧化塘等设施,并配备相应的土地开展种养结合,实现“猪—沼—果(蔬菜、作物)”循环生产。

对于规模化牛场,赖小平则建议业主像原野牧场一样建设干粪堆场,推行利用牛粪进行蚯蚓养殖的技术,尿液进入沼气池、氧化塘,蚯蚓粪、沼液用于种植牧草或水果、蔬菜。而对于规模化鸡场,赖小平认为,有机肥加工车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们建议业主对粪便进行有机肥加工后出售。”(雷倢)

新闻推荐

联合执法 4家废品收购站停业整顿

(倪欢记者钟正有)近日,德阳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庐山路派出所按照全市开展“创国文”工作要求,会同市工商局、市卫生局、经开区商务局、经开区城管执法大队等部门相关工作人员,深入辖区4家废品回收站...

德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德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