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做一名群众满意的社区民警记德阳市旌阳区公安分局堰塘坝社区民警施汝宣

四川经济日报 2017-04-26 06:12 大字

他是派出所一名普通民警,然而在他的心里却有一个宏大的愿望:做一名群众满意的社区民警。从警4年来,他在社区警务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实现了从一个转业军人向一名群众信赖的社区民警华美转身,赢得了社区群众的广泛好评。他就是德阳市旌阳区公安分局堰塘坝社区警务室民警施汝宣。

转业当民警初时不适应

2012年10月,施汝宣从部队转业回到德阳,在分配工作的时候,他毅然选择到公安机关工作,成了旌阳区公安分局旌阳派出所堰塘坝社区警务室民警。

堰塘坝社区位于德阳市中心老城区,常住人口8100多人,流动人口有2600多人。社区警务工作,大多是一些琐碎小事。这样的工作环境一时很难让他适应,想到以前在部队的时候,自己是一名营职干部,而现在却成了一名片警,这让本想回到地方大干一场的他感到有些失落。

2012年11月10日,新世纪小区的张大爷来到社区向社区民警反映:说邻居家的狗一到晚上就叫个不停,严重影响自己休息。施汝宣随口说了一句:“狗要叫,我们又能有什么办法?”结果张大爷就向派出所对他进行了投诉。面对群众的不理解,工作上的不适应,他感到十分的苦恼,而这一切都被时任派出所所长王周鑫看在了眼里。在王周鑫的劝导下,他想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曾经是一名优秀军人,应该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定信念克服一切困难。这让他很快适应了社区工作。

社区无小事事事皆尽心

2015年10月的一天,廖大爷到社区警务室求助,说他们老两口年事已高,和他们一起居住的女儿已 40多岁,患有间歇性精神病,时常会因一件小事大发脾气。特别是近期,老人的女儿发病时间越来越频繁,家里经常会被摔得乱七八糟。两位老人身边没有其他亲人,拿这个女儿也没什么办法,想请民警协助他把女儿送到医院进行治疗。看到老人无助的眼神,施汝宣一边安慰他,一边将此事向社区和派出所领导作了汇报。最后,派出所决定和社区一起,把廖大爷女儿送到绵阳第三人民医院医治。施汝宣和社区干部认真研究了护送计划,历时两个小时,终于安安全全的把廖大爷女儿送到了绵阳第三人民医院。目前,老人的女儿已经完全康复。看到老人一家过上了幸福的日子,施汝宣深感欣慰。

在社区警务工作中,他始终坚持“群众事无小事”的理念,在他的社区警务工作包中,总是装着一摞警民联系卡,这张卡成了他与辖区群众的“连心桥”。有了联系卡,群众的需求他能第一时间知道,社区的治安情况能够第一时间得到反映,一些治安防范的常识能够第一时间让群众知晓。

真情有回报处处警民亲

社区警务工作没有山重水复的侦查破案,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抓捕搏斗,然而这里却是社会矛盾最容易积聚的地方。家长里短、柴米油盐,点滴矛盾如果不及时化解也会酿成大问题。

2016年6月5日,市区华山北路某老旧小区一住户家中漏水,臭水从二楼楼梯流到一楼,把一楼的门面和过道都淹了,严重影响了周围群众的正常生活,很容易激发矛盾。

施汝宣闻讯后立即赶到了事发地。通过观察,水是从二楼一个住户防盗门内渗出来的。据物管负责人和周围邻居讲,这个房子已经很久没有人居住了。施汝宣通过“一标三室”核查到该房屋的相关信息,及时联系上了该房房东,可房东却说他本人在广东做生意,无法赶回处理。施汝宣在电话中征求房东同意后把门打开,并挽起裤脚将房屋内脏水打扫干净。在场的群众无不竖起大拇指。

在社区警务室工作四年多,从最初的失落到如今的热爱,施汝宣始终牢记宗旨,经历了无数的磨练,最终实现了人生的完美转身,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他三次被分局评为“优秀社区民警”,一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5年底他被市公安局评为“岗位业务能手”,2016年被德阳市公安局荣记个人三等功一次。

“时刻不忘初心、扎根社区、做群众贴心人。”这就是施汝宣——一个社区民警不悔的誓言。

吴伟强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钟正有

新闻推荐

德阳治理生活区“五乱”乱象见成效

四川经济日报德阳讯(记者刘蓉文/图)4月19日上午,德阳市城管局联合旌阳街道、派出所、工商所等单位,出动140余人分段分时对市区西小区市场周边摊位乱摆、广告乱贴、垃圾乱扔、车辆乱停、工地乱象等“...

德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德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