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阔步迈向千亿产业新城 ——经开区暨亭江新区百亿项目集中签约开工

德阳日报 2013-08-05 22:01 大字

建设中的海关大楼。 本报记者 程果 摄

8月2日,是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当天上午,经开区暨亭江新区百亿项目集中签约及开工。随着这百亿项目的签约及开工,经开区离2017年建成千亿产业园区的目标更进一步,让率先实现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的理想触手可及。

本报记者 邱洁 

紧抓新区建设机遇  

加快推进千亿产业新城步伐

2日上午,集中签约及开工项目共计13个,总投资超过100亿元。其中,产业项目投资96亿元,基础设施投资15亿元。涉及机械制造、新材料、精密机电、环保设备、总部经济、结算中心、孵化中心、道路交通、市政设施和保障房建设等领域。

2013年4月,德阳市“亭江新区”规划出炉。主要布局在石亭江东西沿岸的亭江新区,是国家级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新的发展着力点,意在再造一个“以产拓城、以城兴产、产城互动”的“产业德阳”。此举为经开区实现“千亿产业新城”的跨越发展梦想创造了难得的机遇。

经开区紧紧抓住了德阳亭江城市新区建设的机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承载大项目、好项目的环境,扩大开放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扶持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多吉昌新材料项目、咪多利新材料项目、天锻玻璃钢制品项目及铂威环保设备等项目的签约,信义玻璃、南田收割机等项目的开工,正是经开区抓住机遇,以强化投资拉动和产业支撑为抓手,加快建设千亿产业新城的具体体现。

坚持走产业升级之路  

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维达纸业(四川)有限公司是经开区的老企业了,2005年投产,现有生产规模4.5万吨,2012年全年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利润6763万元、税收总额2500万元。“目前维达已成为西部最大的生活用纸生产基地之一,下一步我们将进行产业升级,走产品多元化发展之路,如婴幼儿纸类产品等,开辟新的市场,让企业发展空间更大更广。”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以深入实施“产业提升”为契机,以新型工业化为导向,加快布局重大产业项目,大力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大力提升特色优势产业整体实力。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以扩大总量、提高质量、增强竞争力为目标,强化项目投资拉动,加快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以装备制造业为依托,重点支持东电、东汽、二重等龙头企业发展升级,引导传统冶金、发电等装备制造向数控、工程、环保、农业、海洋装备等领域拓展,对接国家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以及国家“十二五”重大专项规划,形成相对完善的核电、水电、气电、火电、风电、太阳能电六条产业链,形成在中国乃至世界上具有巨大影响力的重大装备制造业集群;加快新能源项目布局,大力发展海上风能、核能装备国产化、太阳能光热利用、储能电池、风光储能等新能源装备;加快新材料产业项目建设, 把新材料产业作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突破口,以PPS建设工程塑料、锂电材料、高导光纤、柔性线路板等项目为重点,加快建成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新材料产业化示范基地。 经开区坚持走产业升级之路,做大做强优势企业。

“到2017年,新装备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0亿元,新能源设备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50亿元,新材料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0亿元,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亿元,建成千亿产业新城。”目标明确,路径清晰,经开区人正围绕这一宏伟蓝图奋力拼搏。

坚持走创新驱动之路   

提高开放合作水平

“建设千亿产业新城,书写好‘中国梦\’经开区篇章,创新是重要一环。”经开区将进一步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立足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扩大开放合作,为经开区跨越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和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孵化转化一批重大创新成果,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加大技改项目投入,高效落实技改各项政策扶持;深化与北京中关村等地的战略技术合作,支持区内有实力的重点企业建设技术创新平台,重点强化科研平台、中试基地配套建设,在增强企业产品出新和品牌创建能力上求突破,积极抢占创新发展制高点;积极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与四川大学合作建立德阳产业技术研究院”…… 这是经开区为实现“在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而制定的实施方案上的具体措施,显然,科技创新成为其实现千亿产业新城的“有力武器”。

江苏玉龙钢管于去年10月落户经开区,今年1月正式投产。截至目前,该公司已生产钢管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8千万,预计年底可生产钢管近6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该公司的落户和投产正是经开区紧紧抓住国际、国内分工和产业大转移的重大机遇,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成功一步。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围绕经开区产业发展规划招商,经开区将进一步提高开放合作水平,着力引进和承接一批产业关联性强、带动性强的重大产业项目;持之以恒加强同沿海发达地区、成渝经济区的经济交流合作,积极进行产业对接,争取引进更多更优的企业入驻;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鼓励支持企业收购、重组、参股省外、境外企业,让更多的企业产品走出省门、国门,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加快产业国际化步伐;鼓励支持企业技改升级、挖潜扩能,走以商招商、强强联合的发展之路。

“到2017年,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公共财政收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2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48亿元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增加到240家,公共财政收入超过1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0000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000元以上。”目标宏伟远大,经开区人振奋精神,攻坚克难,昂首阔步向着千亿产业新城迈进。

新闻推荐

德阳市开展电动三轮车交通违法行为整治

交警正在对违反交通规则的电动三轮车主进行教育。(文/图记者陈晓霞)为规范电动三轮车的安全行驶,增强交通安全行驶意识,8月10日至11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的交警们走上街道,对市区电动三轮车交通违法行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