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开起“矿家乐”吃上“旅游饭”
从“磷矿重镇”变身“童话小镇”
绵竹市清平镇一角。绵竹市清平镇供图
“欢迎再来!”1月12日,送别当天最后一位住客时,德阳市绵竹市清平镇盐井村“矿家乐”(850矿工主题民宿)老板谢正虎,送给对方一件特别的新年礼物——一套矿工服。
位于九顶山下、沱江源头的清平镇,曾是全国主要磷矿基地。2017年,清平镇被划入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范围。为了给大熊猫留一片完整的栖息地,2000多个家庭赖以生存的磷矿矿山被关停。
探索转型发展新路,短短几年,清平镇从“磷矿重镇”变身“童话小镇”。60多岁的谢正虎也从一名矿工转型,开起“矿家乐”,吃上“旅游饭”。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代强
矿山关停,村民一度茫然
走进储物室,翻开木箱,谢正虎取出伴随他工作多年的宝贝——蓄电池矿灯。“过去这种老矿灯充电还要加蒸馏水,现在哪个还用!”他拍了拍灯头说。
“结识”矿灯前,谢正虎的工作伙伴主要是镰刀、锄头。
森林茂密的清平镇,耕地资源紧缺。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人发现九顶山上磷矿资源丰富,全国各地厂商纷纷到此开矿,镇上许多人命运因此发生转折。
清平镇党委书记张伟介绍,鼎盛时期,全镇共有243口井硐、16家磷矿企业。下井的、跑运输的、搞后勤的……全镇直接或间接依矿而生者占总人数的九成以上。
“虽然辛苦,但比起外出打工,矿山离家更近,工资也还可以。”盐井村对岸的棋盘村1组村民刘光兰曾在矿上当文员,丈夫付磊曾是一名矿车司机。
外出取经,明确转型思路
2017年,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启动。清平镇在试点范围内,加之生态保护修复需要,当年全镇磷矿彻底关停。
如何尽快帮大家找到新的生计,成为村镇干部的心头事。“这里生态资源这么好,可以搞生态旅游。”干部群众分析。
清平镇不缺看的,这里背后是九顶山,森林覆盖率超90%;不缺住的,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中不少村民建起新楼房;不缺看的,这里玉米、土豆、红薯多,野菜、野菌也不少;不缺看的,一些村落曾是羌族居民聚居地,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缺什么?缺经验,缺思路,缺耍的。
在多次举办就业培训的同时,清平镇组织干部群众赴外考察学习发展生态旅游,明确了“美化绿化房前屋后,打造特色民宿、农家乐”的思路。
谢正虎的“矿家乐”由此诞生。这里入口是一把矿镐造型拱门,进门左侧有一堵矿井造型的3D墙,洞口接出一条轨道,轨道上停着一辆从山上运下来的小矿车。在这里,客人还能穿上定制的矿工服、品尝矿工餐,沉浸式体验矿工生活。
2016年至2021年底,清平镇从事餐饮民宿的商户从2户升至180余户,年接待游客人数从3.5万人次增至30余万人次。去年,全镇实现旅游收入约6000万元,旅游收入年均增长超过20%。
改造提升,让颜值变为产值
盐井村宣传展板斜对面,一处建有星空帐篷、咖啡屋的营地,吸引不少外来游客。不远处,一列观光小火车正载着小朋友行驶。
矿山关停不久,盐井村集体成立金色清平旅游开发公司,分批建设旅游设施,打造旅游项目。加入公司后,刘光兰从一名普通职工成长为露营业务负责人。
公司总经理廖友平介绍,观光小火车路线2.7公里,每天都有人坐;露营基地有现成帐篷,游客也可自带帐篷。“去年7月和8月,仅露营项目就创收60万元。”
如何让颜值更好变为产值?清平镇谋定“高颜值旅游目的地”新定位,将对现有设施、资源进行统筹规划、统一建设,升级打造小火车环线景观带,打造清平萤飞谷、大熊猫科普宣教中心等一大批旅游亮点。同时,精细开发以猕猴桃、银杏果等为核心的特色种植业,培育发展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持续扮靓“清平生态、清平山货”等特色金字招牌。
临别之际,谢正虎一定要记者尝尝他家的秘制香肠,“我要把‘矿家乐’办得更好,就像这香肠一样,让客人回味无穷。”
新闻推荐
“2021四川杰出村官”叶浩钧: 秉持一颗公心建设美丽新农村
每逢节假日,绵竹市孝德镇年画村的游客格外多。人群中,总会看到一名身材魁梧、戴着红袖章的男子要么带领村干部维持秩序,要么...
绵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绵竹,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