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试水垃圾分类:垃圾存“银行”变废为宝

德阳晚报 2018-10-31 10:40 大字

遵道学校的“环保银行”。

学校里出现“银行”,这个“银行”不存钱,只收可再利用的废品。今年秋季学期开始,绵竹市遵道学校设置“环保银行”,通过举办“零废弃”活动,倡导师生进行垃圾分类,变废为宝,以美化校园环境,培育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勤俭作风。

垃圾分类学生当督导员

走进校园,学校的楼道、教室、操场的地面上干净整洁,每个班级都设置有两个垃圾桶,上面分别标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字样,“不可回收”垃圾桶里有果皮、塑料袋、灰土,而“可回收”垃圾桶里则是纸屑、塑料瓶等。

“这些都是学生们根据要求将垃圾分类投放的。”该校学生处主任助理邓宇告诉记者,为了让学生自觉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每个班配备两个不同种类的垃圾桶,还选派了一名学生当环保督导员,引导学生合理分类,爱护环境卫生。

环保银行让自觉成为习惯

在学校操场一旁,一间挂着“环保银行”四个大字的小屋格外醒目,里面整齐摆放着贴有金属、塑料、纸类、牛奶盒等4种类别的垃圾筐,“我们的‘环保银行’不存钱,只存可回收的废品。”六年级一班的李佳钰是班上的环保督导员,每个月的固定时间,她都会将班里收集到的可回收垃圾存到“环保银行”进行二次分类。“这种牛奶盒,要先剪开,然后洗干净,吸管放到‘塑料’类的垃圾筐,盒子放到‘牛奶盒’的垃圾筐。”李佳钰熟练地从“可回收”垃圾桶里将废纸盒、易拉罐、作业纸、铁钉等进行分类,依次放进相对应的垃圾筐。

李佳钰说,之前她和很多同学一样,都不懂得垃圾该如何分类,“老师教我们哪些垃圾可以再利用,哪些垃圾会污染环境,垃圾分类的好处很多,可以避免二次污染。”六年级二班的刘雨竹说,现在同学们都会自觉将垃圾分类后再扔进垃圾桶,垃圾分类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资源回收垃圾实现再利用

据了解,学校还将现有垃圾收集

点改建成资源回收站,并增建堆肥池1组,通过建立学校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建设垃圾分类软硬件设施,号召学校教职工和学生都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逐步建立一个能够实现垃圾可持续管理的“零废弃”校园。每个月学校都会对全校的可回收垃圾进行统一回收、称重、登记,然后再进行下一步处理。“不可回收的垃圾将与镇上的有害垃圾统一处理,部分厨余垃圾及树叶、树枝等,通过堆肥池处理后,作为学校绿植的肥料。”邓宇表示,垃圾分类不但在校内得到师生积极响应和参与,还带动和影响了家长、社区以及镇上更多的人来爱护卫生,保护环境。

下一步,学校还将把垃圾分类与生态教育课堂、文明建设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积极探索形成可持续、可推广的经验,从而实现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引领整个社会。

文/图张娟本报记者陈兰

新闻推荐

>>>过重阳?有心意 293件羽绒服 送到福利院老人手中

“爷爷,这件衣服还有一条毛领,天气更冷的时候,您可以加上去,穿上更暖和。”16日上午在绵竹市社会福利院,一场主题为“情满九月...

绵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竹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