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坝坝小晚会走出农家小院 ——绵竹齐天镇积极探索文化体制改革
本报记者 陈晓霞
前段时间,在绵竹市齐天镇文康社区综合市场前的坝坝上,20多名文艺积极分子每天都积极排练节目,“备战”第四届“火红齐天”广场文艺演出。看着村民们专心致志认真排练,该镇文化站站长张方华却陷入了沉思。
目前该镇的文艺骨干已达100多人,并且演艺水平越来越高,这样一支文艺队伍今后的路该如何走?张方华作为这支队伍的带头人,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是继续在本地“自娱自乐”地演出,还是走向更大的舞台?改革势在必行!
坝坝晚会催生百名文艺骨干
2012年,齐天镇为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决定举办“火红齐天”文艺晚会,由该镇的5个村轮流承办一台晚会,各村自行排练节目,政府负责搭建舞台。
“让他们自己去演,一台晚会十多个节目,每个村都要表演,得行不?”“试一试嘛,不试咋晓得。”当年,在一片质疑声中,齐天镇首届坝坝晚会正式上演。“节目大都是一些广场舞、健身操之类,表演者以女性居多。”张方华回忆称,由于都是首次上台表演,没有经验,很多人表演都不到位,甚至连拉一曲完整的二胡、演唱一首“不走音”的歌曲都搞不定。但由于是村民们自编自演,乡土味特浓,亲切感十足,很受村民喜欢,晚会场场爆满。
“虽然节目质量还有待提高,但群众对文化的渴求和参与热情却十分高涨。”于是,第二届“火红齐天”坝坝小晚会如期举行。不同的是,这一届,学校、镇内企业也参与进来,从当年6月底到10月的每周星期四晚上,各具特色的文艺晚会轮番上演,精彩不断。
圣寿村村民龚正权在去年举办的齐天坝坝晚会国庆档文艺调演中,以自编自演的快板《锣鼓词》获得当年文艺演出节目一等奖。说起龚正权,张方华笑称,“他以前是村里的‘刺头\’,动不动就到村委会、镇政府找麻烦,如今一首快板人人叫绝。”自从办了坝坝晚会后,像龚正权一样的转变在齐天镇不在少数,许多以前喜欢打麻将、闹事,游手好闲的村民如今成为文艺骨干。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严实有为敢担当,创新升级争一流—— 活力绵竹勇闯改革发展高地
现代化的剑南春包装车间生产线。王义超摄本报记者王三春通讯员贺进飞四川盆地的秋天,温和润泽,绵竹沿山沿河景区在国庆假期迎接了来自市内外各地的游客,其中有一些人成了这种“田园、小城”休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