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80后”护士长用青春谱写生命赞歌

德阳晚报 2014-07-01 23:15 大字

毛静正在科室里敬业工作。

“一名护士从她接过护士帽的那一刻起,就要像红烛那样,燃烧自己,温暖别人。”年仅28岁的绵竹市人民医院最年轻的护士长毛静常常说,护士长就像科室的大管家,科里的患者乃至医生和护士都是自己的服务对象,更是病人及家属的生命天使。

细节关爱温暖病人心

3月16日,患者蔺某因矿井爆炸导致全身75%的皮肤III度烧伤,被紧急送往外二科特护病房治疗。当时正值周末,考虑到科室人手紧张,正在德阳准备英语职称考试的毛静立即赶回医院,和科里护士连轴轮班护理。在毛静等人的精心照顾下,蔺某的病情渐渐平稳,可此时他的医药费却让大家犯了愁。原来,蔺某家庭条件困难,大女儿还在读书,小女儿又身带残疾,受伤后工作单位只给蔺某缴纳了不到1万元的费用后便再也联系不上了。一旦停药,蔺某将面临生命危险。患者的生命大过一切!毛静一边安排人员继续对蔺某进行治疗,一边与企业方进行联系,经过近4天的沟通协商,企业负责人改变了最初的冷漠态度,主动为蔺某缴纳了20余万元医疗费。对于这一切,蔺某家属感慨不已:“多亏了毛护士长啊,简直比亲人还好!”

“医生怕换药,护士怕翻身。”毛静说,在外二科,最难的就是烧伤病人的护理。由于烧伤病人多数创面大且有恶臭味,进入特护病房后又无法随时开窗透气,每次护理对于护士们来说都是一场挑战。烧伤病人需随时翻身,以防止创面感染。可由于病人身上几乎体无完肤,进入无菌病房后,护士又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哪怕是换个床单都得40分钟,翻身工作更是需要三个护士同时进行。考虑到专业烧伤护理床价格高昂,毛静自制出木质三脚架并裹上棉被,护士护理时用布单包裹住病人身体即可进行翻身转体,不仅有效保护了病人的烧伤创面,更大大减轻了患者的不适,深受患者和家属的好评。

用敬业与坚守赢得认可

护理工作不同于其他工种,一年365天都得不分昼夜地忙碌。作为一名护士,毛静要拿出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上,在她的记忆中,已经不记得有多少个节假日没和家人一起度过。

2011年1月18日,毛静的爱女呱呱落地。此时正逢医院迎接二甲复评,护理人手很是紧张,一边是刚刚出生的女儿,一边是人手紧张的工作,毛静毅然选择放弃产假,做完月子就立即投入到护理一线工作,女儿的哺乳也只能老公把女儿送到科室进行。“你的病人比女儿还重要!”面对丈夫的埋怨,身为妈妈的毛静充满了对孩子的愧疚,但是,她知道自己身上担负的这份工作面对的是成千上万个家庭的托付。

当年11月,年仅25岁的毛静在医院的中干竞聘活动中,高票当选为外二科护士长。“80”后当上科室护士长,在医院引起了不小的热议。如何能够得到许多比自己经验丰富的老护士的认可,从而有效地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成为她当时最直接的问题。“多做一些、多累一些,用自己的行动做好表率,用自己扎实的护理技术和贴心的服务做好工作,就一定会赢得大家的信任。”毛静就是用这样话严格要求自己。

科室护士李顺英一天晚上要连续上3台手术,毛静担心她工作太累,便主动留了下来,帮助其收拾器械等直到凌晨2点,第二天也没补休又投入工作中;每逢科室人员生日,毛静总不忘记买个小蛋糕,在科室里营造出温馨的氛围;遇到有烧伤病人需要24小时特护时,毛静以办公室为家,每天工作到凌晨2、3点。对工作的任劳任怨,对同事的关心支持,大家伙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默默的认同这个“80后”护士长。 

在她的带领下,科室的护理人员不仅事情主动干,遇到加班等急难情况,二话不说立即赶到岗位。

患者分级随访体现以人为本

术后患者须定期门诊随访,但由于门诊就诊人员较多,往往患者因等待时间长而未按要求随访甚至放弃随访。今年绵竹市人民医院在开展“换位体验”活动中,毛静现场体验了术后患者随访难题,并认真分析,与科室同事共同制定并完善了“术后出院患者医护一体分级随访”制度,即:患者术后出院,主治医生负责记录好该患者的手术分级、电话号码及门诊随访时间等,责任护士则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并根据手术分级,主动告知病人科室电话及医院预约挂号电话,为安排好门诊随访时间等,为术后患者的门诊随访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今年4月初,患者刘某第一个接受了“术后出院患者医护一体分级随访”。早上9点半,刘某从家里出发前往医院,11点就已完成所有门诊就医程序回到家中。刘某说,“以前7点多就得赶来挂主任医生的号,直到10点多才排号就诊,等取完药回家往往都12点多了,现在的分级随访不仅节省了时间,还避免了患者找不到主治医生的麻烦,真是很不错!”

此后,这一方法在全院普及开来。“其实,有时候一个微笑、一句关怀、一个搀扶,都能让病人感到温暖。”毛静说,分级随访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更体现了护理工作以人为本、以患者为先的服务理念,使得住院患者的满意度大大提升。

记者手记

在平凡的护理工作中,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一颗真挚的爱心来为患者拂去满身的伤痛。毛静用温暖的笑容,为患者减轻病痛,增添继续前行的信心。她的心里永远装着病人,用点点滴滴的平凡谱写了一曲又一曲青春的赞歌。文/图 本报记者 陈晓霞

新闻推荐

年画村里的特色文化

年画村村民表演的侍女骑车?年画村供图院坝:绵竹孝德镇年画村个性特征:古朴典雅盛夏时节,走在绵竹孝德年画村,700余亩向日葵迎着骄阳,亭亭玉立,在阵阵夏风中颔首频频,笑意盈盈。从6月8日开始,为期两个月的...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