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县域经济,何处破局

四川日报 2014-07-07 12:54 大字

——来自转型期绵竹的样本调查

作为四川省县域经济传统强县,绵竹曾连续13年位列全省十强县,然而近几年,却遭遇转型的阵痛。

根据绵竹市统计局数据,今年一季度绵竹全市存款余额为232亿元,贷款余额为125亿元,贷存比为53.7%,民间投资热情处在低位。

三大支柱产业中,90%的企业都还未成功迈上转型之路,“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可挖。”无论是当地政府还是企业,都觉得这是绵竹县域经济中工业振兴的希望所在。

破解目前发展困局的钥匙就牢牢掌握在这些绵竹“自己人”手里,这把钥匙正是绵竹发达的民间资本。

6月23日,民企老板夏万兴、绵竹市经信局副局长李继华都在忙着同一件事,理清思绪,准备参加绵竹市即将召开的民营经济发展大会。

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在绵竹不是新鲜事,从1998年开始,“6·26”已被很多人当作绵竹民营经济纪念日。但这一次,可能是“规模最大,力度最强,最具实效”的一次大会,夏万兴感叹,“像是憋着一口气,就等狠狠地释放一下。”

夏万兴所说的这种情绪背后,是绵竹全市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满心期待。作为四川省县域经济传统强县,绵竹曾连续13年位列全省十强县,然而近几年,却遭遇转型的阵痛。

“绵竹怎么了?”“重回县域经济强县,我们一直在努力!”当外界疑问和内部誓言叠加,绵竹作为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代表性区域之一,对其展开的样本调查凝结为一个问题并试图寻求答案:县域经济何处破局?

信心从何处而生

?

民企与县域经济共同的“黄金十年”

“绵竹曾经的十强县辉煌,与民企的繁荣密不可分。”绵竹市老领导刘成阳说,绵竹民间历来就有浓厚的商业意识和氛围,而绵竹民企的繁荣,发端于1998年6月26日举行的第一届民营经济座谈会。刘成阳回忆,在首届民营经济大会上,绵竹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民营经济发展的措施。

如今绵竹的龙头企业之一——仟坤集团就是那时起家。1998年,还在一家集体企业工作的农民谢世千偶然在广播中听到民营经济大会的消息,他随即辞掉工作,寻思创业。2000年初,谢世千租赁镇办企业创建建筑公司和房地产开发公司,走上了创业之路。

同样受到民营经济大会精神鼓舞走上创业之路的还有绵竹万兴酒店老板夏万兴。1999年,他毅然投入几百万元改造自己的小餐馆,将其打造成集餐饮、住宿、会议等为一体的酒店。“当时股东们并不赞同我的做法,但我坚信绵竹即将迎来大发展,餐饮服务业必须有所准备,提档升级。”

从那以后,绵竹县域经济一路走高,入选全省十强县一直延续到2007年。

随后,绵竹每年都要举办民营经济大会,出台具体而有针对性的刺激民营经济发展的措施。2003年,绵竹开始将“6·26”固定为每年的民营经济大会日。此后连续三年,绵竹跻身全省十强县第三名。

还是在这一年,谢世千开始向实业新领域进军,他收购鑫坤机械,使仟坤集团成为拥有建筑、房地产和机械加工三大主业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2013年,集团实现收入9.5亿元。

夏万兴的投资也得到回报,他按照三星级标准打造的万兴酒店正好赶上绵竹经济发展的浪潮,而夏万兴自己也被推选成绵竹餐饮、酒店和旅游业协会的会长。“2008年以前,来绵竹旅游、考察、洽谈的商务人士挤满了城里的各种酒店。”他回忆,许多酒店常常一房难求。

转型从何处切入

?

传统产业中九成企业还有转型空间

绵竹县域经济发展浪潮在2008年戛然而止。数据显示,“5·12”特大地震导致绵竹的民营企业100%受灾,经济损失达300亿元以上,当年,绵竹也落选全省十强县榜单。

不仅如此,受国家宏观政策和全球市场影响,作为绵竹三大支柱产业的食品、磷化工和机械加工分别受到不同程度冲击,以剑南春、龙蟒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利润下滑严重,增长乏力。“在工业化早期,绵竹的持续增长依靠的是消耗资源而带来的粗放型增长,一旦转型升级不及时,面对宏观经济的冲击,自然会造成增长乏力。”李继华分析,绵竹面临的真正问题是转型困局。

和很多地方一样,在“5·12”灾后重建后,绵竹也加强了招商引资,但“近几年,绵竹招商引资工业项目尤其是大项目偏少,落地的项目更少。”李继华判断,县域经济“挑大梁”的工业经济要想尽快复苏,还得回过头来明确方向:“请本地企业家出手,在现有的三大支柱产业转型上做文章。”

这一次,谢世千又走在了前面,不过这次是被留学归来的儿子牵着往前走。自知文化程度不高的谢世千一开始就把鑫坤机械等实业交给了儿子谢泽波。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谢泽波的思路明显比谢世千大胆很多。留学澳洲归来的他认准机械加工是仟坤集团的未来发力点。“技术要领先,产品要高端。”目前,在30岁的谢泽波手下,鑫坤机械生产的曲轴连杆等主打产品已与几十个国家100多个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更多的企业也正在沿着鑫坤机械的发展道路前进。据悉,绵竹目前有大小机械加工企业100多家,“之前我们的大多数机械加工企业都为东汽配套,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研发的产品,东汽迁出后,很多企业面临‘无活可干\’的尴尬局面。”李继华透露,绵竹即将出台政策,以实际资金支持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提高竞争力,实现“弯道超车”。

同样受益的还将有磷化工和白酒行业的企业。“精细化工是未来的转型方向。”李继华透露,在绵竹现有40多家规模以上磷化工企业中,已有10多家企业正向精细化工转型。而在白酒行业,规模化、品牌化将成为产业整合升级的关键。“白酒企业有50多家,除了剑南春,仅有东圣等几个品牌,绝大多数企业都是生产原酒和散装酒,附加值不高。”

三大支柱产业中,90%的企业都还未成功迈上转型之路,“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可挖。”无论是李继华还是夏万兴,都觉得这是绵竹县域经济中工业振兴的希望所在。

资本从何处而来

?

民间资本应实施“解冻行动”

“他来找我,就是要钱。”说起儿子正在做的事,谢世千抱怨中带着开心。要转型,就得加大投入,谢泽波为此说动谢世千投入上亿资金,为鑫坤机械进口几台先进的加工设备。这些投入也得到回报,鑫坤机械赢得了不少市场和订单,并成为雪佛兰、通用、日本三菱等世界知名品牌配件供应商。

在投资信心上,谢泽波的思路大胆而积极。去年仟坤集团与剑南春集团公司合资组建的天仟重工投资1亿多元,买回一台大型锻造机。这台大型锻造机为天仟重工赢得了重要的发展机会。“我们正在与一家航空企业谈合作,准备进入航空发动机制造领域。”谢泽波说。

在谢泽波的“诱导”下,仟坤集团还引进美国戴斯酒店管理集团,在绵竹投资建设首个五星级酒店。说到为何敢于在县城建五星级酒店,他表现出足够的信心:“绵竹县域经济的又一个春天肯定会到来。”

谢泽波的信心让李继华判断,破解目前发展困局的钥匙就牢牢掌握在这些绵竹“自己人”手里,这把钥匙正是绵竹发达的民间资本。“受制于目前的经济形势,企业家的观望气氛浓厚,民间资本都处于冷冻状态。”身为绵竹市工商联副主席的夏万兴回忆,今年初,他投资1600万元打造了一家以年画为主题的火锅店,许多朋友都认为他“疯了”。数据为证,根据绵竹市统计局数据,今年一季度绵竹全市存款余额为232亿元,贷款余额为125亿元,贷存比为53.7%,民间投资热情处在低位。“这并不是逆势投入,而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夏万兴的信心来自于绵竹对旅游业的扶持与打造。目前绵竹正在全力开发沿山旅游、观光农业和文化旅游等旅游项目,而且随着绵茂公路的建设,绵竹将成为成都平原进入九寨沟的重要节点。夏万兴希望,他的投资举动可以带动更多民间资本解冻,从而振兴绵竹县域经济。“没有死亡的产业,只有死亡的企业,面对更高的行业准入标准,面对大的市场环境压力,绵竹需要更多像谢泽波和夏万兴一样敢于投入,敢于转型升级的企业家。”李继华说。

记者观察

行动起来

“行动起来。”这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反复听到的一句话。

这句话饱含绵竹人对未来的无限期许。在夏万兴和谢泽波眼里,他们的“大手笔投入”是企业抢占市场必须付出的成本,是为即将到来的商机提前储备的财富。在李继华眼里,这些投入则是绵竹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是绵竹经济重塑辉煌的实现路径。

为了这一届“前所未有”的民营经济大会,绵竹已经准备了半年。一系列更有针对性、更有实效的刺激政策也即将落地,这些政策将聚焦工业、农业、文化旅游、服务业等方面,通过财政专项资金扶持推动企业实施转型升级。夏万兴们都感觉“春天要来了”。

希望就在不远处,在经历了地震苦难和转型阵痛之后,绵竹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正在逐渐清晰,那就是民营经济多年发展沉淀的资本力量,以及三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巨大潜能。

厚积才能薄发,在四川省经济换挡提速的关键时期,敢于行动的绵竹无疑为县域经济如何破题提供了一个参考样本。

□本报记者 邓嗣华 王域西

新闻推荐

全民健身:大家一起动起来

今年8月8日是全国第6个全民健身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全民健身促健康同心共筑中国梦”。四川各地丰富多彩的健身活动将竞相上演,注重趣味性与参与性。而推广全民健身,四川正努力将触角伸进基层。...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