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万成本实现百万元增收
协会带动农民增收——
□本报记者 王域西
3月,正是收莴笋的时节。绵竹市广济镇中新村的蔬菜基地一片忙碌。
“今年的莴笋不错。”广济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朱兴武站在田间,注视收莴笋的人群。朱兴武还有另一重身份——绵竹市无公害果蔬协会(以下简称“果蔬协会”)理事长,而这片基地所属的合作社是协会的团体会员。
2013年,协会用两万元成本撬动农民增收近百万,平均每个会员增收一千多元,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集体”。
联市场:
跟着协会种蔬菜 肯定好卖
朱兴武介绍,果蔬协会最早成立于2003年,主要是为了解决村民蔬菜卖不出去的问题。“村民单打独斗确实很难有效果,以协会的名义抱团取暖,出去找销路就容易多了。”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朱兴武发现,协会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协会和市场联系紧密,知道什么蔬菜好卖,什么蔬菜赚钱。”于是,在广济镇,种什么菜,怎么种,都是果蔬协会带着农户干。
对于村民来说,加入协会几乎是“只赚不赔”的买卖。“村民们不用交会费,又能享受到协会的指导。”广济镇中新村村主任李永义介绍,在这样的福利面前,该村农户几乎都是协会会员。
不交会费,钱从哪里来?“我们可以申请镇上和市上的农业扶持专项基金,每年大概就两万块钱左右。”朱兴武回忆,这两万块钱,就是协会每年的“运作经费”。
在朱兴武的账本里,每年的两万块钱要“省着花”,优先保证市场调研和农技培训的经费,由于协会里并无专职人员,大家都不领工资,“这节约了一大笔。”“我们还挤出经费建了个农药残留检测室,会员们种的菜都会在这里抽样检测后,贴上产地证明再对外统一销售,形成品牌效应。”朱兴武说。
截至2013年底,果蔬协会已经吸纳会员近800名,预计去年共实现产值超过一亿元,利润约5000万,会员人均收入比当地非会员农民高出1000到2000元。
联农户:
十余位技术员一个电话就能到
从今年正月开始,在广济镇中新村8组种植大户张付金的蔬菜基地里,每天都有多名妇女忙着采收高山娃娃菜——这是协会专门从成都引进的品种。
朱兴武告诉记者,不论是新技术还是新品种,果蔬协会都会第一时间与会员分享。“协会有十多位义务技术员,全部来自本协会自己的会员合作社,他们将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方位技术指导。”“这比农业科普下乡好很多。”张付金说,“大多数农业科普下乡就是发发资料、讲讲课就走了,许多农民其实并没听明白,有了协会自己的技术员,一个电话、一声吆喝就能马上获得帮助。”
通过大力开展科普活动、技术培训、信息交流等各种活动,果蔬协会会员的技术水平有了长足提高。目前,该协会大蒜基地已经通过中国农业规范认证及欧盟零销商协会认证,并获得“GAP”国内国际双认证。基地内的大蒜、蒜薹及梨子获得国家农业部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称号。基地内的莴笋、白菜及韩国萝卜经四川省农业厅农残检测中心检测,达到了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
2013年,绵竹市无公害果蔬协会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集体”,得到20万元奖励补助资金。“这20万,主要都将用作农业科技培训的经费。”朱兴武说,他准备请更好、更专业的老师给会员授课,让会员们了解到更前沿的农业科技知识。
新闻推荐
6月5日,绵竹市富新镇清狮村村民在新修建的抽水机井旁高兴地观看喷射出白花花的井水。今年5月初,在成都开餐饮店的退伍军人寇元军回老家探亲时得知村民们农田用水困难,就毅然捐资3万元为乡亲们新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