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和谐幸福乐章 ——建市30年辉煌成就之社会建设篇
德阳坚持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迈进,努力让城乡群众生活得更美好。图为市民在奥林匹克运动场跳健身舞。 本报记者 程果 摄
本报记者 曾征 实习生 杨婷婷
当时针指向2013年8月,德阳,这座以“德”闻名的城市,迎来30岁的生日。
30年的栉风沐雨,德阳一直在不断改革发展的奋进之路上疾驰。“发展的目的,就是要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社会更加和谐!”这是历届市委、市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更是对德阳人民的郑重承诺。
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今天,当我们一一细数德阳经济实力不断攀升过程中取得的骄人成绩时,欣慰地看到,我们的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脚步一直在同步迈进:从发展优质教育到提升卫生服务水平,从促进城乡居民就业到全面提高居民收入,从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一项项全面落实的利民举措,一幕幕可见可触的生活改变,正让德阳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享受着和谐与幸福。
教育持续协调发展 教育水平不断提升
【关键词】布局合理 公平均衡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党和国家对人民的郑重承诺!
让我们先来看看德阳教育留下的一串串闪光足迹——
1985年,德阳在全省率先普及初等教育。
1996年,全市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在全省首批实现“两基”。
全市人均受教育年数从1983年的4年提高到2012年的10年。
2001年,跨入全国“两基”工作先进行列。
2006年,由市教育局、市公安局联合推出的“警校共育”,得到公安部、教育部充分肯定,经验在全国推广。
2007年6月,德阳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四川省职业教育改革示范区”。
2011年7月,德阳被教育部列为“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
2012年12月,德阳顺利通过国家“两基”检查验收。
……
1985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科技兴市,教育领先”的决策。全民办教育的热潮在全市兴起。同时,市委、市政府每年召开一次教育工作会议、市委常委会每年研究两次教育工作、党政领导联系学校和教师、为教育办实事等制度建立起来,并不断完善。
紧紧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市委、市政府把“科教兴市”作为治市方针,把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安排,保证优先发展,尊师重教,依法治教,投资兴教,大力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不断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创新发展职业教育,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促进教育事业公平均衡发展。
据统计,1983年以来,全市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长,从建市初的0.32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37.65亿元,增加117.7倍。截至2012年,全市已建成小学389所,初中131所,普通高中23所,幼儿园242所,特殊教育学校6所;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59335人,高等教育学校12所(含普通高校、高职、成人高校、专修学院),在校生7万余人。
经过30年改革和发展,德阳已初步形成了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具有一定特色的教育体系。
全面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
【关键词】劳动 就业
就业,是每一个有劳动能力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每一个家庭解决温饱问题的必然需求,更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宏伟目标的基本途径。
建市30年来,德阳市大力实施“就业促进”民生工程,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扶持和促进就业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加大就业培训力度,积极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形成帮扶困难人员就业的长效机制,加强了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工作;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藏区“9+3”学生就业工作;积极鼓励创业,不断完善创业服务工作机制,大力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建立健全市、县(市、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全市7个街道、120个乡(镇)、318个社区全部建立了服务中心(站),1334个行政村建立了服务站,基本形成了统筹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促进了城乡就业服务均等化。
30年来,德阳市实现了由政府“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向劳动者自主择业、单位自主用人、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转变,就业渠道趋于多元化,就业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市场机制在人力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2012年,德阳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374元,比1983年的599元增长37倍;全市通过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953元,比1983年的361元增长23.8倍。
卫生资源不断优化 人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关键词】卫生改革 全民健康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构建百姓满意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一直是德阳市卫生事业发展的目标。
30年来,德阳市卫生事业改革先后经历了从小到大探索发展期、从弱到强成长发展期、从好到优机遇发展期,到2012年,德阳市新医改五项重点工作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效,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基本形成。全市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基本医保由“扩大范围”转向“提升质量”,覆盖了95%的城乡居民;基层机构实现了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有机融合、双轮驱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由“拓面扩容”转向“规范管理”,城乡居民重点人群电子建档率达到95%以上;公立医院改革由“局部试点”转向“全面推进”,县级综合医院综合改革拉开大幕,多元办医格局逐步构建。
30年来,德阳市着眼于全面实现初级卫生保健目标,重点夯实了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和城市卫生网底,强势推进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初步构建了“县镇互联、镇村一体、防治结合、分工合理”的新型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和“六位一体”的新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德阳市将振兴中医纳入卫生惠民和发展民族医药的主线,大力推进名医、名科、名院“三名”发展战略。截至2012年,全市共建成国家、省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各1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中医科室的比例达100%。
30年来,德阳市医疗卫生资源持续增加,结构不断优化,服务规模不断扩大,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医疗机构由1983年的2197个增加到2012年的3199家;床位数由6115张增加到16895张;卫生人员数由8789人增加到23184人,分别增长了45.6%、176%、164%。总投资24.2948亿元、共183个卫生灾后重建项目使德阳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超前推进15-20年,达到全国一流水平。
社会管理服务不断优化 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关键词】多元治理 共建共享
社会管理是社会有序运转、和谐稳定的基本前提。自2010年12月德阳被确定为全国35个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之一后,德阳市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抓住关键、突出重点,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完善体制机制、强化工作措施,在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上下功夫,全面提升社会管理效能。
从夯实城乡社区建设,提升基层社会管理服务水平,到全力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从建立特殊人群管理关爱体系,促进社会和谐,到以快速响应为标准,建立公共安全防范体系……德阳按照以社区管理促进社会管理的思路和要求,积极整合资源,把工作重心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转移,认真落实社区规范化建设、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社区居民自治、社会力量参与等具体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截至目前,全市社区政务服务覆盖率达100%。
2012年2月7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座谈会决定,将德阳绵竹市培育成为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整体上创新社会管理的样板。德阳市随即加强对绵竹的智力和财力支持,以统筹城乡发展为统领,以城乡基层社区为切入点,着力构建和完善民生保障、公共服务、特殊人群帮扶、矛盾纠纷化解、公共安全、思想道德“六大体系”,努力消除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三大问题”,灾区面貌焕然一新,新农村建设蒸蒸日上,社会和谐有序,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保险体系不断完善
【关键词】全覆盖 社保体系
社会保障是经济运行的“减震器”,是社会和谐的“安全网”。自1985年劳动合同制工人纳入养老保险范围后,德阳市相继建立、完善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制度也逐步建立完善。
2012年,全市养老保险在制度、区域上实现全覆盖,政策办法基本统一、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成,实现了城镇职工由“单位保障”向“社会保障”的重大突破和城乡居民由传统的“养儿防老”到现在“社会养老”的根本性转变全民参保的社会保险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截至2012年12月底,全市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90.18万、112.45万、29.5万、34.5万、33.36万,全市新农保和城居保参保人数达133.53万人。同时,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自2005年以来连续8次调高企业职工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标准,人均基本养老金从603元/月提高到1292元/月,城镇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报销封顶金额也分别达到了19.5万元、12万元。
一个个幸福指数的背后,是市委、市政府为德阳人民描绘出的一幅安居乐业、幸福生活的和谐画卷。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德阳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以民生优先为理念,已经开启了不断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新征程。我们有理由相信,“和谐幸福”永远会是德阳城乡最动人的旋律。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晓霞)今年3月份,德阳市开展车辆违法超限超载集中整治工作,半年来,各部门集中整治工作开展情况怎样?取得了哪些成效?有什么问题和建议?9月24日,全市治超专项工作会议召开。市委副书记、市长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