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解民忧真正帮到点子上

德阳日报 2013-08-05 02:31 大字

“‘三本台账\’就是好,我的养老金问题解决了,今后生活有保障了。”日前,绵竹市绵远镇三泉村卓弟凤反映其未享受新农保问题,走访民情收集民意的机关工作人员将其情况记入民生工作台账。经核实后,已成功为卓弟凤办理退休,并开始正常领取养老金。

走出机关,深入基层,察民情、宣政策、解民忧……如何深入开展“走基层、建台账、惠民生”活动,实打实为老百姓服务?绵远镇机关干部深有感悟:只有深入基层,才能了解群众疾苦,才能真正帮到点子上。

在绵远镇三泉村一支渠尾段,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20余名工人正在紧张有序地清淤、浆砌、抹灰。村民张前发主动参与其中,“以前这条沟渠一直没通,等工程弄好了,我们农田用水的问题就能解决了,饮用水水源也能保证了。政府可是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啊。”

今年,绵远镇党政班子在下村走访中了解到,三泉村一支渠尾段年久失修,杂草丛生,堵塞严重,造成附近1000多亩农田缺水严重,人畜用水困难越来越大,村民颇有怨言。详细了解情况后,镇党委、政府立即召开专题会议,积极向上争取,并通过村民筹资投劳及一事一议奖补方式,对三泉村一支渠尾段受损的2.4公里沟渠进行维修改造,将一支渠的水引到下面的沟渠来,彻底解决村民农田灌溉困难和人畜饮水水源不足的现状。

“原来的土沟变成了现在的‘三面光\’,不仅美观,而且方便我们灌溉,以后再也不用为用水发愁了。”村民李冉会激动地说。不少村民也都主动前来帮忙,盼着工程早日完工。

像解决三泉村农田灌溉、人畜用水这类事情,在绵远镇还有很多。市场新建化粪池,解决屠宰场污水问题,为村民打深水井19口、沉井1口,为社区居民办理失业登记证……这些关系民生、关系百姓冷暖的事情,在该镇“走基层、建台账、惠民生”活动中一件件得到及时解决和落实,受到当地群众一致称赞。

活动中,全镇机关干部结合当前的重点工作、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带着课题到基层、进农家,把工作做到田间地头、农户家里,通过定期下访、主动接访、联系帮扶等多种渠道,“零距离”对接群众,广泛收集民情信息,以干部民情日记为载体,收集整理干部在走基层中了解到的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教育、医疗、社保、就业等情况和群众意见。定期组织干部民情日记评议、分析,对干部在走基层中了解到的民情诉求,符合台账建账条件的,立即交由所在村、社区建立台账,对不符合建账要求的群众诉求,耐心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该镇、村各级组织把建台账作为主题活动的核心,按照“自下而上收集信息、分层分级办理处置、自上而下反馈结果”的工作模式,全面推广“台账工作法”。记者看到,该镇“三本台账”建立尤为规范。每一张登记卡上设有登记单位、类别、登记时间、主要愿望或诉求、工作措施、服务联系人、办理结果等。民生台账、困难群众台账、稳定台账三本台账分册存放,每一本台账上还设置有目录,查阅十分方便。据不完全统计,活动开展以来,全镇共收到56条信息纳入台账,为民办实事28件,用实际行动融洽了干群关系,促进了社会和谐。

本报记者 孔季虹 

通讯员 张娟 李旭华

新闻推荐

绵竹工商: “四个突出”加快推进商标战略

绵竹市工商局按照“纵向提升层次,横向扩展阵容”的思路,全力推进商标战略,拉动地方品牌经济发展。目前,该市共有注册商标1800余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4件、四川省著名商标8件、德阳市知名商标24件。近年...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