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立体农业稳民心
灾后重建中整体搬迁出山的天池乡发展得如何?
11月26日,住在绵竹汉旺新城的天池乡大天池村村民杨光武,回到10多公里外的天池乡采挖自家地里的魔芋。和以往不同,他现在的身份,是这片现代农业基地中的一名农业工人。
绵竹市天池乡是“5·12”地震灾后重建中,德阳市境内唯一一个整体异地搬迁到汉旺新镇定居的乡镇。986户、2800多名村民迁居异地,如何解决耕居分离、生产成本高等难题?如何让村民们安心住下来?
天池乡用“山上生产发展,山下安居服务”思路,通过各种途径增加村民收入,打造现代立体农业促进村民增收,让村民们真正融入新的生活环境。
◆天池乡村民在采挖魔芋。□本报记者 罗向明 冉倩婷 文/图
变身农业工人 节约生产成本
与杨光武一道穿行在猕猴桃架间采挖魔芋的,还有10多名村民,“我们是今天早上统一过来,干完活路,再统一回汉旺家头。”
灾后重建中,杨光武家和全乡其他村民一起整体搬迁到了山脚下的汉旺新城,年轻人在城里找到工作,老两口却始终惦记着山上的一亩三分地,然而,回去种地不仅麻烦,成本也很高。“来回一次车费就是20元。”
老杨家的情况在天池乡普遍存在。尽管恢复生产的矿山、企业吸收了全乡的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但部分“4050”群众如何实现就业,增加收入,却是一个难题。而且,震前该乡就推行退耕还林,每户只有几分自留地,往返耕种,成本太高。
针对这一具体情况,村上组织专业合作社,采用“合作社+业主”的方式,请农户流转出土地,用于合作社经营,并种植了猕猴桃1000多亩,让村民们变成“农业工人”。
尝试立体农业 增加村民收入
如何能进一步增加村民收入?今年3月,经过调查本地土质、气候和物种,天池乡又引进绵竹有名的全国种粮大户李伦全,在大天池村的合作社手中租用了200亩猕猴桃下的间隙空地,用于种植魔芋。
李伦全算了几笔账:魔芋喜阴,采收中翻土施肥,对猕猴桃苗和魔芋生长也都有利,每亩产量可以达到2000斤到3000斤;采收的种魔芋,市场价在5元-15元左右,他投入的100万元种苗成本今年就能收回;魔芋种植一年可以采收10年,明年已经无需下种。
村里的账算得更细致:到魔芋采收前,已经为当地50多名务工群众发放除草、育苗、管理的务工工资20多万元,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这次立体农业探索成功后,我们将进行更多尝试。”据天池乡党委书记胡凌飞介绍,按照“山上生产发展,山下安居服务”的原则,把全乡的魔芋产业做大做强做优。
目前,天池乡海拔1000-1300米的各个村可利用的耕地和正在实施的780亩土地整理项目,都用于发展现代农业。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冉倩婷)12月7日,四川省首个县域空间规划——《绵竹市全域空间规划》的详细内容公布。《绵竹市全域空间规划》以绵竹现行乡镇行政区划为基本单元,主要目标确定到2020年,范围包括绵竹全市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