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下午时绵竹市九龙镇清泉村二组文娱队的村民们准时

四川日报 2012-03-12 19:18 大字

3月8日下午3时,绵竹市九龙镇清泉村二组文娱队的村民们准时在活动中心集中,彩排将在周末全村文艺汇演的节目。一些忙完活路回家的老少爷们也聚在门口,提前欣赏排演的节目,偶尔还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欢声笑语不断传出。“要让搬进新居的村民,不仅实现安居乐业,还要真正享受到社会管理创新带来的便利与安逸。”绵竹市今年被中央综治委确定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9个典型培育市(县)之一,积累和创造统筹推进民生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六大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试点经验。

□本报记者 罗向明

便民服务站零距离服务群众

“5·12”地震后,九龙镇将原老红岩村的村民和老沙坝村的300余户村民异地选址,集中安置在清泉村二组。

安置区内整齐划一的青瓦房,小区运动场、活动中心、阅览室等一应俱全,犹如一个联排别墅商品房小区。“比商品房小区还安逸的”,是每家每户门前的小花园,栽种着葱、蒜、时令小菜。“这是我们的村组干部结合大家的要求改造的。”村民古建清指着自家菜园子告诉记者。

九龙镇综治办副主任陈刚介绍,村民们搬下来后,大家发现吃菜成了很大的问题,镇上于是在安置点召开现场会,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将原本准备用做绿化的房前屋后地块开辟成小菜园。同时解决一些公益性岗位,介绍到就近的工厂和一些农家乐打工,以解决他们生产和生活之需的不足。

由于异地安置,二组的村民们远离原住址,加之集中安置后,经常出现涉及环境卫生、住房边界,邻里口角等矛盾纠纷,九龙镇在各村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在安置点延伸成立了便民服务站,每天一名村组干部值班,镇驻村干部也轮班到该服务站,倾听村民的诉求,及时调处村民之间发生的矛盾纠纷,同时帮助村民办事。

“我们现在基本上就在各个村上转,看村民们需要哪些服务。”陈刚介绍,现在镇上的干部工作重心逐渐转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目前全镇各村、社区均设立了便民服务站,还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母亲之家”、“平安之家”、“妇女之家”等温暖之家,开展“家庭式关爱”,形成镇村链条式管理和社会服务。

全域统筹推进六大体系

在绵竹,无论是平原、山区社区,或者是城市、农村、城乡接合部社区,都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并在探索中建立相应机制。

作为全国9个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典型培育市(县)之一,今年绵竹市进一步明确了 “统筹推进六大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径,即以城乡基层社区为切入点,着力构建和完善民生保障、公共服务、特殊人群帮扶、矛盾纠纷化解、公共安全、思想道德“六大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探索西部农村地区具有中国特色、地方特点和时代特征的社会管理和服务之路。

利用这次机遇,绵竹市则希望通过全域统筹推进,消除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三大问题”,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及部分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五有”全覆盖,真正让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创新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说简单点,我们就是要围绕服务群众做到‘六个心\’。”绵竹市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钱兴模介绍,绵竹社会管理创新试点探索重点将放在六个方面——推进城乡均等的民生保障体系建设,让群众安心;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让群众称心;推进特殊人群帮扶体系建设,让群众宽心;推进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建设,让群众舒心;推进公共安全体系建设,让群众放心;推进思想道德体系建设,让群众齐心。

新闻推荐

工业龙头外迁小镇果断转变发展思路本报记者冉倩婷自从

工业“龙头”外迁,小镇果断转变发展思路——□本报记者冉倩婷自从在绵竹市遵道镇建立了魔芋种植基地后,佳联达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就成了基地周边农户家中的“常客”。几百亩流转田地已经准备就绪,小...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