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

德阳日报 2019-07-18 10:26 大字

(上接第一版)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确保全市实现100%建制村通硬化路,100%行政村通客车;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新增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受益人口10.9万人;全面实施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实现农村动力电全覆盖;全面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推进“智慧乡村”“宽带乡村”建设。

加强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深入开展大规模绿化全川和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成果巩固行动;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开展美丽河湖建设,加强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大力推进创新创业

促进农民全面发展

积极引导返乡下乡人员创业。落实《促进返乡下乡创业二十四条措施》,支持返乡下乡创业企业创建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创业者提供股权投资等服务;实施引才回乡工程,支持各地在返乡下乡创业集中地区设立专家服务示范站。

做好农民工服务工作。加强农民工实名制信息动态管理,加强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落实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措施,注重从农民工中发展党员,培养村级后备干部,吸纳返乡农民工中的能人担任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头人。

探索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制度。总结推广新型职业农民制度试点经验,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试点,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办好四川乡村振兴农民大学,探索建立分级认定管理机制。

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传承保护农耕文明和优秀乡村文化,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开展健康乡村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落实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临时生活救助制度,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制度、医疗救助政策。落实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制度,推进“明天计划”,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完善农村养老服务设施。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巩固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到2020年底基本完成“房地一体”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推进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加快推进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大力推广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经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健全完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完成25.58万亩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年度任务;做好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持续开展城乡融合发展综合改革试点。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健全土地承包及土地流转监管体系,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允许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土坯房改造等,在县域内开展乡村闲置校舍、厂房、废弃地等整治,盘活建设用地,重点用于支持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和返乡下乡创业;优先满足乡村发展,落实农业设施用地政策,巩固“大棚房”问题整治成果。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场竞争力和助农增收能力;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推动家庭农场数量有较大发展;实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排头兵工程,积极培育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培育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推广土地股份合作社、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等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县级政府通过县级国有农业投资公司、县供销合作社或其他主体,牵头成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合会;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农业产业协会(联盟)、粮食产业化联合体、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发展;实施小农户提升行动,完善“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等利益联结机制,推广“农户+”模式;抓好罗江区新型农民合作联合社改革试点。

建立健全人才流向乡村机制。建立第一书记派驻长效工作机制;健全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考录乡镇机关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制度;探索建立医生、教师、科技、文化人员等定期服务乡村机制;实施农村科技特派员计划,每年选派60名农业科技人员到乡村开展服务;支持特设岗位引进急需紧缺人才,改变农村人才长期处于“贫血”“失血”状态。

完善乡村发展投融资机制。落实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提高农业农村投入比例,重点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在市域内流转,所得收益全部用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推进财政支农资金由直接补助改为基金、担保、贴息、股份、购买服务等方式;建立乡村振兴财政奖补机制,支持各类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创新农村小型公共基础设施建管机制。

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乡村振兴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强金融综合服务创新,支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实施乡村振兴“川农贷”工程,推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抵押贷款;引导政策性农业融资担保公司通过增资扩股、深化与省级政策性农业融资担保公司合作等方式提高融担覆盖率;积极培育发展地区符合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上市;规范涉农保险准入,实施“支付兴农工程”,改善农村基础金融服务环境;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和信用环境建设。

全面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

建立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机制。落实好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要求,建立各级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领导机制,强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考评激励。

落实农业农村发展“四个优先”。优先考虑“三农”干部配备,强化“三农”部门班子配备,优先满足“三农”发展要素配置,优先保障“三农”资金投入,优先安排农村公共服务。

加强基层建设和乡村治理。落实县级党委抓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备案管理制度,继续推进县级部门联审制度,全面推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民(居民)委员会主任,继续推行县级领导联系、县级部门帮扶、先进组织结对“三帮一”整顿模式。开展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治软提能”行动。深入实施万名村级后备干部培养计划;实施优秀农民工定向回引培养工程;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持续加强村(居)务公开;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的稳定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制度;严格落实村干部基本报酬、离任补助等政策;深入开展“六无”村(社区)创建,强化平安乡村建设,加快“雪亮工程”建设,推进县乡村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新闻推荐

住建部一行到罗江区调研

(记者钟正有)近日,住建部对德阳市罗江区农村社区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工作进行实地调研。本次调研由住建部村镇建设司...

罗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罗江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