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产业如何实现国际化? 业界畅谈传承和创新

德阳晚报 2018-09-28 09:47 大字

作为2018“一带一路”川菜川剧国际文化周期间配套活动,昨(27)日上午,川菜产业发展论坛和圆桌论坛同期举行。多位川菜界专家学者作主题演讲,探讨川菜之乡建设、川菜文化的发展、川菜国际化如何发展等议题,共话川菜的传承和创新。

设立研发重点形成“罗江仓库”罗江调元文化研究专家赖安海:

川菜历史悠久,而李调元是川菜菜系发展第一人。2005年罗江启动李调元饮食文化遗产发掘,后又陆续编策出刊,举办李调元学术研讨会,经过十多年多种方式的积淀和努力,才有今日的文化底蕴和底气。接下来要做到“食在中国、味在四川、珍在罗江”,拥有名副其实的川菜品牌,应尽快形成本地的特色美食品牌,重视民间美食的普查搜集,设立研发重点,形成“罗江仓库”或有定式的“醒园家宴”(食谱),在潺亭水城街道打造特色宴席景观小品,进一步优化调元常珍蔬菜基地。

借鉴品牌经验创立名厨名菜罗江餐饮协会秘书长刘勉彬:

《醒园录》促进了现代川菜的诞生。通过研习整理该书,罗江餐饮行业从食材原料、加工制作工艺、深度挖掘天然食材宝库等方面着手,已复原和开发多道菜品并初步形成菜系,一批传统食品得到新发展。目前,罗江正在以潺亭水城为核心区域,弘扬传统美食文化,打造特色美食街区。建议政府支持和扶持本地餐饮企业创立品牌,多推出名店、名厨、名菜,实施品牌战略,借鉴兰州拉面和其他餐饮品牌经验,让罗江川菜文化产业走出国门。

树立“调元菜系”文化符号

四川休闲协会常务理事、罗江智库专家林德伟:

罗江川菜已成为罗江的文化符号和地区名片。塑造文化品牌,应摒弃“产业思维”,树立“大川菜”理念,创新川菜体系管理运营机制,形成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力量共同优化川菜供给的治理体系,使罗江的“调元菜系”成为文化软实力。德阳、罗江作为“调元菜系”的川菜大本营,应从改革体制、壮大市场、做强行业协会等方面着手,深化餐饮区域和特色街区的运行机制。

本报记者伍玲

新闻推荐

李调元对川剧的杰出贡献 ——写在川菜川剧国际文化周活动开幕之际②

四川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中华灿烂文明体系中的一方重镇。川菜、川剧作为最具四川特色的地域文化代表,更是享誉全国。位于金...

罗江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罗江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