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不脱贫不撒手 不致富不撤兵

德阳晚报 2016-09-22 00:00 大字

(紧接第一版)目前,金铃村已建成扶贫产业园区、发展“不知火”种植69亩,白善村在原有260亩桑树种植项目基础上新增果桑25亩。探索机制规范产业运行,先后多次组织农、林、水等部门专家以及县乡村干部开展集中“会诊”,研究提出产业帮扶管家服务、集中孵化、分散养殖等三种模式,组织贫困村采取集中与分散、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方式发展生产促增收,实现产业帮扶精准到户、发展到户、受益到户。项目帮扶助力产业发展,已协调市财政划拨扶贫资金10万元,用于两个帮扶村有养殖意愿的75户贫困户开展家庭养殖;协调市交通局计划建设金铃村产业园区生产道路2000米,协调市经信委、电业局帮助白善村产业园解决灌溉用电问题,方便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协调市农业局将2个产业园区列入“水肥一体化”建设项目,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对症下药”  挂图作战

要脱贫,关键是要找准“穷根”,根据摸底调查,新盛镇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村班子的“两带”能力比较弱,推进脱贫攻坚的节奏感还不强,项目发展的思路不够开阔。帮扶户方面,贫困户普遍存在居住环境简陋、卫生条件差等问题;普遍年龄偏大,加上疾病、残疾等导致丧失劳动能力,缺乏自身造血功能;生产生活配套设施欠缺;村风民风建设比较滞后,部分贫困户“等靠要”思想较严重。

与此同时,市委组织部还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整理贫困群众提出的帮扶意愿56个,涉及医疗救助、家庭养殖、危房改造等三大类,切实做到人员全覆盖、情况全摸清、问题全掌握,为进一步开展精准帮扶打下基础。

针对这些问题,市委组织部和新盛镇党委“对症下药”,推出一系列举措,并采取挂图作战的方式狠抓落实。

建强脱贫攻坚战斗堡垒。围绕脱贫攻坚中心任务,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加强党员队伍教育与年轻党员培养,注重在致富带头人中发展培养党员,利用换届契机配强班子、充实力量、带好队伍,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斗力,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致富带富能力强、热情为群众服务的党员干部队伍。

抓紧开展危房改造。坚持脱贫攻坚与新农村建设同步推进,紧紧围绕建设幸福美丽新村主题,迅速摸清贫困群众危房状况,采取政策补、银行贷、自己出、多方筹等方式进行改建新建,倒排工期,今年8月底前开工,确保年底前全面完成,保障群众基本住房需求和居住安全。

按需建设基础设施。紧扣群众生产生活所需和产业发展所需,加强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将扶贫资源真正落实到每村每户,实现扶贫工作由“漫灌式”向“滴灌式”转变,切实把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

扎实推进产业发展。聚焦经济效益提升和贫困群众增收,高效开展产业帮扶,继续推行“三化一主”(产业发展园区化、园区管理企业化、利润分配股份化,坚持群众主体)模式,利用O2O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模式,坚持做一件成一件,努力让群众在帮扶中得实惠。

精准落实兜底政策。按照精准到户、落实到人的要求,进一步梳理帮扶对象养老、医疗等情况,建立帮扶机制,确保惠民政策应享尽享。对因老、因病致贫的,及时研究政策,将兜底政策精准落实到每户每人。同时组织帮扶的市六医院、禾成肝胆病医院定期开展义诊、健康卫生知识教育,对贫困户提供平价药品和免费诊疗服务。

加强群众教育引导。深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双引领”活动,扎实开展教育培训、正面宣传和典型评选,引导群众从思想深处扭转认识、转变观念,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提振精神风貌,形成自力更生促脱贫的良好氛围。

探索帮扶长效机制。在倾情倾力做好帮扶工作的同时,注重加强脱贫奔康长效发展机制的研究,探索建立产业发展、家庭养殖、利益分配等扶贫长效机制,让帮扶地群众长期受益。

(紧接第一版)目前,金铃村已建成扶贫产业园区、发展“不知火”种植69亩,白善村在原有260亩桑树种植项目基础上新增果桑25亩。探索机制规范产业运行,先后多次组织农、林、水等部门专家以及县乡村干部开展集中“会诊”,研究提出产业帮扶管家服务、集中孵化、分散养殖等三种模式,组织贫困村采取集中与分散、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方式发展生产促增收,实现产业帮扶精准到户、发展到户、受益到户。项目帮扶助力产业发展,已协调市财政划拨扶贫资金10万元,用于两个帮扶村有养殖意愿的75户贫困户开展家庭养殖;协调市交通局计划建设金铃村产业园区生产道路2000米,协调市经信委、电业局帮助白善村产业园解决灌溉用电问题,方便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协调市农业局将2个产业园区列入“水肥一体化”建设项目,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对症下药”  挂图作战

要脱贫,关键是要找准“穷根”,根据摸底调查,新盛镇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村班子的“两带”能力比较弱,推进脱贫攻坚的节奏感还不强,项目发展的思路不够开阔。帮扶户方面,贫困户普遍存在居住环境简陋、卫生条件差等问题;普遍年龄偏大,加上疾病、残疾等导致丧失劳动能力,缺乏自身造血功能;生产生活配套设施欠缺;村风民风建设比较滞后,部分贫困户“等靠要”思想较严重。

与此同时,市委组织部还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整理贫困群众提出的帮扶意愿56个,涉及医疗救助、家庭养殖、危房改造等三大类,切实做到人员全覆盖、情况全摸清、问题全掌握,为进一步开展精准帮扶打下基础。

针对这些问题,市委组织部和新盛镇党委“对症下药”,推出一系列举措,并采取挂图作战的方式狠抓落实。

建强脱贫攻坚战斗堡垒。围绕脱贫攻坚中心任务,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加强党员队伍教育与年轻党员培养,注重在致富带头人中发展培养党员,利用换届契机配强班子、充实力量、带好队伍,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斗力,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致富带富能力强、热情为群众服务的党员干部队伍。

抓紧开展危房改造。坚持脱贫攻坚与新农村建设同步推进,紧紧围绕建设幸福美丽新村主题,迅速摸清贫困群众危房状况,采取政策补、银行贷、自己出、多方筹等方式进行改建新建,倒排工期,今年8月底前开工,确保年底前全面完成,保障群众基本住房需求和居住安全。

按需建设基础设施。紧扣群众生产生活所需和产业发展所需,加强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将扶贫资源真正落实到每村每户,实现扶贫工作由“漫灌式”向“滴灌式”转变,切实把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

扎实推进产业发展。聚焦经济效益提升和贫困群众增收,高效开展产业帮扶,继续推行“三化一主”(产业发展园区化、园区管理企业化、利润分配股份化,坚持群众主体)模式,利用O2O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模式,坚持做一件成一件,努力让群众在帮扶中得实惠。

精准落实兜底政策。按照精准到户、落实到人的要求,进一步梳理帮扶对象养老、医疗等情况,建立帮扶机制,确保惠民政策应享尽享。对因老、因病致贫的,及时研究政策,将兜底政策精准落实到每户每人。同时组织帮扶的市六医院、禾成肝胆病医院定期开展义诊、健康卫生知识教育,对贫困户提供平价药品和免费诊疗服务。

加强群众教育引导。深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双引领”活动,扎实开展教育培训、正面宣传和典型评选,引导群众从思想深处扭转认识、转变观念,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提振精神风貌,形成自力更生促脱贫的良好氛围。

探索帮扶长效机制。在倾情倾力做好帮扶工作的同时,注重加强脱贫奔康长效发展机制的研究,探索建立产业发展、家庭养殖、利益分配等扶贫长效机制,让帮扶地群众长期受益。

新闻推荐

德阳市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展示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一级成果(3项)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简明读本》(科普书)四川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贺文佳(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李绍先(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贺婷(四川大学)杨晓蕾(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