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市第八次党代会分团讨论气氛热烈—— 建言献策议报告 凝心聚力话发展

德阳晚报 2016-09-29 00:00 大字

9月28日,市第八次党代会各代表团继续分团讨论,与会代表发言积极、各抒己见。本报记者 文潇 摄

9月28日,各代表团继续紧紧围绕七届市委工作报告和七届市纪委工作报告,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认为,报告的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催人奋进,总结过去五年成绩实事求是、经验宝贵,分析未来形势站高望远、客观科学,制定的目标振奋人心、明确具体,发展举措重点突出、务实重行。报告彰显了市委坚决向中央看齐、向省委看齐的态度,始终在政治上、思想上与中央、省委保持高度一致,体现了市委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省委“三大发展战略”,奋力实现“五个走在前列”的战略定力,展示了市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进了为人民谋福祉的责任担当。

支持民间艺术社团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我们社区一直重视文化建设,蒲波同志所作的工作报告中也提到了要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来自罗江县的基层代表杨雅洁,是一位社区党支部书记,她希望对成熟社团给予帮助和支持。

杨雅洁代表表示,她所在的万安镇翰林社区文化艺术团成立于今年7月,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又传递了正能量。希望有关方面对她们这种注册的成熟社团给予艺术指导和资金支持,让社团不断发展壮大,从而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健康发展。

借力成德同城化

促进城市提档升级

来自旌阳区的党代表杨晓刚说,此次党代会鲜明提出加快建设成都国际化大都市北部新城这个中心任务。德阳中心城区要形成“南进北优、西扩东拓”的总体布局,旌阳区正在全力打造的黄河新城就承担了“北优”的重要任务。“优”,意味着要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和价值,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着力打造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现代智慧新城,引领德阳未来城市发展。按照旌阳区委、区政府的部署,今后五年,黄河新城要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规划完善路网框架,强化功能配套,提升综合承载力,建成区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构建以万达广场、希望城等项目为核心,以水库组团、龙凤组团、拱桥组团为载体的“一心三片”空间布局,突出大型商业、现代金融、教育医疗、高端居住、旅游休闲、养老养生六大功能支撑,全力推进“百亿商圈”建设。

“蒲波同志所作的报告可以用‘新、实、美\’来评价!”来自企业代表团的基层代表陈城对报告蓝图充满信心。他认为德阳建设成为成都国际化大都市北部新城,定位准确,要坚定蓝图绘就不动摇,积极推进成德同城化;要实施轨道交通计划,解决“德阳至成都天府广场一小时到”的问题,要大力提升城市医疗、教育水平,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陈晶代表说,“德阳要建设智慧城市,可借助成德同城化契机,在德阳建设大容量、高运营的大数据中心,通过互联网运用、信息化手段,达到和成都教育、医疗资源共享的目的。”

抓好创新改革

引领经济转型发展

报告指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好创新改革引领经济转型发展。就德阳工业而言,在经信部门工作的黄琦代表认为,要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创新发展上下功夫。

“工业稳则经济稳,德阳市坚持把工业作为稳增长的根本。”黄琦说,下一步将继续推动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高端产业培育壮大和重点企业创新发展三大工程,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效率和层次。同时,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实施以“互联网+制造”“装备制造工业云”为重点的制造业互联网改造提升工程,推动德阳由“装备制造大市”向“先进制造强市”迈进。

加快行政区划调整

强化城市区域功能

来自中江基层的谢斌代表表示,在新形势下,行政区域的功能越来越明晰,中江作为一个区域和人口大县,加快行政区划调整势在必行。建议在国家的政策许可下,从有利于发展县域经济的角度出发,在保留百万人口大县的同时,单独设立一个经济发展区,既保持人口数量优势,也利于产业结构布局的相对集中,进而推动中江的发展。

推进文明城市创建

提升城市品牌内涵

“蒲波同志所作的工作报告提出,要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认为很有必要。”冉晓云代表说。

全国文明城市是城市品牌中含金量最高和创建难度最大的一个,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也是最具价值的城市品牌,犹如皇冠上的一颗明珠。目前,全省有三个城市已经成功创建,分别是成都、绵阳和广安。德阳要创建成功,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涉及到各个行业、各个单位、各个县区,涉及到每一个人。冉晓云呼吁,“下一步,我们要对比国家标准,精准对比抓落实,推动创建工作常态化,要把创文工作融入到大家平时的工作中去。”

开展健康城市建设

夯实基层医卫基础

“报告中提出‘积极开展健康城市建设\’,是提升城市幸福感的重要工作,对全市医疗卫生改革作出了重要引领。”来自绵竹基层的医务工作者张文科代表说。

张文科认为,教育卫生事业要做优、做强,需着力引进一批名校、名医院,培育一批名师、名医生,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优质化和均等化水平。建议在开展健康城市建设时,加强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建设,出台政策鼓励发展“家庭医生”和“全科医生”,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9月28日,市第八次党代会各代表团继续分团讨论,与会代表发言积极、各抒己见。本报记者 文潇 摄

9月28日,各代表团继续紧紧围绕七届市委工作报告和七届市纪委工作报告,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认为,报告的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催人奋进,总结过去五年成绩实事求是、经验宝贵,分析未来形势站高望远、客观科学,制定的目标振奋人心、明确具体,发展举措重点突出、务实重行。报告彰显了市委坚决向中央看齐、向省委看齐的态度,始终在政治上、思想上与中央、省委保持高度一致,体现了市委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省委“三大发展战略”,奋力实现“五个走在前列”的战略定力,展示了市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进了为人民谋福祉的责任担当。

支持民间艺术社团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我们社区一直重视文化建设,蒲波同志所作的工作报告中也提到了要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来自罗江县的基层代表杨雅洁,是一位社区党支部书记,她希望对成熟社团给予帮助和支持。

杨雅洁代表表示,她所在的万安镇翰林社区文化艺术团成立于今年7月,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又传递了正能量。希望有关方面对她们这种注册的成熟社团给予艺术指导和资金支持,让社团不断发展壮大,从而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健康发展。

借力成德同城化

促进城市提档升级

来自旌阳区的党代表杨晓刚说,此次党代会鲜明提出加快建设成都国际化大都市北部新城这个中心任务。德阳中心城区要形成“南进北优、西扩东拓”的总体布局,旌阳区正在全力打造的黄河新城就承担了“北优”的重要任务。“优”,意味着要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和价值,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着力打造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现代智慧新城,引领德阳未来城市发展。按照旌阳区委、区政府的部署,今后五年,黄河新城要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规划完善路网框架,强化功能配套,提升综合承载力,建成区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构建以万达广场、希望城等项目为核心,以水库组团、龙凤组团、拱桥组团为载体的“一心三片”空间布局,突出大型商业、现代金融、教育医疗、高端居住、旅游休闲、养老养生六大功能支撑,全力推进“百亿商圈”建设。

“蒲波同志所作的报告可以用‘新、实、美\’来评价!”来自企业代表团的基层代表陈城对报告蓝图充满信心。他认为德阳建设成为成都国际化大都市北部新城,定位准确,要坚定蓝图绘就不动摇,积极推进成德同城化;要实施轨道交通计划,解决“德阳至成都天府广场一小时到”的问题,要大力提升城市医疗、教育水平,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陈晶代表说,“德阳要建设智慧城市,可借助成德同城化契机,在德阳建设大容量、高运营的大数据中心,通过互联网运用、信息化手段,达到和成都教育、医疗资源共享的目的。”

抓好创新改革

引领经济转型发展

报告指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好创新改革引领经济转型发展。就德阳工业而言,在经信部门工作的黄琦代表认为,要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创新发展上下功夫。

“工业稳则经济稳,德阳市坚持把工业作为稳增长的根本。”黄琦说,下一步将继续推动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高端产业培育壮大和重点企业创新发展三大工程,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效率和层次。同时,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实施以“互联网+制造”“装备制造工业云”为重点的制造业互联网改造提升工程,推动德阳由“装备制造大市”向“先进制造强市”迈进。

加快行政区划调整

强化城市区域功能

来自中江基层的谢斌代表表示,在新形势下,行政区域的功能越来越明晰,中江作为一个区域和人口大县,加快行政区划调整势在必行。建议在国家的政策许可下,从有利于发展县域经济的角度出发,在保留百万人口大县的同时,单独设立一个经济发展区,既保持人口数量优势,也利于产业结构布局的相对集中,进而推动中江的发展。

推进文明城市创建

提升城市品牌内涵

“蒲波同志所作的工作报告提出,要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认为很有必要。”冉晓云代表说。

全国文明城市是城市品牌中含金量最高和创建难度最大的一个,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也是最具价值的城市品牌,犹如皇冠上的一颗明珠。目前,全省有三个城市已经成功创建,分别是成都、绵阳和广安。德阳要创建成功,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涉及到各个行业、各个单位、各个县区,涉及到每一个人。冉晓云呼吁,“下一步,我们要对比国家标准,精准对比抓落实,推动创建工作常态化,要把创文工作融入到大家平时的工作中去。”

开展健康城市建设

夯实基层医卫基础

“报告中提出‘积极开展健康城市建设\’,是提升城市幸福感的重要工作,对全市医疗卫生改革作出了重要引领。”来自绵竹基层的医务工作者张文科代表说。

张文科认为,教育卫生事业要做优、做强,需着力引进一批名校、名医院,培育一批名师、名医生,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优质化和均等化水平。建议在开展健康城市建设时,加强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建设,出台政策鼓励发展“家庭医生”和“全科医生”,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新闻推荐

何礼到罗江调研 抢抓机遇推动科学发展

本报讯(记者王三春)10月14日,市委副书记何礼赴罗江,深入农村、学校、企业,了解罗江县情县貌,就农业产业化、新农村建设、城市提档升级、职业教育、工业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调研。何礼首站来到蟠龙镇宝峰...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