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城乡处处展新颜——东兴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纪实

内江日报 2015-08-28 00:07 大字

这是一套治理农村生活垃圾的有效模式;

这是一场彻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革命;

这是一次告别陋习走向文明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东兴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重大战略部署,立足东兴区实际,建成了一批又一批垃圾收运处理设施、再生资源回收点,组建了一支又一支清扫保洁队伍,形成了一个又一个颇具地方特色的村规民约,有力推进了全区生活垃圾治理由城区向农村延伸。

◇本报记者韦小梅文/图

一套模式:

正子村实现美丽蜕变

没有堆积如山、恶臭扑鼻,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清扫保洁员全天候保洁;没有污水横流、苍蝇乱飞,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垃圾池定点收集;就连一些不起眼的瓶瓶罐罐,也经分类、转运,被处理成可以再利用的宝贝……这是近日记者走访东兴区田家镇正子村看到的情景。

“我们算是彻底告别了‘脏乱差\’,”正子村村民王定汉告诉记者,“以前老是羡慕城里干净,后来政府出钱给我们修了垃圾池,请了专门的清扫保洁员,定时清运垃圾池内的垃圾,现在村头村尾、房前屋后干净多了,一点都不比城里差!”

治理农村生活垃圾的有效模式是“户定点、组分类、村收集、乡镇运输、县处理”。

王定汉住在正子村4组,距离他家约200米的地方有一个垃圾收集池。以前,村民习惯在房前屋后挖个坑或者围个圈处理生活垃圾,自从垃圾收集池建起了,村干部就三天两头来发宣传单,叮嘱大家把生活垃圾倒在固定的垃圾收集池中,久而久之他和邻居都遵循着这个村规。

谈话间,清扫保洁员胡本明推着“鸡公车”走过来。记者看到,沿线垃圾、垃圾收集池中的垃圾都被他铲进了“鸡公车”。他告诉记者,每天他的工作就是把全村14个垃圾收集池中的垃圾转运至4个村民小组垃圾生态处理池内,并按照可否降解进行分类。分类后,再把4个村民小组垃圾生态处理池中不可降解的垃圾转运至村里1个大的垃圾中转池,方便镇上统一运输,“一旦出现垃圾沉积、暴库、外溢等,就要被扣分,还直接影响工资,不敢掉以轻心!”

垃圾治理环节一环扣一环。据田家镇副镇长邱显华介绍,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该镇每年都要投入30~40万元用于治理农村生活垃圾,目前全镇配备有洒水车1辆、人力三轮车4辆、架车6辆、“鸡公车”10辆、清扫保洁员44个,在村民聚居点、公路沿线等地都建了垃圾池,采取承包的方式转运垃圾,即统一安排垃圾清运车每天到各个村,把村里垃圾中转池中的垃圾运往位于高桥镇的内江市垃圾填埋场进行集中处理。

在东兴区像正子村一样的村庄还有很多,治理工作从头到尾环环相扣,从“一无所有”做到了如今的“五有”,即有垃圾收运处理设施,有清扫保洁队伍,有再生资源回收点,有村规民约,有资金投入机制。

五个到位:

各方联动强势推进

与其他县区一样,东兴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面临着严峻的现实:东兴区是农业大区,全区共411个村,农户约22万户,农业人口约75万人,平均每天产生垃圾500余吨。加之村庄分布比较分散,环卫基础设施不完善,村民的卫生环保意识不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曾遭遇瓶颈。

2011年,东兴区政府主要领导率有关部门、乡镇负责人组成考察团,赴德阳罗江县学习该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经验。经广泛交流、虚心学习、认真借鉴,形成了符合实际的“东兴模式”,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户定点、组分类、村收集、乡镇运输、县处理”模式。

东兴区委、区政府从农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作为一项惠及民生的工程来抓。成立了以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区委宣传部、区城管局、区环保局、区治理办等有关部门和涉及的25个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东兴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东兴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总体思路、总体规划、工作要求等。

东兴区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每年都要组织召开推进会,亲自安排部署,明确各乡镇的主体责任,要求指定专人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认真组织推动;经常下乡调研,了解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情况,对推进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督促和指导。

“为使‘户定点、组分类、村收集、乡镇运输、县处理\’的模式能够长久运行下去,东兴区还付出了许多努力……”

设施建设到位。东兴区采取村民“一事一议”和区财政补助等办法筹集资金,按照“合理布局、方便群众、便于转运”的原则,在全区通乡、通村公路沿线、居民聚居点全面修建垃圾收集、转运设施。

管理运行到位。全区每个村都结合实际配备了相应的清扫保洁人员,实行一天一普扫、全天保洁。每年向每个乡镇投入10~100万元的治理资金,确保治理工作规范运行。

强化发动到位。通过召开村民小组会、院坝会等形式,反复宣传农村生活垃圾清运的目的、意义,引导广大村民积极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支持配合基础设施建设,自觉遵守村规民约,改变生活陋习,提升公民综合素质。

专项治理到位。针对公路、河道、铁路,东兴区开展了“三线专项治理”,集中力量对辖区内大清流河、小清流河等河面漂浮物进行大规模清理。实施了顺河镇、郭北镇、双桥乡生活污水集中治理工程,加快推进白合镇、永兴镇等5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继续推进落实了“河长制”。

监督考核到位。由区治理办牵头,联合区委区政府目标督查室、区委宣传部等相关部门组成考评组,制定《东兴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考核细则》,每月对各乡镇进行考核,考核结果面向全区进行通报,对推进不力的乡镇负责人严格问责。

在各方联动强势推进下,东兴区广大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正在提高,村里的环境卫生正在好转,不文明的行为正在逐渐消失,一大批“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乡镇”、“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村”,“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庄”正在形成。

走访现场:

治理垃圾持续发力

镜头一:宣传村规民约,引导文明习惯养成。

“各家各户要实行门前‘三包\’;家禽家畜要实行圈养……”同福乡佛祖岩村2组周家大院内,十余名村民簇拥在一起,听乡党委书记杨安抱宣传今年重新修订的有关农村环境卫生的村规民约。

在他们身后,一幢幢农家小院错落有致,一户户房前屋后花草吐绿,村民曹俊秀手正在清扫村道排水沟里的垃圾。曹俊秀告诉记者,“房前屋后是自家打扫,村里的道路、广场等公共区域由我们村民按户轮流清扫保洁,今天轮到我们家了!”

按户轮流清扫保洁,是同福乡佛祖岩村的创新之举。同福乡副乡长陈伍说,“农村生活垃圾面广源多,以往农村群众卫生意识不高,仅依靠财政投入治理是远远不够的,关键在于改变村民落后的观念意识,引导村民改掉陋习,崇尚文明。”

一年来的探索、试点,村民环境卫生意识得到提高。年初,佛祖岩村把“按户轮流清扫保洁”写进了村规民约,发到了每家每户。通过召开党员会、村民代表会等向全乡推广,开展了大量宣传动员,进一步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参与率和知晓率。同福乡还制定了《同福乡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工作单项目标考核奖惩办法》,让广大农民群众成为农村垃圾治理最大的受益者。

镜头二:完善治理设施,助推治理体系建设。

从东兴区城区出发,沿省道206、国道321等公路行驶,在与一些村道相连接的地方,新形成的村民聚居点处,时而可以看到工人们正在修建垃圾池、垃圾库。

据了解,今年,为进一步巩固提升全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成果,东兴区计划投入300万元,面向全区因地制宜地增补垃圾圈339个,并持续开展卫生死角整治。

下一步,东兴区将不断探索垃圾治理的工作机制和运作模式,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建设,逐步实现农村垃圾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努力让广大农村家园更美丽,村民生活更幸福。

新闻推荐

罗江县:严查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

(记者钟正有)近日,记者从罗江县纪委了解到,自2014年以来,罗江县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查处顶风违反八项规定案件10件10人,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四风”案件34件35人,查处贪污腐败案件12件12人。突出了纪律审查...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