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罗江着力破解基层群众办事难题—— “四化”行动打造 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升级版”

德阳晚报 2015-07-28 00:27 大字

本报记者 谢晓斌

“变化太大了!原以为来办理我女子入学的户籍证明,怎么也要三五天,没想到对照村上的提示单,备齐手续,村干部通过电脑操作,一竿烟功夫就完成了,县上、镇上都不用我自己去跑了!”罗江县新盛镇天鹅村村民赵大福常年在外务工,对村里的很多情景一度停留在记忆中,直到为家人办具体事务时才发现,现在到村委会办事享受的是高效服务,让人不由得点赞。

赵大福不知道的是,他所感受到的巨大变化正是罗江县近几年来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持续用力,打造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升级版”的一个缩影。

“升级”农村服务型党组织的思路源于2012年的“走基层”活动。“村上不见人,盖章往返跑,能不能想个办法让老百姓办事情不那么恼火?”家住罗桂路旁的一个村民带着几分怨气的建议引起了调研干部的特别注意。

群众办事不方便,这是基层工作存在问题的一个折射。如何破解基层难题,增强农村党组织政治属性与服务功能?经全面调研,认真分析,罗江决策层提出“一年一个目标、一年一个台阶、一年一个变化”的工作目标,全面展开“四化”行动,步步为营,在联系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农村服务型党组织不断“升级”。

平台标准化——强化服务功能

做好服务工作,必要的平台不可少。为此,罗江着力打造标准化便民服务平台。借鉴镇便民服务中心模式,3年来,县镇村三级依托现有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累计投入资金80余万元,103个村共计打造74个农村标准化服务平台。硬件设施实现了通路、通电、通网络,有服务台、群众办事席、服务亮卡盒、饮水机、办事指南,与之配套的则是岗位证、告知单、提示单、服务代办告知图、服务事项办理流程图、岗位信息卡、服务联系卡、监督举报卡等软件设施。与此同时,建立集中坐班制,周一村干部集体坐班、周二至周五轮班,确保服务平台正常运作。

如今,罗江的127个村(社区)基本实现群众一个电话就能把办事流程和要求咨询到位,一张提示备忘单就能把办事所需手续准备到位,一次到站就能把所办事项办成。据不完全统计,标准化平台已共计为群众代办事务2300余件,直接办理事务6500余件,群众满意率达98%以上。

队伍能人化——提高服务水平

地小人少、外出务工人口多、村干部队伍老化、致富型带头人才缺乏,这是罗江农村面临的一个现实。罗江组织部门采取系列措施,全力破题。

选育“能人型”村干部。通过组织选、多方育、严格管,三年来,罗江涌现出一大批农村“创业”、“招商”、“带富”村干部典型。全县“能人型”支部书记65人,占总数的63%。“能人型”村主任49人,占总数47%,村干部“双带”能力、雁阵效应不断凸显。

“讲政治、能干事、得民心”是该县能人型村干部的三大条件。“拥有执行力,公心、事业心,家庭年收入10万元以上,带农致富不少于10户,年度群众测评优秀率不低于80%”则是必不可少的硬指标。今年,罗江全县新培养后备能人型村干部402名,人才队伍基础更加坚实。

外出学、结对帮、跟进学、挂职炼、专门训,罗江还探索出“五位一体”的能力倍增培育机制。3年来,全县举办“能人型”村干部及后备队伍专题培训班38期,参训2200多人次,选送参加浦东学院、浙江大学等专题培训150余人,镇上挂职26人次,结对帮带198人次,村干部依法办事、民主管理、科学施政、致富带富的能力显著提升。

通过出台《罗江县村(社区)班子绩效考核办法(试行)》,从服务群众、履责纪律等五个方面定规矩、提要求,最大限度发挥能人村干部作用。近年来,白马关镇万佛村李军、调元镇顺河村贾兴全、蟠龙镇宝峰村李景华等一大批带富能手进入村“两委”班子,帮助群众培育产业120个,吸引和带动7000多户农民,人均年增收2200多元。

(下转第三版)

新闻推荐

参观书画图片展铭记抗战历史 刘哲等出席开幕式

本报讯(记者肖芷悠)8月29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书画展及侵华日军暴行图片展在罗江县白马关镇拉开序幕。市政协主席刘哲,市政协副主席陈晓慈,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