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坚守48年,八旬老人为乡亲健康护航 村里有位“赤脚医生”

德阳日报 2015-06-26 21:30 大字

赵老就算身体不舒服,也要走到在门口送送这位村里的“赤脚医生”。

6月10日上午,谢先国老人收拾好医药箱,穿上白大褂,照例开始回访他的病人。48年来,他的脚印布满了罗江县鄢家镇高垭村的每一寸土地,山路上,他的身影已显得有些蹒跚。谢先国是高垭村卫生站的一名医生,今年已80岁高龄,他在村卫生站行医48年,从20来岁的青年熬成了耄耋之年的老人,村子里的人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谢老师”。

记者在高垭村卫生站见到了谢先国,不算宽敞的卫生站被他收拾得十分整洁,数十种药品整齐地排列在架子上,办公桌上放着一台已经生锈的红双喜牌收音机,还有一把经过修补的老算盘,一侧的抽屉里,有一本看起来被翻阅过无数遍的《药理学》。这些,就是谢先国工作的全部家当。

每天早晨七点,谢先国的身影都会准时出现在这里,为村上每一位需要看病的乡亲守候。“有患病比较严重行动不便的,就会给我打电话,我就去他们家给看病。”谢先国告诉记者,如果遇上比较空闲的日子,自己便会主动去病人家里做回访,“看看他们受不受我的药,病情有没有好转。”除此外,老人的业余活动便是打开这台颇具岁月的收音机听一听“国家的新政策”,或者看书学习。

记者了解到,80岁的谢先国自身患有慢性支气管炎,但每次去病人家的路上,他总是脚步匆匆。这天,在山道上走了不多一会儿,老人便开始有点气喘。“我不晓得自己能坚持好久,但能坚持的时候就会坚持下去的。”在村上行医40多年,谢先国早已积累了满腹经验: “每年春冬季节最容易得呼吸道疾病,夏天出现肠胃病的人多……”他告诉记者,这些年,自己对每个村民的体质都有了大致了解,也把卫生站的电话发到了每一户人家手中,自己的小本上还记载着数百个乡亲的联系方式,只为在有需要的时候自己能第一时间给大家送去帮助。

从卫生站步行大约半个小时后,就到了赵光菊家。“谢老师,快来坐!”看到谢先国来,赵光菊热情地搬了把凳子到院子里,又招呼老伴赶紧倒水。赵光菊今年74岁,去年查出来患有肺气肿,常有胸闷气短的情况,“我不愿意往镇上跑,去一趟得要一个多小时。”赵光菊告诉记者,若是要出村子,需要步行到大垭口等乘公交车去镇上,来来去去十分麻烦。所以,一直以来她都找谢先国开些药来吃,一来便宜二来方便,病情也还算稳定。

“赵大姐,你最近气紧的情况怎么样?有没有缓解?”谢先国仔细观察着赵光菊的气色,并劝她去大一点的医院做个全面检查。记者了解到,高垭村地理位置比较偏远,离镇上有十多公里的距离,年轻的大多外出打工了,村里的老人得了病,来回镇上不太方便,都习惯去村上卫生站找谢先国。“但我们这里毕竟是村卫生站,药品有限,我的能力也有限。”谢先国说,虽然多年来自己一直在尽己所能地多学习,但遇上村上谁家的病情稍严重一点,他仍会劝对方去大医院检查。

在乡村卫生站坚守数十年,对谁来说都不是件容易的事,而把一份工作做成一种习惯,正是这48年岁月在谢先国身上留下印记。“以前是靠坚持在这里工作,但现在让我不要坚持了,我反而觉得少了点啥。”谢先国告诉记者,人年轻时都是喜欢热闹的,但自己当初之所以能耐得住寂寞,那是因为乡亲们曾经帮助过他,他不曾忘记这份恩情。

老人告诉记者,1958年,村上分到一个到人民公社保健院学习的名额。“这个名额在当时是非常不容易的。那时到处到缺医少药,我们村就决定送我出去学习。”而由于当时谢先国家境困难,学习的路费和生活费都是乡亲们筹起来的。

带着乡亲们的希望,谢先国在罗江人民公社保健院学习了2年, 1960年毕业后,他被分到镇上做农村妇幼保健工作,当时工资每个月12块。“如果我就在那干下去,可能我这辈子的路就会不同。”然而,谢先国心中始终挂念着高垭村,牵挂着乡亲们可能病了没地方看病,找不到人医治,心里非常着急。”于是,1967年,35岁的谢先国带着一只药箱,毅然回到了高垭村卫生站,此后,在这里一呆就是48年。

高垭村里年岁稍大一些的村民告诉记者,多年来,大家慢慢看着谢先国从一个小伙子变成一个老头子,一年四季风雨无阻地为乡亲们看病,大家都信任他,感激他。期间也不乏有人问谢先国,为啥不出村子去,守在这里有啥意思?但面对这样的问题,谢先国只是淡淡地说,是大家培养的我,我就应该报恩。对于未来,老人则表示:“会一直在这里坚持下去,为大家看病,给大家提供方便,直到我走不动为止。”

文/ 本报记者 肖芷悠  图/ 本报记者  文潇

新闻推荐

昨日以回归传统守望经典为主题的罗江县首届临帖书法作

昨(29)日,以“回归传统、守望经典”为主题的罗江县首届临帖书法作品展在罗江县文化馆正式开展,共征集临帖作品115件,展出优秀临帖作品84件。此次作品展旨在倡导书法爱好者读经典、学经典,发现人才、培...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