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垃圾处理长效机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原来都是房前屋后乱倒,堆起来难看不说,天热时苍蝇蚊子乱飞。”说起过去自家的垃圾处理,星光村的田大姐直摇头,但现在她家院子已经变成一个小花园,“多走几步就有垃圾池,院子整理出来就种上花。”
星光村是四川罗江县农村垃圾治理的第一批试点村,按照“户定点、组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五步垃圾处理模式,全村539户农家共修建了86个垃圾池,只需2个保洁员就能维护好全村公共空间的卫生。
这是四川建立垃圾处理机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包括“罗江模式”在内,四川因地制宜,探索出具有地域特点的多种农村垃圾处理模式。
在位于四川盆地边缘山区的达州市,距离县城20公里内的场镇,采取“镇运输、县处理”方式;距离县城较远的场镇,采取按多镇统筹建区域性垃圾处理场的方式;而距县城更远的高山区场镇,则采取就地卫生填埋的方式,通过“以城带乡、区域辐射”的办法解决问题。
面对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不一的现状,四川打响了一场针对“垃圾围村”的攻坚战。2008年至今,包括财政、专项、社会融资在内,四川共投入64.67亿元用于村镇建设和添置环卫设施设备。目前全省建有生活垃圾收集点的行政村已达到85%,配备农村生活垃圾转运车辆5万多台、乡村保洁人员2多万人。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小学生绘本课堂的创作成果。利州区范家小学的cctalk网络课堂。□本报记者吴平文/图虽远在千里,又近在眼前。2015年12月25日,教英文歌曲的菲儿老师、教手工的包子老师,通过电脑、投影屏等视频终端,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