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积分评星管党员 先锋作用亮出来

德阳日报 2013-12-12 02:11 大字

12月6日上午9点,罗江县新盛镇老君村11组83岁的老党员李右科如往常一样,把一条塑料口袋装进包里,手拿一把铁钳,出门了。“李大爷,又要去捡垃圾了哇。”路上,同村的人笑呵呵地跟李大爷打着招呼。前方有一堆橘子皮,走上前,用钳子夹起,装进口袋,后继续向前走,四处巡视哪里还有垃圾。据村民介绍,从半年前开始,李大爷每天都在村里义务捡垃圾。村党支部书记米贞亮告诉记者,李右科的这一举动正是老君村实施党员积分评星管理激发党员服务群众内动力的实践成果。

自2010年以来,老君村已连续三次被罗江县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但在村党支部看来,在党员的管理上还有一些不足。今年以来,在镇党委的指导下,该村党支部下认真研究,制定出党员积分评星管理办法。“对党员先锋作用发挥情况用积分的方式量化,定期公布评星,把他们的成绩公布上墙,让老百姓都看看,我们的党员都做了什么,做得如何?尤其是那些平时撬不动的党员,看到自己的积分总是‘拖尾巴\’,总会不好意思,会产生压力的,长期下去自然而然就积极行动起来了。”米贞亮解释了积分评星的目的和意义。

老君村有党员102名,其中40岁以下党员39名,60岁以上党员48名,行动不便、身体状况欠佳的老弱病残党员28名,外出务工的流动党员48名。针对村上党员构成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在制定党员积分评星办法时,把党员需要具备的政治思想素质好、密切联系群众好、发挥作用好、自身形象素质好、党员群众评价好五个方面的要求细化为“积极按时交纳党费、主动为群众解决具体问题、化解矛盾”、“为村、组管理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被采纳”、“家庭、邻里关系和谐,没有口角争斗”等19个子内容,每个子内容都有相应的分值。同时,从党员的基本义务和先锋作用发挥两个方面来设计分值,并且设置了每个子内容的最高计分值,避免党员只做到一个方面而不管其他,增强积分管理的科学性。

评星也有四个步骤。建账、记分、公示、授星,专人建台账,每半个月支部组织评星领导小组成员根据台账为党员记分,每个月支部组织领导小组成员对党员的得分情况在公开栏公示,并算出党员的得分,每季度召开一次授星大会。为了实现不同类型党员服务群众效果的最大化,老君村对党员实行了分类管理。同时,针对老弱病残党员和外出党员的不同情况,把支部党员分为一般党员、外出流动党员和65岁以上老党员(包括病残党员),在积分评星的不搞一把尺子量长短。

为了让党员明白,积分评星不是搞起耍,是要兑现、逗硬,做到“干好干差不一样”,老君村党支部特别注意评星结果运用的科学设计:对评为三星级的党员,推荐镇党委在每年的“七一”给予表彰,优先纳入慰问和帮扶对象,给予创业信贷、技术和信息支持,年龄在45岁以下的三星级党员作为村(社区)后备干部培养。对评为二星级以上的党员,村党支部给予表彰,优先安排发展项目,提供外出参观、学习、培训的机会。对当年未被评星的党员,采取组织谈话,结对帮助、限期整改、督促提高等措施。连续两年未被评星的党员,报请镇党委给予诫勉谈话。米贞亮告诉记者,开展积分评星半年来,以前不按时交党费、不参加党组织活动,不说票子不服务群众等现象改善明显,村上的党员喊得动了、参加活动积极了、服务群众积极了,老百姓对党员的评价也比以前有所改观了。比如党员参加学习培训的积极性更高了,人数比以前多了20%左右,个别在德阳、绵阳、三台打工的流动党员都抽出时间主动回村参加学习培训,以前几乎没这种情况;普通党员,甚至是60岁以上的老党员都主动做好事,积极参与城乡环境治理、生态村建设等公益活动;很多流动党员都主动为村上发展出谋划策,甚至有党员主动回乡创业,准备在村上办企业。

12组的党员米贞华和10组的党员范世兵都是今年的高分获得者。米贞华更是目前积分最多、星级最高的党员。“原来觉得自己就跟普通群众一样,没有党员的自觉性,更不要提什么先锋作用了。开展积分评星活动后,正确理解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就要在群众中成为一面旗帜,就应该为群众服务。”米贞华告诉记者,现在自己只要有时间就会帮村上的空巢老人服务、帮助五保户等有需要的老人,积极参加各种义务活动,“我的目标就是年底评星前当上三星级党员。   本报记者 邱洁

新闻推荐

罗江教育局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共谋教育事业提升发展大计

为促进罗江教育跨越发展,日前,罗江县教育局组织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21位罗江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该局领导班子成员围坐在一起,共谋教育事业提升发展大计。座谈会上,该局负责人向参会的人大代表、政...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