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历史名城 千山一碧 ——罗江县成功创建“四川省绿化模范县”纪实

德阳日报 2013-12-20 02:10 大字

本报记者 孙祯

近日,由省绿委办主任、省林业厅副厅长包建华带队的“四川省绿化模范县”检查考核组,对罗江县创建省级绿化模范县进行现场检查考核。随后,在德阳市创建四川省森林城市工作汇报暨检查考核情况通报会上,经检查考核组综合评定,罗江县达到“四川省绿化模范县”标准要求。

通过以领导落实推进绿化联动,以宣传提升倡导生态文明,以科学引领打造绿化精品,以机制保障推进绿化进程,以管护结合巩固绿化成果等一系列措施,如今,罗江县城公共绿地率达31.78%,绿化覆盖率达34.5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54平方米;全县各镇所在地绿化覆盖率达到29%,人均公共绿地8.2平方米;全县通道绿化率达95.7%,水系绿化率达96%,公民履行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7.05%,森林覆盖率达到38.46%。

绿色成为了这里的主题,生态环境保护成为了人们的共识,历史名城逾发显得生机勃勃,年轻而富有青春气息。

宜居生态   葱茏耀眼

走进罗江,不管是清水河畔,还是繁忙街道,亦或是幽静小区,处处芳草萋萋、绿意浓浓,可谓城市掩映在葱茏之间,绿意衬托着名城古韵。

为做好县城区绿化,罗江县认真制定和实施《全县城乡绿化规划》、《县城绿化规划》,重点新建城市景观、公园,完善行道树、城区道路、单位庭院及居住区等绿化。据统计,改造城区周边景观林地60公顷,新建工程项目绿地率达到30%,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绿地率达到28%;城区道路绿化普及率达96%;42个单位庭院、居住区达到绿化先进标准。

与此同时,还通过植树、缴纳代植费、栽纪念树、认养名木古树、门前包绿化等多种方式,在全县掀起植树热潮,建成义务植树基地18个,完成植树任务270万株。

如今的罗江县县城已同绿色浑然一体,生态美丽的园林式宜居城市的格局已经初显。

通道绿化   贯通全县

贯穿罗江全城的纹江,纤细的皮划艇划过波光粼粼的江面,河岸边的柳树迎风摇曳,书写着“杨柳青青江水平,柳枝绵绵影倒映”。柳绿江青,满眼的苍翠仿佛把人带到了一个绿色的世界。

在创建省级绿化模范县的过程中,罗江以“一江、两河、九线”绿色生态长廊为重点,在巩固原有绿化的基础上,对国道、县道、乡道绿化带实施通道绿化改造和行道树补植834亩;对成绵高速公路(罗江段)实施行道树补植1.6万余株,完成道路绿化病虫害防治5万株,整治绿化带15公顷。重点完成了凯江、秀水河、垒水河的景观绿化生态防护林建设,完成水系绿化222.3公里,构筑点、线、片、环纵横相连的绿色廊道生态网络。实施小农水重点县和水库整治项目9.6公顷。

如今,不管是在城区还是在乡村,公路旁、水库边的各类树种,已经形成了一个美丽的景观,促进了通道绿化长足发展,构建起贯通全县的绿色通道,形成了百里风光的绿色长廊。

生态新村   绿意画卷

罗江大力推进新农村生态建设,加强农村环境绿化美化,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农业结构调整、精品村建设等重点工程建设。通过实施农村绿化,全县山更清、水更绿,农村处处庭院美观,铺展出一幅新农村的绿意画卷。

按照罗江县创建“四川省绿化模范县”的规划,县委、县政府坚持绿化造林与新农村建设、产业调整相结合。如今,罗江县的农村绿化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先后发展核桃2.26万亩、贵妃枣1.8万亩、工业原料林2万亩、翠冠梨5000亩、琯溪蜜柚4000亩、青花椒1600亩;培育苗木生产经营企业26家;监督、管理木竹材经营加工企业35家;促进林下种养企业发展10余家;发展涉林专合社36家、乡村生态农家乐20余家。

此外,还完成了非规划林地造林1400公顷,植树271万株,其中新农村建设39个重点村植树32万株,其他村庄植树23万株,不仅为推进全县城区和乡村绿化提供了主要保证,而且使得产业发展成效初显。

新闻推荐

节前送温暖 真情暖人心

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罗江县人民医院工会开展了春节走访慰问活动。该院领导班子一行为医院近20名退休老领导、老党员、老职工、患癌症职工等送去节日慰问品,更带去了亲切问候和美好祝愿。每到一...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