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公务员:捧读好书 轻嗅墨香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记者走进内江、广安、德阳三地的基层,去看基层公务员的读书计划,了解他们在读什么书,读书又给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和变化?
工作中必须要读书
□田映丽 本报记者 张明海
一本阅读的书
实用性是第一位
4月19日,在内江市东兴区双才镇政府大院内,记者走进该镇党委副书记郑田甜的办公室看到,她正在埋头读着一本由中组部编发的《乡镇领导干部学习培训读本》,她看书的同时还做着读书笔记。
“我接触农村工作只有半年时间,还有很多需要弥补的知识。”郑田甜说。在办公室的书柜里,记者见到除了一些文件资料外,还整齐地摆放着许多工作上的书籍,有《中国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手册》、《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等一些大部头的书籍,同时也有《演说之禅》、《党务公文写作》等一些工作技能方面的书籍。
一个阅读计划
每天坚持读书一小时
隆昌县文明办,35岁的年轻干部陈伟喜欢在网上购书籍。“我每年在购书上的花费在上千元左右,一年要买30多本书。”陈伟说。“读的大部分是自己买来的书。”在陈伟的网购记录中,记者发现他比较喜欢社科类书籍。“其实我读书没有十分明确的计划,没给自己下任务,而是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方式。一般是一个星期读一本,有些比较合口味的书籍有时是熬夜读完,而有些比较好的书则需要读得慢一些,或者反复读。”
说到读书的时间,陈伟一般是利用晚上和周末。每天临睡前读一段时间,周末基本上都用来读书。陈伟说,今年,他计划每天坚持读一个小时的书,“如果能坚持下来,一年就能读上40多本。”
一次阅读调查
工作中干什么就读什么
在内江市统筹委,公务员赵世荣正在研读《货币战争》,“这本书是一个朋友推荐的,非常有意思,我都读了几遍了。”谈到读书,赵世荣非常兴奋,“我是文科生,学的是历史,对经济、货币等方面很陌生,现在属于补课。”
去年底,赵世荣由从事党务工作转为从事统筹城乡,涉及农村经济发展的工作。“一切都从头开始,除了参加培训,主要是靠自学。”赵世荣说,他仔细阅读了有关城乡一体化的书籍,学习成都、太仓等地在统筹城乡方面的改革做法和先进经验。同时有选择性地泛读近10年来中央1号文件中提及的“三农”问题。
“通过这些阅读,好让自己较快地胜任工作,实现身份和角色的转变。”赵世荣深有感触地说,通过读书中充分理解了我们国家未来十年发展重点就是在农村,增长点来自新型城镇化。
“一天至少保证半个小时看书。”赵世荣说,他一年在购书上花费2000多元钱。
对于基层公务员应该如何学习,赵世荣认为在工作方面干什么就读什么缺什么就补什么。在生活中,赵世荣认为首选自己感兴趣的,增加个人阅历和修养方面的书籍。
“看书真是净化心灵”
□本报记者 严芳
一本阅读的书
每月送一本好书
4月18日,在罗江县公安局指挥中心办公室,年轻民警薛睿阳的办公桌上放着几本公安类专业书籍,因工作需要时不时要拿出来翻一翻,办公桌的抽屉里放着刘瑜所著的《送你一颗子弹》,是他正在看的书,“我喜欢看历史、科普和财经类的书籍,以前去派出所讲讲座,除了专业书籍上的内容,基本都是业余时间从这些书中学到的知识。”
什邡市纪委副书记毛定芸办公室,书架上摆着《请给我结果》、《执行力》、《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中国梦”学习读本》等书,“看了这些书对工作有直接帮助。”
什邡市委宣传部每月都会向各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和市级部门负责人送一本好书,每月在报纸上向全市干部群众推荐学习读物1-2本。
一个阅读计划
读书融入我的生活
到罗江县公安局政治处主任李涛办公室时,他正在看郎咸平的书。李涛平均每年买20本书,除了纸质书籍,他也会在网上看看新闻和期刊,关注时事。“看书更多的是个人爱好,基本上一个月看一本,这个习惯已经融入我的生活。”
张明云是罗江县万安镇黎明社区副主任,他说从书中获取了充实、快乐,“基本每期《青年文摘》和《读者》我都会买来看或从图书室借阅,最近计划看书之余多写点文章。”
万安镇人大代表、退休干部龙海云是张明云的“书友”,今年已72岁了,他收集了从1949年至今每一次国庆节的报刊报道,制作成一本厚厚的图文册子,“读书使我成人。”每天起床、写字、看书,这个习惯一直坚持到现在。
一次阅读调查
读书回答了心中的疑惑
一本厚度达1371页的《三国志》摆放在蒋寿军的桌上,这本书他已翻了好几遍。
4月18日,记者来到罗江县文广新局副局长蒋寿军的办公室,因最近要负责在白马关庞统祠做一个关于三国史实的展厅,他又在书中专门温习关于庞统的人物关系、战争场面、感情纠葛等内容。
“到一个新单位,首先要熟悉相关政策规定,再次就是通过书籍来熟悉业务工作。”蒋寿军因工作调整先后在5个不同单位工作过,看书便成了他的工作方法之一。刚到文广新局时,他认真读了中宣部出版的《六个为什么》,“为什么要走基层?怎么走基层?这本书回答了心中的疑惑。”
大多时候,晚上睡觉之前和早晨9点之前是蒋寿军看书的固定时间,他平均每天都会用1-2个小时来看书。“最近准备重读一遍《二十四史》。”蒋寿军的感悟是,有些书30岁之前看没感觉,而现在回过头来再读便会有不同领悟,对于他来说,看书在净化心灵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给工作、生活带来了正能量。
职工一起读书也是文化建设
□游青 本报记者 陈君
一本阅读的书
人手一本《把爱传下去》
4月18日,上午10点过,记者走进华蓥市国税局副局长李天平的办公室。此时,刚开完晨会的他正“淹没”在一堆文件中。而就在办公桌堆放的一叠文件上,摆放着一本美国著名作家凯瑟琳·瑞恩·海德的代表作《把爱传下去》,其办公桌背后的三排书柜上,整齐地摆满了各类书籍。
在局长梁海龙的办公室书柜里,记者也看到了这本书。原来在单位里,人手都有一本《把爱传下去》。梁海龙说,该书由若干有关坚毅、勇敢的故事组成,“我想在当下这个社会,我们更需要看到并传承这些美好的东西,所以就给全局职工推荐了。”“我还喜欢刘震云的书,尤其是这本《一句顶一万句》!这本书语言朴实,很有感触。作为分管人事和稽查的副局长,少不了要和单位的退休职工打交道,来我这儿反映些琐碎的事,读了这本书,我更能用心去倾听他们的困难和需要。”
一个阅读计划
全局人都来读书
梁海龙告诉记者,有空的时候,他基本上每天会抽出1-2个小时来读书。“阅读心理类书籍,能够有助于他更好地与员工交流,听取意见建议,促进工作开展。”梁海龙还告诉记者,如果遇到好的文章和书籍,他也会向职工推荐,他认为即便是小说,也能让人从中学习处理事情的一些好方法。
在梁海龙的提议下,华蓥国税局所有班子成员每个月都会给机关干部职工上课。事实上,华蓥市国税局早在去年,就开展了全局读书活动,也会不定期向大家推荐一批优秀书目,职工则结合个人和工作需要,选择自己喜爱的书籍并制定读书计划,同时还要做好读书笔记,每个月进行读书交流,分享读书心得。“推荐给职工阅读的很多是感恩、心理和廉政类书籍。”李天平说,“重点推荐这些书目,并通过读书交流会互相学习,可以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一次阅读调查
无须量化,关键是愉快学习
“读书关键要凭兴趣和爱好,无须指标化。”除了因为工作必须要学习的税务、会计等知识,李天平业余时间主要阅读自己喜欢的历史类书籍。李天平坦承,他每一年用于购书的费用在1000元左右。
和李天平上千元的买书费用相比,同为“80后”的王琪和征管科税收征管员周柯宇,每年的购书费用就少得多了。王琪喜欢阅读文学书籍和生活杂志,周柯宇喜欢看科幻小说,得益于互联网和3G手机等现代传媒的普及,两人大都是通过网络或者下载的方式阅读。因此,他们每年用于购书的花销都只有300余元。“这些钱还主要是购买税务方面的书籍,以便我能尽快完成由学生到税务工作者的转变。”周柯宇说,他刚参加工作一年,急需在税务专业领域充电。
三地基层公务员读书调查一览表
阅读时间 每月平均30个小时左右网络阅读 受调查的40%的公务员喜欢通过网络阅读传统阅读 受调查的60%的公务员喜欢通过传统的方式来阅读购书经费 每年购书费用最高在2000元,最少在200元左右阅读范围 时政类、管理类、科技类、法律类、文学类图书的公务员最多
4月20日,在泸州市纳溪区永宁街道云溪大桥头举办的图书展,一批优秀的图书吸引不少过往的市民驻足阅读。 李宇翔 何啸虎 摄
新闻推荐
——省疾控中心保障群众健康纪实□本报记者石小宏大灾之后无大疫、传染病发病率连续6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免疫规划接种率达到95.16%以上、慢性病管理位居西部前列、包虫病和大骨节病等地方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