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西部散文家在德阳

德阳日报 2012-06-05 22:23 大字

散文家们在三星堆感受古蜀文明  云海明 摄

□云海明

5月27日至30日,“第二届中国西部散文家论坛”暨“天韵风采”笔会在德阳举行,来自中国西部12个省(市、区)的160余名散文家代表齐聚天韵休闲酒店,探讨散文创作技艺,交流散文创作经验,深入城乡参观采风,感受文化德阳发生的巨大变化。

一夜大雨,笼罩市区焚烧秸秆的浓烟消散,闷热的空气清新凉爽了许多。

5月28日一大早,来自青海的女作家肖黛,冒着零零星星的小雨沿街散步。驻足于旌湖边的珠江桥畔,她举目眺望雨雾蒙蒙中的绿树和湖边的美丽景色,这位长年生活、创作在青藏高原上的女作家,面对西南湿露露的大地,湿露露的空气与西北干燥、干旱的气候之差,不由得感慨万千。德阳真是个养人、养生的好地方。这天上午,“第二届中国西部散文家论坛”暨“天韵风采”笔会顺利开幕,下午,散文家们进行了论坛学术交流,共同探讨了新时期西部散文的创作方向和面临的问题,晚上,宾主双方欣赏了新疆民族演员们载歌载舞的文艺节目。

5月29日,雨过天晴。早饭过后,散文家们乘车来到“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真真切切地走进5000年前那神秘的古蜀王国,出土的件件精美文物让散文家们惊叹不已。

凉山州的藏族女作家白玛曲真,在“三星堆”有了惊奇的发现:出土文物的人物形像、文字图案、祭祀活动等文化内涵,竟与5000年前古彝人的习俗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她站在古玉石前久久地沉思,这难道就是我们追寻了数千年的古彝人祖先?于是,她细心地观察着每一件文物,越发觉得鹰钩鼻子、绣花服饰、男士穿耳洞的习惯、盘腿而坐的姿势、尊敬老者的风俗等等,与千年前古彝人祖先那样相似。今天的彝人依旧穿着绣花服饰,盘腿席地而坐,长着弯弯的鹰钩鼻子,还有一些彝族毕莫还戴着面具做一些祭祀活动。白玛曲真在观察中还发现,“三星堆”出土的器物中有大量鹰或鸟类的造型,而彝人一直都把自己比作鹰的后代,崇拜鹰飞翔在高原的天空下,无惧无畏的精神一直被彝族人仰慕。如今居住在大凉山高山峻岭的彝族人,住房上仍然雕刻着鸟的花纹,与“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鸟及鸟形器完全一致。她觉得,青铜纵目面具一直被考古界认为是先王蚕丛的写照,其实纵目面具代表的是人鸟合体的一种表现形式,面具两个尖尖的耳朵是杜鹃鸟的两只翅膀,它的勾啄般的鼻子则象征它是鹰隼一类的鸟。因此,她大胆推论“三星堆”代表了古彝人文化,至少与西南古彝人密切相关,“三星堆”应当是我们彝人祖先曾经居住的繁华地,只是因大自然灾害或者战争而销声敛迹。当然,藏族女作家白玛曲真提出的观点有待于考古界去考证,去破解。

5月29日下午,散文家们风尘仆仆来到罗江县慧觉镇三井村。到“天韵生态农业基地”观赏已初见雏形的核桃园、“草本土飞鸡”、千亩荷塘等生态农业项目,体验现代农业气息;踏上“金牛古道”,追寻巴蜀古人的艰辛足迹;参观“三眼井”,探访三个井盖各异的水井的神奇。热情的“生态农业基地”的员工端上香喷喷的“本草土飞鸡”鸡汤,好客的三井村村民跳起了自己编排的秧歌舞。

来自新疆的散文家陈晓波下车后直奔一片竹林,双手抚摸着竹子不停地拍照。随后又来到一处农家小院,站在一树鲜艳的栀子花前,捧起一朵,忘情地闻了又闻。陈晓波的祖籍在湖北省黄岗县,当年父辈随王震将军进军新疆屯垦戍边,从此把自己和后代的根扎在了西北边陲。陈晓波生在新疆,长在新疆,只知道老家在湖北,参加此次论坛笔会,是他27年来第一次出疆,是他从未想到的德阳。他说他老家的地形地貌和风土人情应该和德阳差不多,在德阳就感到十分亲切,仿佛看到了老家的模样。他说德阳注定是他人生中一个无法割舍的驿站。“从新疆到德阳恍如隔世,即使‘论坛\’结束后要回到新疆去,但我的心却始终会留在德阳。因为我27年的乡土情节,终于在德阳了结。”他和几位散文家们无不动情地说,论坛笔会虽然只有几天,但意义却非同寻常。因为散文和文学的意义一样,是源于生活、源于民间。这次文学活动有着它不平凡的内涵。

夜不能昧。当晚,新疆、青海的散文家们还与陕西、四川的作家、诗人们就创作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激烈的思想碰撞和交流。

新闻推荐

开展系列活动 庆“七一”

日前,市文化馆与旌阳区孝泉镇党委共同举行“歌盛世、颂党恩”庆“七一”文化惠民演出。精彩的节目博得了孝泉镇江河村党员干部群众的热烈掌声。罗大华摄为弘扬时代主旋律,推进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