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凤凰”振翅幸福园 ——罗江县灾后精神文化重建纪实
文/图 本报记者 谢晓斌
“火凤凰重建计划”的全面实施,为罗江灾后重建打下了坚实基础。
《罗江故事》拍摄现场。
2008年6月1日,罗江组建抗震救灾文艺小分队巡回演出。罗轩 摄
歌之舞之憧憬“幸福家园”美好图景。
2010年3月17日,罗江群众参加首届长啸喊山比赛。这项始于远古的传统活动将灾后罗江的自信和“幸福之声”广为传递。 本报记者 张锐 摄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罗江长抓不懈形式多样。
宜居宜游的倒湾古镇,是罗江创造性开展灾后重建的代表作。
火热的夏季,呈现出一派喜庆。欢庆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以全域建设“中国幸福家园”统揽全局,着力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罗江正朝着“出如画、入有余、大和谐、同快乐”的既定目标阔步前进。
距离“5·12”特大地震已三年有余。灾后重建既定目标已变成现实,面貌一新的罗江加快金山实验区、白马关景区和城南新区开发,以乡促城,以工促农,以农促游,以游促收——这一切都与“区域软实力”唇齿相依。
以“农村包围城市”,探索有丘区特色的城乡统筹发展之路,县域综合实力至少向前跨越了10年——回顾三年来的历程,“重建家园”的过程不仅是物质家园的修复,也意味着精神情感的抚慰和重建。从“文化立县”到“凤凰涅槃”再到“中国幸福家园”建设,从“凝心聚力、三年复兴,南接北扩、八年共荣”到“四力驱动,三圈演义”,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先行先试,攻坚克难,罗江创造性地实践科学发展观,迎来了灾后创新发展的春天。
三年前的那场特大地震,带来的不仅是房舍建筑的坍塌,也给精神和文化造成重创。面对前所未有的灾难,群众惊恐、不安、焦虑、怀疑……
灾后重建,精神重建是根本,首先是自强自立精神的重塑,这种精神在重建过程中起的作用是其他所无法代替的。为此,罗江迅速制定并实施《汶川地震——罗江县火凤凰重建计划纲要》,提出“以精神文化重建统领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为此专门设立精神文化重建专项基金,开展一系列的精神文化重建活动。
在罗江的决策者看来,精神重建的核心就是要形成共同的价值理念,以崇高强大的精神力量,来支撑、修复和救赎受灾群众个体心灵,使之恢复正常的心理状态,建设灾区群众共有的精神家园。
基于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针对灾区群众的实际精神生活现状,结合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现代文明价值理念和人类认同的普世原则,依从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理想方向,罗江探索创制了一套系统重建方案——重建自信与信念,重建爱心与美德,重建教化与自尊,重建礼俗与伦理,重建敬畏与感恩,重建机制与秩序,重建光荣与梦想。
2008年5月29日,罗江县委、县政府启动重建精神家园“火凤凰计划”,在抓紧开展灾后过渡安置、物资筹集分发、农业抢种抢收、工业恢复生产的同时,举全县之力,开始一场精神领域的“人民战争”,与灾难带来的种种负面情绪对阵,一场声势浩大、遍及城乡的宣传教育战役就此打响。
2008年6月1日,由文艺界人士和爱好文艺的群众组成的“火凤凰艺术团”文艺小分队300余人奔赴乡镇、村庄、建设工地开展演出,在和平年代最危急的时刻,演出的条件很有限,小分队就临时租用公交车代步,一辆辆公交车开行在城市、乡村,成为一道别致的风景,解决了运送人员、道具、乐器的运送问题,车辆随即又成为了演员休息室、更衣间、化妆间,到了田间地头的演出场地以后,车身横过来就成了演出活动的背景幕布,车体一侧的“火凤凰艺术团文艺小分队”喷绘布幅,让人记忆深刻。一个月后,小分队演员增加到了800余名,寓教于乐的演出深受群众欢迎……
罗江县抗震救灾电视短剧创作组迅速组建起来,以身边真实人物为原型,以群众演员为骨干,以方言民俗为风格,以微讽和赞美为基调,自编自导自拍自播健康幽默的小品短剧,平均每集支出2000元左右的15集电视系列短剧《罗江故事》由此诞生。把灾后突出矛盾以戏剧化的情节、场景再现出来,《罗江故事》用老百姓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引导干部群众,起到了预期的效果。2008年10月,《罗江故事》第一集《没有过不去的河》(又名《天秤》)荣获“我们在一起”抗震救灾电视音乐、电视文学、电视纪录片一等奖。
针对群众过渡安置期间普遍集中居住,文化生活相对贫乏的情况,罗江又适时组织电影放映队,深入各临时安置点放映革命传统教育题材影片,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教育。
同时,罗江还开辟理论创新阵地。设立罗江讲坛,围绕灾后精神文化建设等主题,邀请著名专家学者和专业人士举办讲座,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于建嵘等多名知名学者应邀走上讲坛。举办“前沿”辩论会,开办“前沿”旬刊,围绕全县重建工作、基层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各级干部主动学习,提高学习针对性,开启干部思想,促进实际工作。
精神和文化总是相辅相成的。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罗江由点及面,有序推进。
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罗江更加注重“质”的提升,为此开展了农村、机关、社区文艺创作、展演辅导工作,组织专业文艺创作人员和群众文艺创作爱好者创作有丰富内涵或具有罗江特色的文化艺术作品。进一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探索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生产,使罗江本土的蜀汉三国文化、调元文化、诗歌文化、地方戏剧文化、乡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作为重头戏,“2010中国·罗江诗歌节”的亮相尤其引人注目。 2010年3月16日,《诗刊》社、《星星》诗刊社和诗歌节组委会联合评选的“全国首届十大农民诗人”在罗江诗歌节开幕式上正式加冕——“罗江诗歌节”真正注入了全国性元素,中国诗坛再一次烙下了罗江的印记。不仅如此,罗江还配套组织开展了诗人艺术家采风活动、长啸喊山比赛、著名诗人赠书仪式暨新农村题材诗歌创作研讨会等10项活动。内涵丰富、集中展示罗江在灾后精神文化重建乃至经济建设等方面重大成果的文化活动,备受媒体广泛关注,央视新闻频道称之为“中国最大规模的诗歌活动”,引发全国范围的广泛讨论及思考,网上的跟帖热议、深度报道持续多日。
作为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有效载体,目前,罗江县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园正在筹备中,“翰林班”中国川剧博览园、中国现代诗歌文化主题公园、四川民俗文化体验园等总投资4.8亿元的文化产业项目,已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
抓住灾后重建机遇,罗江共实施文化灾后重建项目85个,主要包括公共文化服务、体育、新闻出版、文化自然遗产、文化产业、文化市场项目等,总计投入资金7138万元。全县广电事业灾后恢复重建6个大项目已全部竣工,全部文化体育项目也将在规定时限内全面完成。
精神重建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只有“摸着石头过河”,在前进中不断积累经验。
2009年8月,罗江县提出全域建设“中国幸福家园”。“出如画、入有余、大和谐、同快乐”——令人注目的远景目标意味着罗江的精神重建从危难时刻的精神重振,进入到实现灾区经济社会全面振兴,提升群众幸福感的崭新阶段。
开展全民素质提升工程。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着力在巩固成果、提高水平、开拓创新、增强实效上下功夫,进一步提高了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灾后重建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
依托乡镇的综合文化站、社区和村级活动阵地以及全县28所学校建立较为规范的校园绿色网吧,试点建立乡村少年宫1个。持续深入开展“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结对助学”、“西部助学计划”等主题活动,推动全社会共同构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社会氛围的形成。
着力塑造灾后“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结合灾后重建的总体要求,一方面积极开展文明县城创建的基础性工作,另一方面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加强文明村创建,通过文明集镇创建促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以及中国幸福家园建设,不断深化农村“三户”评选活动,村镇面貌得到很大改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取得实效。
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讲文明、树新风”,指导督促各镇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组织“五老”队伍及学生志愿者开展网吧及娱乐场所监督活动;进一步深化警校共育、城乡结对共建、社区共建等共建活动。以“相互关爱、服务社会”为主题,组织开展“三下乡”、“四进社区”、“助学工程”、“送温暖”、“义务献血”等社会公益活动。
开展“五十百千环境优美示范工程”宣传教育,全力做好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和中国幸福家园试点示范村建设典型宣传……
“以文化人素质提升”不仅仅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三年精神重建,罗江将在逆境中奋起的精神力量转化为新一轮发展的内生动力,全域建设“中国幸福家园”,构建区域软实力——罗江县委书记卢也说。
“火凤凰计划”的实施,为提出全域建设“中国幸福家园”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精神基础,“中国幸福家园”正是“火凤凰计划”的全面升华。
系统性强、效果显著的精神文化重建,强力助推了罗江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灾后重建以来,罗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生事业、基础设施、城乡面貌、三产次业等方面巨变的同时,县域综合实力至少向前跨越了10年。而在罗江的决策者看来,三年来,最难能可贵的是干部群众思想上的深刻变化,党员干部在抗震救灾中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在灾后重建中“创先争优”勇挑重担,充分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受灾群众迅速走出地震阴霾,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以更加健康的心态、更加积极的行动,积极支持参与灾后重建,不断开启新生活,树立新风尚——这一切,已成为罗江干事创业的宝贵财富。
新闻推荐
(记者孔季虹)7月23日早晨,德阳市突遇强暴雨袭击,造成严重灾情。德阳市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第一时间紧急启动城市防洪橙色预警预案,开展应急处置。记者从市水务局获悉,城区供水管网、污水处理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