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姚帅:和“花生”一起长大

德阳日报 2011-02-15 22:44 大字

姚帅和花生的缘份在持续。文/图本报记者 谢晓斌

对于花生,姚帅有着特别的感情,因为家里就生产花生产品,2006年,还是学生的姚帅回家后发现,以前很熟悉的“花生”,正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

2006年初,我们家的“荣裕食品厂”还在罗江县城南街的魁星阁,那时厂子的占地面积也就3亩多,固定的工人有20多个。放暑假时,我从江南大学回到家,爸爸告诉我,“荣裕食品厂”要搬新家了,地点就在县城边的万安镇金雁村,新租的土地,占地面积大了好几倍,“荣裕食品厂”也要改名了,这个名字是有讲究的,要和企业申请的“德阳市知名商标”保持一致。

2007年,我大学毕业回到家乡,开始还想着到外面去闯一闯。但后来又想,在外面工作等于是帮别人,帮别人还不如帮自己。父亲也支持我的想法,就开始指点我,让我学着接手食品厂的生产经营管理。在外人看来,我应该是驾轻就熟的了,其实没那么简单,当我真正以“经营管理者”的视角来看以前似乎很熟悉的企业时,发现很多东西平时都没注意到。当时,我的一个直观印象是,我们的企业比起一年前,设备、生产线的布局更合理了,产量在上升,销售量也有所增长。

当上“老板”后,姚帅一方面发现,这个企业还是有些名气,但也有解决不完的“麻烦事”,有一段时间,企业不断接到消费者的投诉电话,说“花生有些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的企业基本上发展得比较平稳,在行业内和市场上慢慢有了些名气,但随之而来,就遇到了被侵权的问题。2008年前后,我们陆陆续接到一些消费者的投诉,说是我们的花生怎么和以前的不一样了,质量、味道这些都不一样了。这可是个大问题,我们的产品很有讲究,成品出来一共要7天时间,产品质量一直很稳定,怎么会有顾客反映的这些问题发生?为此,我们立即开始进行调查,经过一段时间的详细了解,我们发现确实在成都的市场上有一家企业生产的花生在包装上模仿了我们的图案,而另外有一家更直接,从纸箱、包装袋到厂名、地址,完全照搬,他们的这种行为,已经对我们的企业形象和生产经营造成严重的影响。我们把这些情况向罗江县工商局反映后,得到他们的高度重视,并马上派出专门的工商干部和我们一起前往成都,到侵权企业所在的武侯区反映情况,协调开展维权打假工作,在当地工商部门的配合下,我们来到了那家严重侵权的企业,当场查封了七八十件货物。随后,我们又在当地工商部门了解到,另一家在包装上模仿我们的图案的企业,在当地还算是小有名气,通过罗江工商干部的现场协调,武侯区工商部门按规定对这家企业进行了罚款,同时责令其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工商干部积极主动的开展工作,帮了我们企业的大忙,减少了我们的损失,更重要的是维护了企业的形象,让我们可以持续稳定的发展。

企业要平稳发展,就得与市场更好的接轨。对于这一点,“80后”的姚帅特别在意,申请知名商标、注重食品质量安全、寻找新的市场突破口……小伙子风风火火地行动起来。

我们的企业在2008年开始申请知名商标,由于对很多程序和准备工作不了解,当时工商局的尹哥不但及时给我们提供样本资料,还主动来企业教我们怎样采集相关数据,平时也是隔三茬五地打电话,问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助的事,工作很热情也很细致。在工商局建议下,我们把企业的名字改了,这样和商标统一起来,对企业做大做强很有好处。

罗江国税局的服务也很周到,他们的干部会定期到企业访问,为我们讲解相关的税收政策,为我们提供税收方面的服务,很优质的,我们企业以前开的是手工发票,在税务部门的帮助下,我们现在改成了电脑发票,规范了很多。

质量是企业产品立足市场的根本。作为我们这个食品企业,质量的好坏尤其显得重要。国家在食品行业中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以后,没有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识的,不得出厂销售。在罗江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指导下,我们建立健全了食品生产加工原辅料进货验收制度,食品生产销售管理制度,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食品生产加工卫生管理制度,提高产品质量,确保食品安全,这是与国际接轨,加强食品安全意识的大势所趋。现在,我们的生产流程自动化程度正在提高,而且还要不断提高,像我们这样的传统产业,需要不断提高生产效率,竞争力才会更强。

新闻推荐

探寻新路求发展 倾情服务暖民心 ——记罗江县白马关镇凤雏村党支部书记邓典才

一排排造型别致的仿古建筑、一座座新颖独特的农家小院尽情展示着新农村建设的丰硕成果……短短几年时间,罗江县白马关镇凤雏村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的背后无不凝聚着村党支部书记邓典...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