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精彩的答卷
孝泉新街。本报记者 蒋文戈 摄从2008年到2010年,两年呕心沥血,700多个日夜艰苦奋战,德阳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交出了:截至2010年9月30日,全市5492个重建项目已开工5464个,开工率99.5%;竣工4935个,竣工率90%;完成总投资1413.7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91%,圆满完成中央和省“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
如今,这片曾被特大地震无情撕裂过的土地已越过最艰难的重建期,如获新生的德阳,正发生着脱胎换骨的变化,充满了生机和希望。
本报记者 汪巧
住房大变化
从绵竹市新农村建设的“一院一画一景”到罗江县“一户一个三国故事”的“三国文化村”,随着一大批设施完善、特色鲜明的新型农村社区的落成,全市新农村建设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走进异地重建的绵竹市金花镇玄郎村,巍巍青山之下,白墙青瓦的房前屋后鸟语花香,宛如江南小镇。搬入新居的村民充分利用沿山绿色走廊优势,开办农家乐、超市,种植果蔬,生活其乐融融。山上有银行,山下美家园,生活比蜜甜——经历了地震伤痛的村民刘小蓉再也不是愁容满面,她笑着这样形容现在的幸福生活。
灾后重建中,德阳始终坚持民生优先,各级各部门把“让受灾群众早日住进永久性住房”作为恢复重建的第一目标。震后两年,全市城乡住房建设项目开工12个,开工率100%,完工6个,完工率50%,完成投资540.47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127%。
设施大提升
冬去春来,寒暑交替,两年多时间过去了,越来越多的受灾群众搬进了新建的永久性住房,孩子们告别了板房学校,公路延伸到了乡镇、村社,群众的笑脸在阳光下绽放……
家住什邡的廖传玉第一次到新落成的什邡市人民医院就医时,来回转了几次都没找着自己要去的科室,她笑着告诉记者:“我又不识字,以前医院小还好找,现在医院大了只能让护士领着去。”除了颇具规模,灾后重建的什邡市人民医院还具有设计理念先进、流程科学合理、辐射周边地市的特色,配备医疗设施设备307台(套、件),成为一所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医院。
在德阳,硬件设施一流的不仅仅是医院,还有学校,两年多时间,近万名学生搬进新学校,琅琅的读书声在新建的校园里响起,崭新的楼房在曾经的废墟旁矗立。最安全、最牢固、最放心,是群众口中最中肯的评价。
经济大发展
灾后重建的两年多时间里,德阳围绕推进“两个加快”,以“转方式、调结构、上水平”为工业经济发展主线,切实提高了工业增长质量和效益,一批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主的新兴产业逐渐成长起来。
视灾难为考验,抓机遇促发展。特大地震后一个半月时间,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灾后重建企业、产业转移企业提供面积达4500多亩的建设用地,用惊人的速度和效率,铺开了新一轮建设发展的宏大场面。两年多时间过去了,经开区不仅保持了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推动着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进程。
目前,德阳年生产水轮发电机组30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1600万千瓦,交流电(动)机30万千瓦,直流电(动)机10万千瓦,在国内同行业中名列前茅。冶金设备、锻压设备、传动件等许多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替代了进口,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随着保利集团投资150亿元建设保利德阳国际城城市综合体项目、四川中融置业有限公司斥资6亿元一举拿下两宗临湖地块,德阳市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也开始向一个新台阶迈进。
坚强、坚定、坚韧,自强、自信、自立。时间的洪流将灾难的记忆冲刷得不再清晰,而灾难中凝聚的精神、困境中爆发的力量却强大依旧。
两年多来,德阳把灾后重建的机遇转化为科学发展的动力,以新的实践生动地诠释了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以人为本,民生优先。
两年多来,大地田垄上的滚滚绿浪,新建农房上的袅袅炊烟,校园操场上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构成了德阳最坚毅的表情;工厂车间里的机器轰鸣,建设工地上的机械轰鸣,农家院坝里的阵阵笑声,奏响了最动人的乐章。
“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一个浴火重生的新德阳再次让世界瞩目!
新闻推荐
醒目的“禁鸣”标识和相关的宣传资料,时刻提醒司机“降噪”。唐久荣摄本报记者谢晓斌“如果我们在一座城市里,经常被汽车喇叭声等噪音所包围,那即使是这座城市修得再漂亮,也说不上是一个美丽宜居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