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防治攻坚再发力 德阳市新出台九大实施方案

德阳晚报 2019-10-10 08:44 大字

德阳市重拳出击,共保蓝天碧水净地。资料图片

刘彬摄于东湖山公园。

为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日前,德阳市出台打赢蓝天保卫战、打赢碧水保卫战、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打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攻坚战、打好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打好“散乱污”企业整治攻坚战、完善生态环境准入促进绿色发展9个实施方案,对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污染治理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全市将突出重点、重拳出击、铁腕治污、集中攻坚,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防控环境污染风险,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关键词:蓝天保卫战

根据《德阳市打赢蓝天保卫战实施方案》,德阳市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目标,坚持质量导向、系统防治,科学管控、精准施治,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狠抓重污染天气应对,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多赢。

到2020年,德阳市区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比考核基准年(2015年)下降18.7%(标况)以上,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77.9%(标况),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比2015年下降25%以上。全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分别比2015年削减23.95%、13.21%、11.20%以上,其中重点工程减排量分别不少于0.29万吨、0.11万吨、0.35万吨。单位地区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硫排放比2015年下降16%。到2020年底,基本消除“散乱污”企业污染问题。

关键词:碧水保卫战

《德阳市打赢碧水保卫战实施方案》以提升全市水环境质量为目标,着力恢复全市河道水生态。以城镇生活、农业农村、工业污染防治和黑臭水体治理为抓手,全面保障饮用水安全,大力实施石亭江、湔江(鸭子河)、青白江等小流域综合治理,积极推动绵远河、凯江、郪江等优良水体保护,创新治理机制,统筹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全面解决水污染突出问题。

今年,全市纳入国、省考核的监测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高于71.43%,力争达到85.71%;全面消除劣Ⅴ水体;完成市中心城区4条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100%,县城黑臭水体消除比例显著提高;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达100%(地质原因除外);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地水质优良比例高于80%。

到2020年,全市纳入国家、省考核的监测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于71.43%,力争达到100%;全面消除绵远河、石亭江、石亭江、湔江(鸭子河)、青白江、郪江、凯江一级支流的劣Ⅴ类水体;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比例控制在10%以内;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保持100%(地质原因除外);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地水质优良比例高于80%。

关键词: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

近年来,德阳市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大力推进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以通道建设为重点加快构筑长江上游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体制,建立健全各级生态环境保护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根据《德阳市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实施方案》,到2020年,纳入国家、省考核的监测断面水质优良比例高于71.43%,劣V类水体基本消除。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标本兼治,着力提升森林覆盖率,健全水环境应急联动机制,推进沱江流域污染治理,着力水生态修复,加强水生态环境管理,加快推进功能性生态人工湿地建设。

关键词: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整治

《德阳市打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攻坚战实施方案》中,以保障饮用水水源质量为核心,以强化环境执法为抓手,聚焦饮用水水源地突出环境问题,全面推进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设立保护区边界标志、整治保护区内环境违法问题工作,提升环境风险防范能力,确保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

今年,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比例达到100%(地质原因除外);规模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比例80%,保护区“划、立、治”完成率高于70%。

至2020年,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比例100%(地质原因除外),全面具备风险防控和应急能力;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比例90%;规模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比例85%,保护区“划、立、治”完成率高于80%。

关键词: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德阳市打好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实施方案》,德阳市将继续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重点实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积极推行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加快形成“厂网并举、泥水并重”的设施建设格局。加快城镇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建设和设施建设改造,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德阳市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有力促进德阳市可持续发展。创新机制体制,加强技术支撑,全面提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行管理水平,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建设。

今年,城市污水处理率将达到95%,县城达到85%,建制镇达到50%。市区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90%,广汉市、什邡市、绵竹市达到75%,中江县达到60%;市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县城(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以上,90%以上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治理。到今年底,完成投资3300万元,逐步完善市本级生活垃圾分类设施。

至2020年,全市沱江流域要严格执行《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因地制宜加快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

关键词:农业农村污染治理

《德阳市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为目标,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洁化、农业投入品减量化、农业生产清洁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农业产业模式生态化为路径,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突出短板,建设生态宜居、青山绿水、美丽田园新农村,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

到2020年,力争实现95%以上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治理,60%左右的行政村具备污水处理能力,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0%左右;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0%以上,主要产粮大县、果菜茶主产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到70%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比重达到68%以上。

本报记者陈兰

新闻推荐

三星堆:不走寻常路续写古蜀文明传奇

三星堆创意充电宝。三星堆创意手机壳。三星堆创意月饼、饼干。三星堆创意台灯。1986年,三星堆发掘现场。2014年发掘的青关...

广汉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广汉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