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学:轮椅上的“全国自强模范”

德阳日报 2019-05-29 08:12 大字

刘家学坐着轮椅去养殖场监控青蛙长势。

文/图本报记者姚金帮通讯员王静

刘家学是广汉市南丰镇七玉村7组的一名重度残疾人,通过多年努力,他在轮椅上成功开启了自己的水产养殖事业,成为远近闻名的养殖明星,前往“取经”的人络绎不绝。他的励志故事感动了很多人,近日,他被国务院残工委评为“全国自强模范”,并在5月16日举行的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上受到表彰。据悉,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每5年举办一次,是我国给予残疾人事业战线上突出贡献者及集体的最高褒奖。

天有不测风雨,家中顶梁柱瞬间崩塌

前些年,刘家学外出打工,开过货车,卖过二手车,后来在驾校教人开车,一年有十几万元的收入,一家人的小日子也过得幸福美满。

然而,天有不测之风云,2009年冬天的一场车祸,让才刚刚26岁的刘家学住进了华西医院,全家人几乎崩溃了。刘家学在医院住了大半年,前后治疗费共借了近40万元,从此,这个本来就不宽裕的家庭负债累累,而刘家学却成了肢体一级残疾人,只能依靠轮椅代步,同时也失去了原有的工作。刘家学根本无法接受这一现实,那段时间,他连家门都不敢出!

随后的一年里,镇政府和所在的七玉村委会工作人员长期入户,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以及帮助,期间协助刘家学完成了低保申请,帮助刘家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党和政府的关怀,犹如一股暖人的春风,刮进了刘家学的心里。

随着时间渐渐流逝,当刘家学看到为生活奔波操劳的父母和妻子时,他意识到,作为一个男人,他必须“站”起来。之后,刘家学开始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为了不成为家庭的负担,刘家学努力练习使用轮椅,适应了残疾人的生活方式,接受了全新的自己。

初尝失败滋味,各方帮忙重塑脱贫信心

重新振作后的刘家学开始琢磨着自己怎样才能帮助家庭摆脱贫困,虽然广汉市残联和南丰镇政府都给予他帮助,但他不想依靠救济,而要突破困境就必须要改变现状。一天,他突然在网上发现可以养殖泥鳅,刚好自家院子里有一个小池子,在查找了关于泥鳅的养殖技术后,他便买来泥鳅和助产卵的药物,开始尝试养殖泥鳅,没想到真的成功孵出了小泥鳅。刘家学的父亲特地在家门边为他修了3个水池,让他在家试养泥鳅。随后,刘家学又购买了4000元幼苗进行养殖,但因经验不足,这次养殖以失败告终。

面对失败,刘学家并不气馁,而是苦心钻研技术。七玉村村委和镇政府积极联系畜牧站对其进行技术指导,并带他参观了周边比较成功的养殖场,不断试验,不断尝试,终于通过多次试验之后,刘家学自己孵化的泥鳅苗存活率达到了百分之七八十。2015年,刘家学培育的幼苗们已达到出售标准。刘家学决定不出售这批泥鳅,而是用作种苗继续养殖。同时,镇政府积极帮助刘家学申请到了残疾人创业基金1万元后,父亲将自家的承包地全部挖成了水池,让刘家学扩大养殖场所。2016年,在广汉农业局水产站技术人员的建议下,刘家学增加了青蛙养殖,成立了广汉市石坝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同时,镇政府为他申请了扶贫小额贴息贷款,刘家学在本组流转了10多亩土地,再次扩大了养殖场。

2017年在四川省青年创业促进计划SYE项目的资金扶持和“一对一”创业导师的技术指导下,养殖规模逐步增大,发展到30余亩。他还采用泥鳅和青蛙套养,并在水塘周边种植绿色有机蔬菜,实现立体式种养一体化。

“从2016年开始,广汉市残联每年给予我1万元的帮扶金,2017年又给予我2万元的创业资金。广汉市农业局和水产站的工作人员会不时上门向我提供技术指导;残联的工作人员经常来询问我的生产、生活情况,还帮我报名参加培训并获得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镇村负责人会不定期来我的养殖场询问,让我有困难随时找政府。”刘家学感动地说,养殖场本来都是泥路,坑洼不平,考虑到他行动不便,2017年8月,镇政府专门出资为他修建了一条宽1米、长600多米环绕养殖场的水泥路,让他可以不用依靠别人,自己随时坐着轮椅去投喂食物和监控长势。

在当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奋斗了4年多的刘家学,靠着全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终于还清了所有债务,带领着家人顺利地走出了贫困,在2017年初率先达到了脱贫标准,真正的甩掉‘穷帽子’成功脱贫。

亲授养殖技术,脱贫致富大家一起干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刘家学在自己创业成功后,又开始琢磨着怎样帮助身边的贫困户摆脱贫困。

2018年底,刘家学的养殖基地扩建到了100余亩,当他的专合社人手不足时,他首先想到了周边的贫困户,他的养殖基地为周边建档立卡贫困户及困难农户,提供了4个长工岗位和20个短工岗位。同时,刘家学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免费教会贫困户水产养殖技术,积极鼓励带动周边贫困户共同发展水产养殖,一起脱贫致富。

“脱贫不能‘等靠要’,主要靠自己。”刘家学说,下一步准备联系更多贫困户,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自主就近创业,带领七玉村困难户脱去贫困帽子,走上发家致富道路。

“我儿子、老婆都去世了,现在家里就我一个人,加上长期患病,经济很困难。自从刘家学的养殖场建成后,刘家学就一直让我在他的养殖场做事,现在每月的生活费都不愁了,还有一些结余。”提起刘家学,南丰镇七玉村村民曾行木深有感触。

如今,刘家学的养殖场已是德阳市残疾人创业示范基地,他除了发展自己的水产养殖事业,还在旌阳区孝泉镇和广汉市高坪镇帮助当地的残疾人和贫困户发展水产养殖60多亩,毫无保留地向他们传授自己的经验,各地的人慕名前来学习他的养殖技术,他更是荣获了CCTV7三农创业致富榜样、四川省脱贫攻坚奋进奖等不少荣誉。

“我能有现在的美好生活,坐着轮椅,舞动出了生活的精彩,我非常感恩生活在这样一个新时代,感恩我们国家有这么好的政策,感恩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相关部门的关爱和帮助,我下定决心,要做一名爱的传递者,尽我所能回报社会,帮助他人。”作为一个曾经在困境中挣扎的残疾人,刘家学感叹道。

新闻推荐

广汉市新丰镇强化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

会议现场四川经济日报讯(罗光杰记者钟正有文/图)广汉市新丰镇党委政府近日发出做好当前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工作要...

广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汉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