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如何不再形同虚设?

四川日报 2018-05-23 06:03 大字

德阳主城区垃圾回收率仅6%到7%

5月18日晚,德阳市旌阳区,汇乐国际小区居民王春带了3袋垃圾出门。走到小区门口,她把垃圾分别投到红、蓝、黑3种不同颜色的垃圾桶里。

最近,不少德阳市民都养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几个月前,省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厅联合印发《四川省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根据《方案》主要目标,到2020年底,在成都、德阳、广元城区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

其实,在此之前,德阳已成为全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试点城市。德阳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方面采取行动,并取得明显成效,但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方面仍面临挑战。

□本报记者 雷倢

探索:广汉已建成23座垃圾分类环保站

5月18日下午,广汉市建兴家园,居民赵先生来到附近的垃圾分类环保站。他按了按钮,打开一个铝门,将易腐垃圾扔进去。紧接着,他又将废纸箱放入一旁的自助平台里。同时,手机上显示出了废纸箱的重量和相应的积分。领到积分后,他来到一旁的超市,用积分换取了一提手抽纸。

目前广汉城区已建成了23座垃圾分类环保站,覆盖3万多人。广汉市环境卫生管理所副所长肖尤富介绍,垃圾分类环保站分为易腐垃圾回收间、有害垃圾回收间、可回收物自助箱以及可用积分换取物品的超市等几部分。工作人员李永松说:“可回收物称重核算后,累积到一定金额就可兑换商品。”

70岁的居民杨大爷回忆,生活垃圾没有分类前,小区垃圾桶周围总是臭气熏天。现在的垃圾分类环保站有可以自动开关的感应门。“从外面看完全不像放垃圾的地方,非常干净整洁。现在小区环境也好多了。”

据悉,今年内,德阳将有103个小区对生活垃圾进行强制分类。

探讨:奖励为主还是以罚代管

“垃圾换积分”模式虽好,但德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环卫处处长丁旭仍有疑虑。

“一开始,积分能刺激居民的积极性,但久了后,又有多少居民愿意为了一点积分来进行垃圾分类?”据悉,目前德阳主城区一天产生垃圾400吨,回收率仅6%到7%。尽管市区已有分类垃圾桶,但在一些市民眼中却形同虚设。

在丁旭看来,要更好地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就要从宣传教育着手,培养市民们的好习惯。

为提高居民的参与度,德阳城管将从公共事业单位和学校切入,对垃圾分类进行教育宣传。德阳的1500个公共机构也将在本月内开启垃圾分类工作,并且将其纳入年底考核。

同时,有市民也建议用惩罚的方式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将混扔垃圾的住户记录在册,如屡教不改,就提高其物业费。或推行带条码的标准垃圾袋,形成垃圾可追溯制度。一旦发现谁家垃圾没有分类,直接返回去要求重新分拣。”

7月即将实施的《德阳市城市管理条例》也对此作出规定,“对分类投放的生活垃圾进行混合收集、混合运输的,由城市管理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随意倾倒、抛撒、堆放城市生活垃圾的单位将被处以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个人有以上行为的,将处以二百元以下的罚款。”

此外,肖尤富还建议,可以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征信系统。居民如未按规定分类,个人征信记录将受影响。

丁旭坦言:“对个人进行监管,执法成本太高。我们将先对公共机构和企业进行监管。接下来,再对小区进行监管。”

探路:政府搭台形成垃圾分类链条

在肖尤富看来,市民的习惯和意识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后续处理的硬件支撑,“软件”再好,也会“疲软”。“如果居民发现,自己分类后的垃圾在运输和后期处理过程中没有被分类,那么他们的积极性也就没了。”

为此,除了在前端搭建环保站外,广汉还大力建设可回收垃圾分拣中心及餐厨垃圾处理厂等后续综合利用设施设备,形成“户内分类→分拣中心→末端处置”完整的垃圾分类链条。

在搭建垃圾分类链条上,广汉市引入企业来建设、经营。

据介绍,在前端,企业建设环保站收集生活垃圾。在中端,企业建设经营分拣中心,将分拣出的废纸板、玻璃、塑料等可回收物卖给相应的加工公司。据介绍,目前,每减量一吨垃圾或减少一吨混收垃圾,政府就补贴160元。此外,企业还可通过环保站的广告位来获利。

但是,肖尤富坦言,长期补贴并不现实,他们希望用商业来反哺公益。“广汉计划建设100座环保站,覆盖人群达20万人,可以成为物流中心。”

广汉的做法,给德阳主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提供了经验。丁旭说,建设一条完整的垃圾分类链条需要市民、政府、垃圾处理厂等各个环节参与。所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建立“政府主导、公司运营、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垃圾分类运作模式也是破题关键。

据悉,德阳市餐厨垃圾项目预计将于今年10月开工,明年投入使用。

新闻推荐

川王宫“变”艺术课堂 广汉古建筑“活”了起来

近日,广汉市实验小学的槐香艺术中心搬进了拥有150年历史的川王宫里(图)。这里成为小学生的艺术课堂,师生们用艺术装点这座古...

广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汉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