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稻田里来了“义工鸭”

四川日报 2016-07-12 22:59 大字

“噜噜噜……”7月7日,一边嘴里嚷嚷,一边拍着巴掌,广汉市连山镇种粮大户杨萍把鸭子往稻田里赶。今年6月,在广汉市农业局的鼓励和指导下,杨萍尝试“稻鸭共生”,在自己流转的66.6公顷稻田里喂养了近两万只鸭子,“我们称这些鸭子为‘义工鸭\’。”

杨萍解释道,把鸭子引进稻田里,不仅能除草、松土,还能吃掉稻田内的害虫,粪便直接回田还能产生浑水肥田的效果,生产出无公害的水稻,“所以要把这些鸭子往稻田里赶,免费为我们‘劳动\’,当‘义工\’。”

据杨萍介绍,每到5、6月份,当地稻田很容易遭受福寿螺危害,有效穗减少后将直接导致减产,今年尝试稻田养鸭后,情况明显得到改善,“鸭子不仅能啄食幼螺。而且爱好不间断活动,福寿螺产的卵一旦从秧苗上落入水中,就无法继续繁殖。”

稻田养鸭,受益的不仅是水稻。广汉市农业局总农艺师王少华补充:“稻田使用鸭、猪、牛粪等,可以说是生态稻;鸭子吃掉杂草、害虫,不喂饲料,不也是生态鸭吗?”杨萍说,除了杂草、害虫,每天只需要给鸭子喂食一次,主要以小麦、玉米、酒糟等为主,“平均每亩鸭子数量在20只左右。”“成熟的稻田养鸭技术能够达到每亩30只左右。鸭子越长越大,势必会挤占稻田的空间,我们第一次尝试相对保守一点。”杨萍说,为了观察实验效果,他们喂养了花边鸭和麻鸭,看哪一种更适合稻田养殖。

稻鸭之所以能共生,王少华说,在于彼此的成长期基本能够吻合。据他介绍,5月下旬,秧苗固根后,就可将鸭苗引入稻田;8月上旬,水稻进入抽穗期,在这之前鸭子就得离开稻田。“等到8月,我的生态鸭起码要卖20块钱一斤哟!”杨萍打趣道。据广汉市农业局副局长尹全坤介绍,“稻鸭共生”技术现已发展得比较成熟,但多是散户小规模、粗放型的种养结合,此次通过种粮大户进行较大规模试点,既是循环农业的发展趋势,也将作为助农增收的有效方式进行推广,“如果效果不错,稻田养鸭将推广至连山两万亩粮食基地。”

本报记者 袁婧 摄影报道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