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一片土地 走出一条新路 ——全面深化改革这一年·农业农村篇
搞活土地流转,发展规模化药材种植促农增收。
积极发展集观光旅游、科普教育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新业态。
改革,从农村破冰。30多年前,德阳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率先发起农村改革并取得成功,成为全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之一,开启“三农”发展的黄金期。
改革,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发力。30多年后,新一轮农村改革吹响前进号角,一场更深刻、更系统的变革目标已定、路径清晰。德阳仍以“敢为人先”的精神,既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又审慎稳妥、循序渐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德阳农村改革之路。
文/本报记者 许江韵 通讯员 周录学
图/本报记者 文潇
●今年,德阳市制定出台《德阳市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工作方案》,锁定24项主要改革任务和工作重点,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改革作了全面部署。
●产权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全市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农村集体林权确权颁证工作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进展顺利,将于2015年全面完成。
●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市级及其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15家,农民合作社达到1928个,已注册登记家庭农场68户。
●坚持试点先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改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改革试点、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试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和农村扶贫开发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新成效。
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地处四川现代粮食产业(广汉)示范基地核心的和兴镇华严村,是全市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改革试点村之一。近年来,通过放活土地经营权促进规模农业发展,该村实现了2000余亩耕地的整村流转,成为了德阳首个整村流转土地、大户种植的行政村。
“既有土地租金收益,又可以外出打工挣钱,何乐而不为。”对于土地流转,村民们认同度很高。在现行惠农政策下,该村采取租金保底收益(每年800斤稻谷)+二次返利(净收益10%-20%)的分配方式,农民亩均增收905元,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的村民既可在种粮大户手下从事田间管理获得工资性收入,也可外出务工,家庭收入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今年全村人均财产性收入占农民年总收入的比重有望达到13%。”在全省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会上,广汉作了交流发言,与之对比的是,去年华严村人均收入1.14万元,财产性收入仅320元,占比还不到3%。
在纷繁复杂的农村改革中,“土地”这个农业生产中最重要、最基本、最广泛的生产要素,就是推进改革的绝对关键。从华严村这个土地产权改革样本放眼全市,今年以来,德阳以构建顺畅的产权关系为核心,突出农村产权确权颁证、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试点等几项重点工作,产权制度改革取得了新的进展。
目前,全市市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已经建立,建成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114个,土地流转面积达到46万亩,占农民承包地面积的18%,比上年增加8.5万亩,增长22.5%。全市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发放94.9%、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证发放97.1%、农村集体林权确权颁证100%。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年内将完成90%的工作量,2015年全面完成。农村房屋所有权确权颁证工作有序推进。广汉市、什邡市正积极开展土地流转有形市场建设试点,明确农村产权交易平台运作规则,规范建立产权确权颁证体系、价值评估体系、市场交易体系、抵押担保体系,积极稳妥地促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在中江,从事肉牛养殖、销售10年的永太镇建福村村民何克兵,创造了一个奇迹,一年销售肉牛可达6000多头,年销售额逾3000万元,把同行远远抛在了身后。从2010年组建成立专业合作社,带领农户发展肉牛养殖,到2012年利用互联网平台,成为全市网络卖牛第一人,何克兵的“头雁效应”正引领越来越多的村民“群雁高飞”,其成立的清福肉牛专业合作社成员现已发展到256户,户均纯收入达到万元以上。
在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当下,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变革农村生产关系、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今年以来,德阳市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排头兵”工程,市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达215家,同比增加20家;通过支持农民合作组织发展,鼓励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农村产权折价入股组建资产管理公司或新型股份合作社,全市农民合作组织达到1928个,今年新建292个,农民入股农民合作组织的土地面积达到3000余亩。同时,制订了《德阳市家庭农场认定和登记管理指导意见(试行)》,全面开展家庭农场的认定和注册工作,已注册登记家庭农场68户。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方面,今年,德阳市6个县(市、区)均获得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央和省级财政项目补助资金。其中,绵竹、广汉被列为国家部级示范县,旌阳、中江被列为省级示范县,全市计划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840人。广汉首批已有58名农民获得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资格证书,新型职业农民将在领办、新办农业生产基地,土地整理和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上优先给予立项和扶持。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叶书英道路整洁了、路灯亮了、休闲广场建起来了……近半年来,广汉市高坪镇龙潭村龙潭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出一幅具有高坪特色的美丽新村图。“我的土地流转出去了,每亩每个月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