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本报记者王小玲在四川日报年的历史长河里年发表的批评

四川日报 2012-08-22 18:02 大字

□本报记者 王小玲

在四川日报60年的历史长河里,1988年发表的《批评报道为什么这样难》系列报道无疑是其中一颗耀眼的明珠。这一持续5个月的专题讨论,产生了极大影响,时任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省委宣传部部长分别为川报撰稿,使之成为四川民主建设过程中的一个篇章。报道不仅获得1988年度全国好新闻特别奖,也开创了党报系统讨论批评报道问题之先河,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时隔20余年,记者对话报道的策划和组织者——著名报人、时任四川日报副总编辑的席文举,还原策划始末,揭秘背后故事。

通讯员工作会上的意外

记者:当时是怎样一个历史背景,新闻界的舆论监督情况如何?席文举:1987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三大,首次将舆论监督写入了大会报告,给新闻界提出了重要使命。那时全国的新闻媒体舆论监督都搞得有声有色,而且层次都比较高。《四川日报》头版每天必有一篇批评报道,其余则版版都有批评。

记者:应该说舆论监督的力度不小,那为何会策划“批评报道为什么这样难”这组报道?

席文举:1988年春天,报社开了一个全省通讯员工作会议,我当时分管舆论监督,在会上着重讲了搞好批评报道的问题。哪知,会后进行分组讨论时,每一个通讯员都大谈批评报道难搞。汶川县通讯员龙跃写了一篇批评倒卖化肥的报道,还吃了名誉权官司并败诉。他们的发言令人意外,也引人深思。如果批评报道采访难、审稿难、打官司难等问题不解决,舆论监督必然会有许多障碍,难以打开局面。我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创造一个使批评报道健康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于是决定策划一场专题讨论,促进社会各界形成广泛共识,从而推动问题的解决。

为批评报道者“保险”

记者:大讨论时间长达5个月,如何能一直保持很高的热度?

席文举:关键是把握节奏。我们在6月下旬发表了关于龙跃事件的调查报告,发起了“批评报道为什么这样难”的讨论,列出了批评报道难在哪里、如何开展批评报道、搞批评报道的艺术等多个讨论主题。随着讨论的进程,伺机而动,不断推出与“龙跃事件”相类似或相反的新闻报道,从正反两个方面刺激读者不断发表意见,让讨论在推进的过程中维持足够的能量。

记者:讨论中推出了一个给批评报道者“保险”的行动,让人印象深刻,怎么会想到这个点子?

席文举:许多批评者的遭遇让我时常在想,应该对批评者做点儿什么,应该保护批评者的积极性和批评者的权益,应该使他们在受到打击报复后得到一些安慰,得到一定的补偿。我首先想到了保险公司,但被告知没有这个险种,而且如果申请也不一定能得到审批。于是又从其他途径想办法,想到让企业出钱来为批评者保险。最后广汉市一酒厂决定为《四川日报》批评报道“保险”,我们在报上公布了实施细则,并向龙跃等4位作者首次颁发了风险补偿金。

四川民主建设过程中的篇章

记者:这场讨论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席文举:这一讨论参与面非常广,当时的省委副书记顾金池和省纪委书记曹庆泽都为本报撰文或写信,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许川更是为这次讨论作了总结,他评价说,这次讨论是四川省民主建设过程中的一个篇章。从效果上看,最直接的效应就是汶川“龙跃事件”重审,法院最终改判。新华社对这次讨论的有关情况,向全国发了通稿,许多写批评报道的作者大受鼓舞。当时一些地方还专门为批评报道设立了 “批评奖”。这些,都为舆论监督创造了一个较为宽松的社会环境,应该说达到了我们开展讨论的目的。但我觉得全国其他地方的读者都没有读到,发挥的作用还不够,我又对讨论中的100多篇稿件进行归纳和梳理,把新闻批评与心理学研究结合起来,用两年的时间写成了近30万字的 《新闻批评心理学》,向全国公开出版发行。

后来我受命创办 《华西都市报》,于是将这次讨论中总结的理论、经验和方法,运用到都市报的舆论监督报道中。从此,全国都市报的批评报道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记者:您如何看待新形势下党报的舆论监督工作?四川日报创刊60周年,您有什么寄语或建议?

席文举:现在,由于新媒体的崛起和广泛应用,社会舆论监督已经同上世纪八十年代不可同日而语。党报的舆论监督有着良好的社会环境,《四川日报》有开展舆论监督的优良传统,祝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冉倩婷罗向明广汉市正式启动秋季公开遴选

□本报记者冉倩婷罗向明9月20日,广汉市正式启动秋季公开遴选暨“团聚兴业”、“引才兴市”工作。在此前的春季活动中,已有57人通过公开选拔,被引进广汉市公务员单位、参公单位、事业单位和机关工勤...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