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山里藏着致富的“宝贝”

四川农村日报 2020-05-22 06:06 大字

视线

据新华社成都5月21日电(记者 任硌 卢宥伊刘坤)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食用菌研究所高级农艺师耿新翠在启程前往北京前,又冒着烈日到菌棚巡查了一次即将嫁接的盆栽灵芝。“这灵芝可是大巴山赐予山民的宝贝,很多脱贫群众今后致富增收都要靠它,马虎不得。”

2018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后,耿新翠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她频繁深入巴山大峡谷腹地高山村落,与贫困户同吃同住,把两会精神面对面地给群众讲述,每次都会给群众带去许多菌袋,教他们食用菌种植技术。

“巴山大峡谷菌类资源丰富,但过去菇农只能依靠祖辈口口相传的经验种植,产品跟不上市场需求,长期处于‘守着金饭碗讨饭吃’的状态,太需要专业技术了!”宣汉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罗本权告诉记者,“如今,食用菌产业正成为宣汉县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

耿 新 翠 今 年 48 岁 ,2012年从沈阳农业大学蔬菜学专业博士毕业后,到位于大巴山腹地双河镇的宣汉县食用菌研究所工作,一干就是8年,人称“蘑菇博士”。

那时的宣汉县还是四川贫困人口最多的县。“我当时想着,一定要将专业知识落地到田间地头,助力山区群众脱贫致富!”耿新翠说。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耿新翠积极履职,征集了不少来自基层一线的意见,并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建议。“山区的贫困很多时候就是受制于山地条件,农业现代化程度低,劳动生产力低下。”耿新翠说,在山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特别需要在产业规划上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着眼整个区域进行统筹规划。

“我亲眼见证了脱贫攻坚给深度贫困地区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景区开发、产业发展,昔日的‘穷山恶水’变成了绿水青山,进而变成金山银山。”耿新翠说,如今山里的乡亲们住上了新房子,家家户户能看电视,腊肉多得吃不完。

“宣汉县已从四川贫困人口最多县变为脱贫人口最多县,于今年退出贫困县序列。下一步乡村振兴的任务还很重,需要技术和人才,而且要与当地产业相匹配。”这是耿新翠结合履职体验和自身经历得出的深切体会。“现在基层农技人员队伍老化,年轻人较少,农村要留得住人,才能发展好。”耿新翠说,两会期间她准备就此问题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们深入交流。

新闻推荐

中耳炎是怎么回事

□宣汉县中医院杨国锋作为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中耳炎种类比较复杂,严重者甚至会对患者听力造成损坏,而且治疗比较困难,具...

宣汉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宣汉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