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宣汉县深入推进畜牧业振兴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开辟了一条畜禽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的绿色发展之路

达州日报 2019-04-16 08:49 大字

宣汉县双河镇蓝莓谷产业园

近年来,宣汉县坚持“适度规模、种养循环、资源利用”的总体思路,深入推进畜牧业振兴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围绕畜禽标准化生产和种养结合循环利用模式,大胆探索,精细部署,成功开辟了一条畜禽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的绿色发展之路。

三区二分离 整县推进标准化建设

前不久,位于宣汉大成镇瓦窑村的锦宏蜀宣牧业公司接待了来自凉山州美姑县考察团一行,他们对锦宏公司标准化建设、规模化饲养、科学化管理等方面产生了浓厚兴趣,对宣汉县牛产业蓬勃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宣汉,想要了解畜禽养殖情况,锦宏公司是必选之一。2012年建成的宣汉锦宏蜀宣牧业有限公司占地100余亩,牛舍面积1.3万平方米,现年存栏蜀宣花牛1000余头,年产值达600万元。

养殖场内,消毒设施、兽医室、隔离舍、粪污处理设备齐全,办公区、生活区、粪污处理区与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区有效分离。该养殖场是农业部授予的标准化示范场,也是省级重点龙头企业。

宣汉县是畜牧产业大县,截至2018年底,全年生猪饲养量130.6万头,肉牛饲养量24.6万头,牛生产总量居四川省农区第一,畜牧产值达35.1亿元。

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据了解,宣汉县根据环境承载能力,按照以地定养、种养结合的思路,把生猪、肉牛、山羊、禽兔畜牧业与种植业布局规划衔接,以“填平补齐”和“整县推进”为原则,坚持“示范创建”与“辐射带动”并重,遵循“品种优良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总体要求,实行“三区二分离”,实现标准化生产、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截至目前,该县成功创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2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场5个、市级标准化示范场25个。

五大新模式

粪污处理全域覆盖

上千头蜀宣花牛,每天要产生30余吨粪污。流向何处?

锦宏蜀宣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徐应芬告诉记者,该养殖场液态粪污进入大型沼气发酵罐,沼气除满足养殖场用能外,还能保障100余户村民生活用气,沼液通过管网输送到田间存储池,经科学调配后供3000亩果园消纳利用;牛场还与四川纳智肥料厂签订了牛粪订单收购协议,牛粪直接出售给肥料加工厂,生产有机肥料。

紧邻养殖场的四川钠智肥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有机肥料、配方肥料及液态肥料、农业废弃物生态循环利用的研发、生产企业。公司负责人洪永盛瞄准粪污商机,应用国家发明专利的生产工艺和发酵技术,根据不同作物、不同时节开发出有机肥料、土壤改良剂、绿化用肥、花肥等系列产品。

走进生产车间,一台自动化设备正在进行翻抛作业,发酵池里温度计显示70℃。“畜禽粪便、食用菌菌渣按需配料,分别加入烟沫、腐殖酸等原料,持续发酵1个多月,才能生产出有机肥产品。”据洪永盛介绍,该企业年处理粪污30万吨,生产有机肥5万吨左右,(紧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宣汉县查处涉嫌销售过期化妆品案

消费质量报讯(王晓跃记者鲜继萍)近日,宣汉县市场监管局普光所执法人员在辖区内开展化妆品店专项检查时发现,一化妆品店销售货...

宣汉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宣汉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