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从哪里来,吾的根在何处? 宣汉发现民国年间《谯氏宗谱》,揭秘达州谯氏源流

达州晚报 2019-03-27 11:03 大字

谯耀洲老人讲述族谱来历

古墓碑对谯氏先祖的记载

谯氏宗谱记载达州分支

达州人文历史悠久,散落在民间具有文化历史价值的古村落、古墓葬为数不少,为丰富地方史提供了难得的第一手历史资料。近年来,笔者在参与编撰《谯氏族谱·达州卷》,前往宣汉红峰等地考察古墓碑期间,惊喜地发现一部编撰于民国年间的《谯氏宗谱》手抄本,以及载有先祖谯周名讳的古墓碑。“吾从哪里来,吾的根在何处?”多年萦绕在笔者心头的疑问,终于有了答案。

《谯氏宗谱》揭开“寻根”神秘面纱

为一睹老族谱芳容,近日笔者随同族人谯德云先生驱车前往宣汉红峰镇,特地拜会了珍藏族谱的主人谯耀洲老人。

曾修过成昆铁路的谯耀洲,虽年近八旬,但精神矍铄,思维清晰,记忆力特好。当我们说明来意后,老人高兴地拿出了他珍藏多年的《谯氏宗谱》手抄本。这是一本32开大小,宣纸毛笔楷书字体书写,共34页的手抄本。全书共分“谯氏宗谱志”“谯氏源流记”“谯氏宗祠总谱序”“二十八代之祖名开列于后”四部分,约6000余字,修谱时间为民国戊午年(公元1918年),距今已逾百年。

老人告诉笔者,此族谱系红峰镇马鞍山村民谯仕亮的堂祖父谯光辉身前抄写的。当年抄写了两份,其中一份由迁入陕西东山乡的谯明亮带走。谯耀洲得知此谱珍贵,遂于1986年托人又抄写了一份,并珍藏至今。至于原本《谯氏宗谱》早已不知其踪,甚为遗憾!谯耀洲老人自豪地说,别看我这个《谯氏宗谱》不起眼,1989年,宣汉县民政部门还将其专门送往北京参加过全国各地的姓氏族谱展览。

据《谯氏宗谱》记载:“我祖始自姬周之裔,以国为姓。谯,春秋之国名,秦属谯郡,汉置谯县,属沛国。”“溯我始祖先贤,(谯)铉、(谯)瑛父子,原生苍郡(今苍溪),后显宦于苍邑,在东门街外居住……一生不愧天地,满腹可对圣贤,因而父子忠孝入庙祀。且分业果城(今南充)一支,后汉之谯周,即前汉铉、瑛之嫡裔也。”

谯铉,阆中人,字君璜。汉平帝时,匡王对策,为谏议大夫。谯瑛,君璜公之子,汉明帝时,为尚书郎。谯岍,字荣始,谯瑛之子,居巴西西充,汉和帝时为尚书郎。谯周,字允南,谯岍之子,巴西西充(今四川阆中西南)人。幼贫丧父,少读典籍,精研六经,颇晓天文,为蜀地大儒之一,人称“蜀中孔子”,益州才士陈寿、李宓、罗宪、杜轸等,皆为谯周弟子,事后主刘禅职司钦天监后迁光禄大夫。系三国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教育家,一生著述颇丰,主要著作有《古史考》全书25卷、《论语注》《仇国论》《巴蜀异物志》等。

据《谯氏宗谱》记载,宣汉红峰镇谯氏一脉,系谯周次子谯贤之后。谯贤之孙谯恩,迁居江南天庆府麻城县,其孙谯德让敕封都察院巡按御史,授职黄州知府,告任落业麻城孝感乡。其孙谯作睿官拜巡府道台,生八子。其中第六子谯嘉清为贡生,迁居达州罗江口(今通川区罗江镇)。嘉清生二子,长子谯景圣,迁居东乡大鱼池(今宣汉明月乡),次子谯景贤,迁居西乡(今属陕西汉中)黄池。其后世还有迁居炉城寨下鲤鱼池(今宣汉红峰桥河村)及太邑(今万源)的。宣汉谯氏支系分布较广,主要分布于宣汉红峰、明月、西北、毛坝、柏树、凤鸣、红岭、柳池、芭蕉,以及万源罗文、通川区魏兴、磐石以及平昌、城口、忠县等地,在生人口近万人。

达州谯氏皆为谯周后裔?

为证实《谯氏宗谱》记载的可信度,笔者与红峰族人谯德云、谯乾辉、谯乾文、谯世玖等一行,沿崎岖山路驱车数百公里,特地前往宣汉红峰、明月等地,考察了多座保存完好的谯氏先祖古墓碑。在红峰谯家碥鲤鱼池,发现一座载有谯周先祖名讳的墓碑,墓碑主人名叫谯家齐,碑记立于道光年间。碑文清晰可见:一代祖谯让鸾,鸾祖之后谯周……在红峰谯家寨,有一座墓前立有两桅杆、保存完好的高大气派的百年古墓,其碑文也刻有先祖谯周的名讳,墓主人名叫谯占洲,系村民谯世忠的先祖。在红峰石龙村周家坡,也发现一座载有先祖谯周名讳的古墓,墓主系谯乾文的先祖谯学书,立碑时间为光绪年间。数座古墓碑的记载,与老族谱记载基本吻合,说明真实可信。

达州谯氏除集中分布于宣汉外,在达县(今达川区)沿河乡、渠县大义、义和乡以及安北、涌兴、三汇、静边等乡镇,也有不少谯氏族人聚居点。据初步统计,沿河支系在生人口约三千人左右,渠县支系在生人口大约五千人左右。那么,达县、渠县谯氏的“根”在何处呢,他们是否是谯周的后裔?

笔者的老家在达县沿河乡。年少时,时常听老前辈讲过,达县沿河谯姓之祖根在湖北,入(迁)川先祖系谯元宝。与沿河乡毗邻的渠县大义乡入(迁)川先祖名叫谯挺,均系清康熙初年由湖广麻城县孝感乡高阶堰迁至四川达县双河(今沿河)和渠县大义乡的。

年逾八旬的谯天星老人告诉笔者,清康熙初年,湖广先民奉旨移民入川(史称“湖广填川”)。其时,我族(沿河支系)先祖元宝公,祖籍湖广麻城县孝感乡高阶堰,弟兄五人,跟元居长,性呆傻,元宝行二,智慧聪颖,余三弟皆年幼。按户计“三丁一,五丁二”抽签移民法,应来川二丁。得家人商议,以跟元伴元宝入川。溯江流河源而上,沿坦途阳关来到四川绥定府宝芝乡安人溪双河场(今达县沿河乡),于附近荒原沃土平坝一山湾平地定居(因名谯家湾),划地插占,垦植为农。

元宝祖婚配张氏,生子七,其一子早年迁徙巴中鼎山(无考)。其余子孙繁衍,分为六大房,主要分布于场镇附近,形成谯家湾、谯家坝、下谯家坝等世系群居点。而今元宝祖后裔除遍布达县(今达川)沿河乡沿河坝、高峡、中文、灵官等村外,还分布于达县元山(今香隆乡)、张家(今五四乡)、石桥、渠县丰乐、平昌佛楼、达州、万源、巴中、成都、重庆、陕西汉中、云南宝山、新疆、海南三亚等地。

2010年3月,南充谯氏族人组织编撰的四川《谯氏族谱》“达县支系”载:达县沿河谯氏支系,属先祖谯周之后裔谯作睿第七子谯嘉猷之子谯景江之后代。谯景江殁后葬于渠县义和乡九成寨下五块石。在“渠县支系”记载:渠县大义乡谯氏支系亦为谯周后裔谯嘉猷之子谯景江之后代。

笔者为此遍访了知情老人。

渠县大义乡谯开然老人告诉笔者,据他老前辈口传,入川先祖谯景江一行,由湖北入汉中,至通江涪阳坝,平昌江口、西兴、佛楼,至渠县义和白石坡,走到大义大营咀山下,累了,在大营咀歇息,叫马夫到附近水井打水喝。马夫不小心,手中拿的铜碗滑落井底,而井较深,碗拿不出。领头之长辈叹曰,吾之饭碗掉在此地,此系天意,天意不可违,咱们就在此安家吧。于是先祖就在大营咀月耳井附近定居下来。

大义乡谯继禄老人说:听吾老父谯开恒(九十三岁故)曾讲,由于长途跋涉,艰辛劳顿,当年谯景江入川走到五块石便饿死了,遂就地葬于渠达二县交界处的九成寨山下五块石附近。遗憾的是,以前开山打石五块石被毁,坟墓亦被夷为了平地。谯挺系谯景江之后。

大义乡年近九旬老人谯开银称,达县双河(今沿河)和渠县大义的谯氏是有关联的,听老前辈讲过,当年谯元宝和谯挺一起从湖北迁入四川。以前双河和大义两地之谯姓人家还互通往来,亲如一家。渠县其他地方的谯氏,都是大义分支出去的。

笔者查阅宣汉老式《谯氏宗谱》(手抄本)和南充编撰的四川《谯氏族谱》均记载:谯周之后谯作睿,生八子,其第六子谯嘉清及后人先后迁居达县(今通川区)罗江、宣汉外,其第七子谯嘉猷之子谯景江落脚渠县义和,死后葬于义和九成寨下五块石。

经过多次奔波,目前,笔者在沿河、大义虽没发现有过去的《谯氏族谱》以及载有先祖谯周名讳的幸存古墓碑,但综合宣汉已发现的老族谱及墓碑的有关记载,以及南充编撰的四川《谯氏族谱》和知情老人的口碑资料来看,达县谯氏和渠县谯氏均系谯周的后裔无疑。至今达县沿河支系和渠县大义支系已繁衍至六十七代,宣汉大鱼池支系已繁衍至六十六代。谯氏子孙,自古及今,贤才佳秀,芸芸众生,同为中华繁盛做出自己的贡献。

□本报社区记者 谯继

新闻推荐

《达州市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条例》出台一年来成效明显 让传统村落自然生态风貌依旧

2018年1月1日,《达州市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出台。一年以来,在各级党委、人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

宣汉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宣汉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