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巴渠 秀美达州 达州教师笔下的家乡美景
冬游观音山
□宣汉县柏树镇中心校 刘德刚
宣汉观音山森林公园位于宣汉县柏树镇境内,素以“奇”“秀”“古”“幽”闻名遐迩。
从柏树场镇出发,不到二十分钟车程,就到了观音山脚下。沿途,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里渐渐有了年味,那些忙着备年货的大爷大妈们,脸上挂满了幸福的笑容。车停山下,赶巧碰上山顶上升起的那轮冬日暖阳,于是,整个观音山瞬间被罩上了一层浅浅的金色。
山下,冬鹃开得正艳,那些怒放的花朵,犹如公园里的迎宾,整齐地排在大道两旁,迎接着游客们到来。往前走,楠竹林映入眼帘,那些苍翠的楠竹,大胆地撩起自己绿色的裙裾,展示着自己挺拔的身姿。走进竹林,偶闻几声鸟鸣,清脆而婉转,为这静寂的山林,平添了几分清幽。
穿过楠竹林,沿着石梯拾级而上,两边是密密层层的松树林。彼时,松涛阵阵,山风带着寒意,不留情面地吹向我们,但大伙儿并没用退缩,反而迎着寒风,一路向上攀登。越往上,松树林也越来越密了,那些数不清的松树,如一个个坚强的钢铁战士,在这寒风之中,依然那么倔强,那么坚强,不动摇,不退缩,显得铁骨铮铮,英气逼人。
走出密密的松树林,我们来到了红三十三军纪念碑前,这是红军当年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此时,当年战火纷飞的场面早已远去,而留给世人的,只有这一块斑驳的纪念碑了。大家站在纪念碑前,瞻仰她,向她致敬。而留在纪念碑前的那个当年红军战士舂米用的小石窝,至今还保存得相当完好。看着她,大伙儿似乎又看到了当年前线战火纷飞,后方忙着战备的忙碌场景,并且都不住地感叹,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啊,为什么不该好好珍惜呢?
离开纪念碑,我们继续一路往上,说说笑笑中,我们不觉已到了观音山山顶。这真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啊!对面,川东小平原——开江尽收眼底,回头,宣汉的南大门——柏树镇一览无余。山顶上,宝盖寺的遗址还在,只是没有当年的晨钟暮鼓。但,当你去亲自抚摸那些雕龙刻凤的石柱,那些古朴典雅的石门,以及那些保存尚好的石塔时,你依然能真切地感受到,这座寺院当年是何等的香火鼎盛,一定有好多好多的善男信女,对其顶礼膜拜。只是,在那些特殊的时代,这座香火鼎盛的寺院,也难逃厄运,最终变成一片废墟。但她的神韵依然,魅力仍在。
下得山来,我们回头再望了望这座巍峨俊秀的观音山,此时,在午后的薄雾中,她显得更加宁静慈祥,真如慈悲菩萨。
相约七碑石
□大竹县电教馆 袁岸松
出竹城东门,向竹石路往东南行约三十公里,有一著名路段,通称“九道拐”。铜锣山在此大显身手,将大竹地域一分为二,俗称“山前山后”,造就“三山两槽”的地形特点。
立于九道拐之上,举目远眺,群山环抱,满目苍翠;峻岭之巅,苍穹之下,似有巨石矗立其间,若巨人闲谈,似仙家论道,远观如碑,近看如墙,七石并立,名曰“七碑石”。
久闻其名,虽得远观,而未近赏,心向往之。寒假,身心俱闲,与几个朋友约会七碑石,了却心愿。
驻车后山,欢喜步行,北风呼啸,众人寒颤,遂快步前行。走便民村道,踏泥泞小路,登山间石径。沿途山景尽萧瑟,唯路旁及山坡茅草仍在风中摇曳,好似欢迎远到的客人。
过山梁,穿山林。松柏青翠,郁郁葱葱,凋零之间,格外惹眼。良久,立于青石板上,举目而远望,见松柏翠竹间,隐约有山岩出现,心中顿生狂喜。却又刻意放缓脚步,意欲慢慢接近,而细细观赏。脚踏松针与枯叶铺就之石阶,顺沿山势拾级而下,一排高耸的山岩跃然眼前。
岩石基座宽大,根植山体之中,稳如泰山,坚不可摧。七块巨石,突兀成峰,高低不一,形态各异,错落有致,独成一景。如巨大的手掌,挥舞于山巅;似竹笋冲破岩石,生长于山顶;像巨人立于山峰,守望村庄与农田;若仙家聚首论道,护佑三山两槽;亦或是七仙女下凡,摇身一变化为石像。山中云雾缭绕,碑石若隐若现,飘缈虚幻,宛若仙境。
相传,七碑石之来历,乃是无极仙翁与观音菩萨 “斗法”所致。美妙的神话传说千年,留下七碑石见证世间。古时候,往来山前山后,必翻越铜锣山,途经七碑石,此地也曾香火旺盛,喧哗一时。解放后,政府主导,民众齐心,打通山口关隘,形成县乡通道“九道拐”。至此,交通便捷,车马如流;七碑石,从此人迹渐稀,淡出繁华。
慎而移步,转至崖前,顿时眼前一亮,居高临下,视野开阔,豁然开朗,让人不禁生出“一览众山小”的豪气。山前景致恰是盘山公路——“九道拐”,宛若一条盘踞山间的长龙,蜿蜒而上,直入云天。山下空旷之地,民居林立,阡陌纵横,正是山后小镇——文星镇。七碑石上,第一石碑刻有阴文“文星阁”字样,文星镇的名称就来源于此。
七碑石前,有一平坦之地,不足一百平方米。清朝乾隆年间,建有小庵倚之,兴盛时期梵音远播,香客不绝,虔诚祈祷。碑石之上,曾雕刻半镂空的观音像、药王像和财神像三尊,后被文革“破四旧”所毁,甚为可惜!细观碑石崖壁,只见残留挖空的石框,神像的残迹,隐约可见。
碑石崖后,已无路径。踏崖壁之凸石,攀草木之根茎,紧贴岩壁,顺势而下。其间,松柏枝繁叶茂,尽显挺拔之傲骨;翠竹依石丛生,饱经风霜而亮节。真可谓松筠之节,纵然岁寒而不凋。自古松竹相伴,实为良师益友,叹人生在世,而知己几何?
竹林的回忆
□达川区南坝小学 秦莉
春节,回故乡看望老人,信步所至,依然是那一片片郁郁葱葱的竹林。
南方的农村,每座老宅的房前屋后都有一片竹林,几丛竹子。笔直的竿,像箭一样直指天空;翠绿的叶,摇曳身姿,筛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鲜嫩的笋,迎着风从土里冒出来,给人们的餐桌提供美味。
或木屋,或土房,或茅舍,都掩映在片片竹林之中,若隐若现。这本是一道朴素又美丽的风景,奈何生活在画中的人们却没有闲情逸致来写生、拍照、作诗,他们只知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屋后那一片竹林是家里的宝藏。一到春天,奶奶就会提着竹编的箢箕去竹林里采竹笋,然后又依着时令找些竹棍给四季豆、豇豆、黄瓜苗做支撑,好让它们向上生长,向着阳光开花结果。夏天的院坝,摆满了大大小小竹编的栏盘、簸箕、筛子,里面铺满了黄橙橙的玉米、珍珠似的绿豆、葫芦娃似的花生,在阳光下暴晒。遇到插秧抢水季节,每家每户都有两个人提着舀水篼,站在田埂上,挥动双臂,默契地合着节拍把下田的水舀起来倒进上田里去。
农闲的时候,男人们会去屋后砍几根竹子,编一两个筲箕淘菜沥水,编两三个背篼割草背娃娃,编三五个撮箕收粮食。如果还有多余的,就等着篾匠来收购,换几个油盐钱补贴家用。女人们就去竹林里寻一些大一点的笋壳,擦去毛,剪出鞋样,纳鞋底。特别是冬腊月,家家户户堂屋的门槛上都坐着一个纳鞋底的女人,东家长西家短地拉着家常,手上的活儿却一点儿也没有耽误。女人们除了给自家公婆、男人、儿女做鞋,还得给娘家父母做两双。所以,纳鞋和绣花一样是每个女人必须要学会的一门技艺。每家的姑娘长到十四五岁就得走进竹林,从挑选上好的笋壳开始,一步步学习纳鞋底做鞋帮的活儿了。一些聪明的小伙子长到这个年纪,也会选个篾匠师傅拜师学艺,编织竹席。竹子砍下来,先剖开,剔成一条条青篾和黄篾。青篾韧性好,黄篾较脆易断。竹席可是要上好的青篾做材料的,柔软、凉性。坐在织竹席的青年气定神闲,就像坐在云彩上。
漫步竹林,回味过往,陡然发现:在那些艰难困苦的年代,屋里头的人与屋外边的竹在岁月的风雪磨砺中,已经合二为一。你看,屋里的人即使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也要挺直了腰板耕田犁地,担粪种菜,结婚生子。屋外的竹呢,即使被风雪无情地肆虐、打压,也要衍生、拔节,仰头向着天空不屈生长。
如今,竹林还在,因为再没有人砍到它们造房编筐,已经绿得通天彻地,成了一道纯粹的风景,让人魂牵梦萦。
州河溯源记
□通川区东岳镇中心校 向守忠
寒假期间,我们一行几十人进入大巴山区,探寻巴山风情,溯源州河三大支流——后河、前河、中河。
我们第一站来到了万源市皮窝乡。这里巍峨雄伟,绵延起伏的大巴山跨甘肃、四川、重庆、陕西、湖北,北望秦川,南怀巴蜀,横亘在中国西部。广义大巴山脉呈东南西北走向,自西向东包括摩天岭、米仓山、大巴山(狭义)、大神农架、武当山、荆山等。大巴山主峰“神农顶”高3053米,位于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大巴山脉东西长约560千米,南北宽约140千米,故称千里巴山。大巴山多为石灰岩、白云岩、变质岩、砂岩,植被多红桦、红杉、冷杉等茂密的原始森林,还有连香树、领春木、珙桐、水青树、香果树、银杏等古老的特有植物,林中有白蛇、云豹、林麝、金雕、娃娃鱼、白熊、白獐、金丝猴等珍贵的野生动物。大巴山脉是中亚热带气候和北亚热带气候的分界线,大巴山以南的四川盆地属中亚热带气候,大巴山区及以北的汉中盆地属北亚热带气候。大巴山是嘉陵江和汉江的分水岭,海拔高度一般在2000米左右,山高谷深,河流众多,切割强烈,山谷高差800至1200米。
经过一番努力,我们终于在万源市皮窝乡找到了后河源头。一路前行,从万源市梨树乡横山子村和三合面村流出的蒿坝河,流经鱼泉山与后河合流,然后一路向下,经宣汉县黄金、普光罗家坝巴人遗址,流入宣汉县城的江口湖。当晚,我们住万源大竹镇,这里的大竹河也叫任河,向北倒流而去,在陕西的紫阳注入汉江。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她流经安康、丹江口、襄阳等地,在汉口流入长江。大竹镇的先民们,把本地的土特产核桃、生漆、木材等,用木船、木排,通过任河、汉江、长江运到大武汉,换回布匹、油盐以及其它日用品。
随后,我们起程前往重庆市城口县燕麦乡,寻找前河源头。前河流经城口燕麦乡、明中乡、蓼子乡,穿越巴山大峡谷,经过宣汉县樊哙、土黄、南坝,在宣汉江口湖与后河(包括已合流的中河)汇成州河。千里巴山,山高水长,巴山峡谷,百里画廊,是谁吹响了大唢呐?是谁还在传唱那一首首古老的歌谣?是谁还在跳着远古巴人舞?是谁还在畅饮醇香的苞谷酒?一脉巴山,孕育了州河、巴河,传承着千古巴人遗韵,讲述着巴人先民的故事。
第二天,我们在城口白芷山找到了中河源头。中河流经城万快速、龙潭河风景区,在宣汉普光与后河合流,在宣汉江口湖汇入州河。第三天,我们返程达州,查询得知,州河与发源于巴中的巴河在渠县三汇合流汇成渠江,渠江与涪江和嘉陵江在重庆的合川合流,渠江为左江,涪江为右江,嘉陵江最后在重庆注入长江。
百川入汇,万流归宗,不尽江河万古流。那涓涓细流,条条小溪,从巴山走来,州河南去,心向长江,一路奔向大海。
新闻推荐
宣汉城管整治 “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 宣汉县城管办按照上级部署,就“群众最不满意10件事”进行了广泛调查摸底和意见收集,梳理出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清单,并针对
据宣汉县城管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主要涉及占道经营、环境卫生、噪音扰民、乱贴小广告等方面。针对...
宣汉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宣汉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